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士敏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领袖,而且还是杰出的书法大师。就我们所见,从1915年到1966年这半个世纪里,毛泽东的书法作品面世的足有450多件。就书体而言,有楷书、行书、草书,尤以草书、行书居多。他青年时期抄写过屈原的《离骚》全文,373行2490个字,全是拳头大小的字,均系楷书,一笔一画规规矩矩,足见功力的深厚和扎实。
郭沫若对毛泽东的诗词和书法佩服得五体投地。比如他说,毛主席写《七律·长征》时漏写“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一个“索”字,他老人家随手一加,加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别有风趣。重庆谈判时,柳亚子向毛泽东索诗,他挥笔而就写成《沁园春·雪》,不仅词的内容震惊朝野,而且书法也堪称一流。
毛泽东的书法是如何达到这样的水平呢?沿着毛泽东60多年的书迹,可以将他的书法活动大致分为五个时期:1900年—1919年,大约10年时间,为第一时期,他初学书法,步入社会。读《明耻篇》后的批语有颜体意味,《夜学日志》是魏碑气息。1920年—1937年,大约18年时间,为第二时期,是他的书法探索时期。这一时期,他由一个身无分文的学子走上了驾驭中国革命航船的领袖地位。在书法之林里,他倾听、观察、神游,探索着自己的道路。1938年—1949年,大约12年时间,为第三时期,是他的书风形成时期。他在革命过程中已经成为公认的领袖,这一时期他的书法风格是骨气洞达、豪迈超逸。1950年—1960年,大约11年时间,为第四时期,是他的书风深化时期。他胸纳万物,精力过人,在书法上博采众长,深化升华。1961年—1966年,大约6年时间,为第五时期,是他的书法造极时期。特别是在草书的殿堂里游目骋怀,老笔纵横,只求意足,不见字形。
有些书法界以外的人,常常认为毛泽东的字大多没有临帖。其实恰恰相反,毛泽东非常注重从古帖中汲取营养。1958年他安排秘书田家英:“请将已存的各种草书字帖清出来给我,包括若干拓本(王羲之等)、于右任千字文及草诀歌。此外,请向故宫博物院负责人一询,可否借阅那里的各种草书手迹若干,如可,应开单据,以便按件清还。”还有一次他借阅一位文化界名人的一件古代名人手迹来临摹学习,比商定的借阅时间还差两天,这个文人就要毛泽东归还。毛泽东生气了,说不到时间就催还,是这个文人不讲信誉。到了归还时间的最后半天,他安排人员,务必在几点前当面交还,并给他回话。可见毛泽东多么看重临帖时间。毛泽东一生临帖无数种,无数遍,一直到晚年他的卧室里还放着一套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唐宋名人法书帖》(影印本)。足见毛泽东是从古帖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的。
毛泽东的书法,豪气倾海,神采飞扬,真是高山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