无论是到拍卖会上举拍,还是到书画市场买书画,藏家都会遇上书画辨别真伪的问题。尤其是当今造假仿造技术不断改进,一些所谓高仿品亦能蒙骗过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对于普通藏家,甚至是对收藏与艺术品深有兴趣的入门者,害怕买到假字画是普遍心态。假字画给藏家带来严重损失,也极大地干扰并伤害艺术市场。
艺术品的鉴别有很多种方式,既有专家学者鉴定,也有艺术家本人与后人的甄辨。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一些科学仪器也能应用到艺术品鉴定上。然而仿造品为了蒙混过关,造假技术也是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
在仿造品造假技术不断改进、真假难辨的局面下,从事文字学、书法、笔迹学研究多年的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副院长、中国文字学会会员方孝坤认为,笔迹鉴定会是一种有效的鉴定方式。
应用科学仪器的笔迹鉴定能消除书画鉴定主观上的不良因素
方孝坤从事文字学、书法、笔迹学、文化产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多年,据他介绍,笔迹鉴定其实是笔迹分析的应用之一,而笔迹分析又属于笔迹学。
所谓笔迹学,是以书写痕迹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通过对个体笔迹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书写样本的本质和书写者个性、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一门交叉学科。
笔迹学在国外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国当代笔迹学研究还比较薄弱,笔迹学还没有发展成一个学科,缺乏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深入研究,通过笔迹分析来研究书法更是少见。
不过笔迹分析在国内现在多用于刑事案件的侦察方面,有很多破案方面的成功案例。方孝坤认为笔迹分析可以应用于书画作品的真假辨认,基于在刑事侦察方面的成功,笔迹分析在辨伪方面将会带来卓有成效的突破。相对于其他的鉴定方法,笔迹分析相对更加客观。
“笔迹鉴定靠谱不靠谱,这个答案是肯定的。笔迹鉴定的方法带有科学性,应用科学仪器。从科学客观的角度来说,笔迹鉴定可能比传统的书画鉴定还要可靠,我们传统的书画鉴定,依靠的是经验式判断。经验式判断依靠的是鉴定家积累的学识与经验,万一所鉴定的书画是鉴定者未曾见过的,或者鉴定者不小心看走眼了,鉴定的结果就不那么可靠。”
方孝坤说,笔迹鉴定能消除主观上的不良因素:“比如说我们笔迹分析,在技术上可以运用热敏仪去分析纸张,是不是符合所说的年代。因为不同纸张的构成不同,宋代的纸张和如今的纸张在热敏仪里所测量的数据就不同。用墨也是一样的,墨水的构成也不同。这些肉眼难以分辨的因素,在仪器面前很容易就能辨别真假。”
仪器也可以应用在用笔的速度和力度的检测之上。可以用仪器检测出字在书写时的力度,有力的笔画在纸上留下的厚度并不一样。压力小的比较薄,用力大的笔画在纸上留下的痕迹会很深。有时将字帖翻过背面,肉眼看可以背面留下的痕迹有多深。用仪器测出某一件作品力度和速度的数据,将其与艺术家其他的作品比较,便可以得出结果。
在笔迹学上,创作者的作品都应该表现出“同一性”
近年来一些中国历书法名家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拍出天价,但很快陷入作品真假的争论之中。方孝坤认为如果运用对这些作品进行笔迹分析,对真假讨论会有很大的推动,甚至能提供有力的证据。
比如在书坛和拍卖行曾引起极大轰动效应的黄庭坚天价作品《砥柱铭》真伪问题的大讨论,运用笔迹分析能够得出一些可疑之处。
方孝坤表示,可以对《砥柱铭》的纸张材料、用笔速度和力度、结构笔划的比较、书写习惯等方面去进行分析。纸张材料的分析可以通过高倍立体显微镜、高光谱成像仪、视频荧光仪等仪器确定书写时间,如果与黄庭坚其他作品结果相异,极有可能是后人所伪。“通过仪器可以测出《砥柱铭》的书写速度和力度,得出一个参照值,然后再跟黄庭坚的其他确认真迹作品比较,也可看出异同,从而确定真伪。”
方孝坤认为,书写习惯的分析是非常具有信服力的,“一般人来说,书写的形式、结构都有可能伪造,但是书写习惯很难改变。伪造者在伪造时大部分精力都倾注于如何做得像,但是无意中会将自己的书写习惯带进去”。在这件《砥柱铭》中,“祝”、“礼”二字的“示”部写成“衣”部,方孝坤说,“一个人在遣词造句会形成一定的习惯,在书写字词时,也会形成习惯选择。黄庭坚在其他作品中书写‘礻’旁时从未有错,唯独这件作品出了意外,这显然是一个大的疑点。”
在笔迹学上来说,创作者的作品都应该表现出一种“同一性”,这种同一性既包括创作者的遣词用句,也包括书写习惯等方面。艺术家的艺术生涯里会有一些变化,在艺术创作上方法、观念的改变,艺术家的创作因此也会呈现出不同面貌。这种改变,是不是意味着不具备同一性?
方孝坤回应说,从艺术家的一生创作阶段不同,但是在相同阶段内依然具有同一性。如果一件作品上的特征,可以在其他作品上发现,那么也符合同一性。假如这个特征在其所有时期的作品都没有,那么极有可能是伪造的,“只要在作品里发现一点疑点,就可以怀疑是伪造品。”
笔迹分析能挖掘书家的状态及深层心理
方孝坤认为,如果将笔迹分析应用于书法研究上,会给书法研究带来很多新的思路。笔迹分析能扩展书法的研究范围,因为传统书法研究,研究的是书法作品,也就是书写的对象——汉字及其意义和书写的结果。而笔迹分析方法是要还原书写的过程,挖掘书写者的状态及其深层心理、生理等,这比传统的书法研究范围要大,也更加深入。笔迹分析不但有助于书法研究,也能看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
从书法里看出书家追求的艺术风貌和精神风格这是书法研究上早已证实的,能看出精神状态与身体状况是否可行?方孝坤举例说,弘一法师在临终前所写的“悲欣交集”,就能从字中看出书写者体力不济。“这里面的‘交’字,上下两部分隔得太开。在这个字里,你能感觉到弘一大师写完上部分之后,那种辛苦的状态,好像要喘两口气,再接下去写。这样字就会有隔断。”
从书法看书写者身体精神状态的说法,在书法史上以前就有。方孝坤说:“傅山的大儿子擅长书法,并一直学习他的书体,几可乱真。一天他的大儿子故意将自己所写的一幅字放在桌上,傅山看到后,十分震惊。他震惊不是说忘记了自己什么时候写过这幅字,而是从这书法中看见书写者精神不济行将末路。不到两个月他儿子就死了,此时终得验证。”
(采写 信息时报见习记者 陈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