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张渊:《梅景书屋》与张守成先生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张渊:《梅景书屋》与张守成先生

张渊:《梅景书屋》与张守成先生

作者:佚名      中国书画编辑:admin     

  近年来由于国内经济上的大发展,书画市场也随之风起云涌,一时间带动了书画艺术的普及,引起了人们对书画的热爱和收藏,同时也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情趣,在这样的一种艺术氛围下,时常有圈内外人士与我探讨,如何判断一幅好的国画作品?以我个人的体会,不外乎有下面几点:

  首先当我们打开一幅画卷时,先感觉画面能否吸引人,观赏者能否与作品来电,也就是有眼缘,以行内的话来说,画面要做到“气韵生动”,一幅画如果气息不通,也就是没有生命的,其它部分就不用看了;其次是要看此画的笔墨是不是从传统中来,“笔墨”是中国画的基础,从笔墨中可以看出一个画家的功力及高深的绘画技巧;最后就是看这幅画是否有突出的个人风格与时代气息。除了上述几点,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要素,对中国画来说,诗、书、画、印缺一不可。简而言之,一幅画能具有画面生动,笔墨精良,个人风格显著,便近乎于一幅好画了。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张渊教授的作品,就是好画的具体表现。

  回顾张渊教授从艺五十多年的历程,由于她出身在艺术世家,启蒙时便得到上海中国画院首批老画师父亲张守成的亲炙,所以有了较高的起点,对学习传统技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当时海派书画的大家、大收藏家吴湖帆先生就对张渊的画艺赞扬有加,并在她十九岁时创作的《东洞庭山图》长卷上题词,以资鼓励。

  山水名家陆俨少在六十年代刚创作出《杜甫诗意册》百开,便将原作悉数借给她临摹,完成后得到陆师的肯定。

  海上山水名家俞子才五十年代曾借住她家天平楼十五载之久,张渊耳濡目染,画艺大进。并在五十年代末拜花鸟画大家江寒汀为师,传承了江派的花鸟画风,而她的舅父又是花鸟名家陆抑非,她经常得到舅父的指点,日后陆抑非调入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张渊经常去杭州舅父家,每次一住就是个把月,艺术上得益匪浅。张渊还师从海上名家刘旦宅先生,当时刘师曾打趣地对她说:“你跟我学人物画,我就跟你学山水”。虽然这只是一句玩笑,但也看到刘师对张渊山水画的认可。

  如今海派画坛硕果仅存的大师陈佩秋先生,对张渊的绘画实践一直关怀有加,每一次张渊开画展,她再忙也会前来参观,鼓励张渊不断前进,张渊对能得到这样一位艺术大师的时时关心和提携,深受感动。凡此种种,张渊是个有福之人。在众多前辈艺术家的呵护下,深入传统之中,吸收传统的精髓,并将掌握到的技法,带到大自然之中,她历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画了数以千计的写生稿,从自然中得到灵感,再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好作品。时下学古人学传统,开口宋元,闭口八大石涛的人多如牛毛,但能真正登堂入室,而又不被传统套住的人并不多。

  长期以来张渊秉承父亲张守成为人处世之道,凡事低调,不趋名利。对于取得的成就从不沾沾自喜而哗众取宠,总是脚踏实地的默默耕耘,几十年磨一剑。

  下面我们要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张渊教授的作品《群岭残雪》,此画作于金笺之上,画面描绘冬去春来的景色,正如画上所题“群岭雪残春又动,平峦汀上草芊芊”。色彩丰富明亮的早春景色与画中主题“残雪”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使人眼前一亮。画面一破以往陈陈相袭的旧模式,使观者能感受到一种时代气息,一种创新精神,一种现代意识。在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此画的创新就是建立在深厚的传统功底之上的,我们在欣赏此画时可以隐约感受到南北朝山水大家张僧繇的没骨法在今天的体现。

  另一幅张渊教授的佳作是《山村清晓》,此画一入眼便感受到构思是从生活中来的,这也是张渊的创新之作,那么此画新在哪里呢?首先画家一反传统山水画的戒律,即古人画山水画必须“下重上轻”,而此作品把墨色最重的山村房舍安排在画面的上方,反其道而行之。在传统山水格式中,总是千篇一律的在画幅的下部必定画些山石和树木,以压住山脚。而张渊巧妙构思,新意叠出,除了上部的山村,其他的画面均以写意的笔法,画出层层春树,用烘染的手法将树上时近时远、紫罗兰色的花朵表现出来,作者没有画一片花瓣、一个花蕾,却使人感觉到眼前是茫茫一片花的海洋。我们似乎还看到小鸟在枝头上欢唱雀跃。在画面的启发下,我们可以想象到画家在体验生活中某个早春的清晨,推开窗户,一股带着湿润泥土气的春的气息扑面而来。画家被眼前的景色所感染,触景生情。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春晓》诗意在此得到共鸣“一年生活是三春,二月春光尽十分。不必开窗索花笑,隔窗花影亦欣欣。”古人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山村清晓》是一幅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画面近处一条隐约其中的登山步道,把远处的山村农舍紧紧地扣在此画的主题之中。

  接下来的一幅作品是《南方悬空寺》,此画是描绘福建省泰宁县大金湖的名胜。若以传统绘画的视角来描绘此景,我想是有相当难度而难以着手的。而张渊以别开生面的思路,先用浓重的笔墨画出深邃的洞穴,以衬托主题——悬空寺。又以大面积的淡色调画出了山石与岩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度。整个画面显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并得到了完美的和谐。张渊用传统的卷云皴、豆瓣皴来描绘山石的结构,同时又运用现代光感的处理手法来表现山石的阴阳面,使得画面中的岩石极具立体感,这是一幅很成功的创作,使我们在欣赏之余能产生种种画外的联想,让人回味无穷!

  《金蹼满树》是一幅花鸟画,张渊创作的每一幅花鸟画都犹如一首当代的抒情诗,更像一首情意绵绵的小夜曲,给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此画的中心是两只相互依偎在一起的小鸟,它们好像正在窃窃私语,又像在享受这金色的时光,令人生羡不已。画家将很大篇幅留给秋色中的银杏树。以前古代诗人、画家的作品,在历史时代的局限下,大都以“悲情”色彩来描绘秋天。而张渊的这幅《金蹼满树》极富时代感,黄橙橙的银杏叶胜似春光,其中蕴藏着生命不息、艺术永恒等哲理,欣赏张渊教授的作品犹如品味杯杯醇酿美酒,越是慢慢品味越能得到更多的享受。作品《金蹼满树》这一主题是个永恒的题材,历代有无数画家描绘过,而这幅作品带给我们是一个全新的感受,作品落的是简单的穷款,因为在此画上再题诗文已是多余的了,整个画面布局妥贴,构图舒展开合有度,金黄的色调感染了每一位观赏者,这就是一幅精彩的作品。

  下面再要介绍的作品是《东风拂舞》,这幅画是描写在雨后飘舞着的柳叶中,几只小鸟振翅疾飞的一个瞬间,画家以比较轻快的写意手法,来表现一种“动”的感觉。柳叶在风中飞舞,风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要画出这种感觉,只有在有形的柳叶上下功夫。古人有句老话:“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张渊教授在这幅画中挑战难题,非但要画出舞动中的柳叶,更要体现“雨后”的感觉,可谓难上加难。张渊用她的生花妙笔将柳叶表现得那么妩媚多姿,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刚被雨水刷洗过的柳树叶上还留着点点水珠,显现出雨后空气中的一丝湿润。而刚在树荫间躲避完一场风雨后,几只小鸟迫不及待地飞向晴空。张渊教授对每一幅作品都是巧于构思,精心布局然后大胆落笔。她的作品常常以“小中见大”而取胜,她将对艺术的崇敬之心,全部倾注在对绘画的实践中,多年来张渊厚积薄发,她的艺术创作又走向了另一个高峰。

  最后要赏析的作品是《翱翔万里,祥和千年》,丹顶鹤是张渊经常创作的题材之一。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中国画技法入门丛书之中,就有张渊编著的《怎样画丹顶鹤》,这本小册子深入浅出,使当时许许多多的美术爱好者受益匪浅而一书难觅。后来我们不时能见到她的丹顶鹤新作问世。如:《鹤鸣九皋,声闻天下》、《翱翔万里,来去千年》、《霜翎雪翮舞翩翩》、《孵雏图》等等。直到2010年为上海世博会场馆贵宾厅创作了丈八匹的《翔鹤》大型布置画,都得到各界好评。丹顶鹤俗称仙鹤,张渊对仙鹤特别关爱,对它们的生活习性、体型动态有着常年不断的深入观察与研究。她在八十年代从电视节目《沼泽之神》了解了野生丹顶鹤在黑龙江扎龙地区的生态后,更加关注并亲临扎龙观察写生。张渊画的仙鹤图已超出一般意义上的花鸟画,是以一种大的格局、大的气势,把丹顶鹤的题材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她的画中表现出了仙鹤高贵脱俗、净洁无瑕、平和相处、与世无争的高尚品格,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上的至高追求!画如其人,从画面上也体现了她自己的为人处世。在此作品中她采用了千百年古人的题材“松鹤图”的内容,但在表现手法上一破前人的藩篱,在横八尺长的画幅中,只在画面的下方,用简略的手法,描绘出一些松树的虚影,让一片无尽的松海与天空中层层白云,若隐若现地连在一起,无边无际。而就在这样一个氛围之中,一行丹顶鹤腾空而上,穿越云层,飞向远方。张渊教授的仙鹤图从传统中来,又不同于传统;从自然中来,又不同于自然。出自她手笔的仙鹤极具她的个人风格,我们可以称这为“张氏鹤”。

  张渊教授多年来创作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由于篇幅所限无法在此一一介绍,但通过对上述几幅作品的赏析,我想大家一定会对她的绘画创作有一个较新的认识。

  时下我们参观个人画展,一圈看下来,常会有只看到一幅画在展出的感觉。而张渊教授的画,内容幅幅不同,但又统一在一个具有个性特色的风格之中,百看不厌、回味无穷。

  我们透过张渊教授的作品,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赞颂。她远离时尚,不追风不赶潮,在寂静的世界里做自己想做的事。她的画雅俗共赏而贴近大众。她是一位非常刻苦、努力、进取的学者型画家,传递着自然界生动而美丽的信息,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通过对张渊教授作品的赏析,我想一定会予人一种启示,即怎样的画才是一幅好的作品。

  安东

  癸巳端午写于寄襄楼灯下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