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当今指画第一人刘伯骏的艺术与收藏价值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当今指画第一人刘伯骏的艺术与收藏价值

当今指画第一人刘伯骏的艺术与收藏价值

作者:佚名      中国书画编辑:admin     
刘伯骏 刘伯骏

  中国艺术品市场在2011年下半年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市场趋于理性,收藏家更看重作品的艺术价值,平衡价格与价值间的关系,在此背景下,一批被市场低估的艺术大家也逐渐被挖掘出来。其中,融合中西艺术,发展出独特面目的“杭州艺专”的几代画家们的作品尤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潘天寿、黄宾虹、林风眠等具有独创性的一代画家都成为市场上的热点,而继其之后的下一辈佼佼者,尤其是被誉为“巴黎三剑客”的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的作品,则成为市场震荡期的“中流砥柱”。然而,我们在关注这些市场之星时,也会留意到那些长期被市场忽略、低估的艺术大家,刘伯骏就是其中一位。

  隐匿巴山的艺术大家

  ——刘伯骏的艺术人生与艺术理念

  刘伯骏(1921-),号老牛骏、吐真气,四川宣汉人。刘伯骏出生于书香之家,父亲擅长大写意,以徐渭、八大山人为师,母亲出生官宦世家,画得一手好工笔。刘伯骏从小跟随父母学习书法和绘画,还跟随其他亲友研习书法及古典诗词。

  1943年,在时任国立艺专国画科主任的吴茀之引荐下,刘伯骏跟随潘天寿研习大写意花鸟画,同时受教于林风眠,研习中国画和油画,还是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画坛大师杭州国立艺专的师弟。在1943年至1946年,刘伯骏还跟跟随李可染,研习山水。

  刘伯骏的艺术成就,在年轻时就崭露头角。1948年,《新民晚报》在南京举办“现代名人书画展”,展出吴昌硕、黄宾虹、陈之佛、潘天寿等大师的作品,在国立艺专前任校长陈之佛教授推荐下,刘伯骏的《春光明媚》、《傲霜枝》、《竹本称君子,心虚有节纹》3幅作品参加此次群展。

  然而,时运不济,在1955年当兵数年之后,刘伯骏因地主家庭出身,转业后被打回原籍工作。而因其年轻时的作品曾被桂系军阀白崇禧收藏过,在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刘伯骏被下放劳教,甚至关进监狱,刘伯骏被迫隐于大巴山中近半个世纪。

  尽管如此,在隐居生活中,刘伯骏仍旧笔耕不止,以自然为师,坚持画画。刘伯骏谨记李可染曾经说过的“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艺术观,秉承“坚持中国画传统为基根,借西方结构美与东方意境美的结合”的理念,融入现代人的精神品质与人格内涵,以创造出一种中国画的崭新面貌。”

  刘伯骏思考的是“中国画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如何赋予其时代感”。在刘伯骏看来,新时代中国画的新面貌出现,是发展中国传统绘画的新课题。刘伯骏曾这样概括他在大巴山时期的创作思路:“在身处西风东渐,科学猛进的新时代,我虽生活在基层民间,存身于大巴山中,从传统绘画中开拓中国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现代之路,随心所欲任其发挥,画我自家风格的画,不赶潮流也不投机取巧、不哗众取宠而潜心探索。只有实事求是在绘画艺术中求变求新。”在长期创作过程中,刘伯骏总结出“师造化,夺天工”的艺术规律,其创作的作品更加成熟,举要治繁、以气势胜人。

  与杭州国立艺专的同门不同,刘伯骏书宗秦汉,主攻写意花鸟画,尤其是其独具一格的指墨花鸟画,深得潘天寿心传。在20世纪中国画大家中,潘天寿尤擅指画,造诣极深,其指画作品沉雄奇崛、大气磅礴。刘伯骏上追指画鼻祖——清代高其佩的遗风,更是博采众长,从诸家指画作品中用宏取精,开创了指画新风。刘伯骏以指代笔,蘸墨作画,尤能以左右双手十指作画,在指、掌涂抹之间,创作出用墨凝炼、大气雄浑、豪迈奔放的指画作品。

  刘伯骏怀才不遇,隐匿于山林中,直到1979年,隐居大巴山多年的刘伯骏遇到前来写生的吴冠中。两位同窗校友阔别近40年后,重逢于大巴山的达县时,百感交集,促膝长谈,共忆母校恩师、同窗共读往事,交流当时美术界热议问题。在此之后,刘伯骏才逐渐重返画坛。

  1993年,中国美术馆举办“刘伯骏书画展”,阔别画坛多年的刘伯骏,与老友相逢,感慨良多。在开幕之时,艺坛泰斗吴作人、吴冠中、常任侠、刘开渠、丁聪、高冠华、王琦以及徐悲鸿夫人廖静文、李可染夫人邹佩珠等前来祝贺。中央、国务院一些重要机关领导和首都艺术界名流近百人参加了开幕式,该展也成为一时盛事。

  时隔10年,中国美术馆再次举办“‘十指禅机’刘伯骏艺术展暨研讨会”,刘伯骏作品再成业内焦点。中央美术学院前任院长潘公凯为展览题写了展名。在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美术馆前馆长范迪安,艺术界泰斗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宏建、李树声、袁宝林、余丁、赵力,著名批评家贾方舟、陶咏白、皮道坚、郑工、岛子、林木,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等近30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对刘伯骏的艺术给予高度评价。

  在其之后,刘伯骏作品相继在云南省博物馆、成都岁月画廊、“艺术澳门”等地展览或参展。2014年,为纪念刘伯骏先生诞辰93周年,“‘九十正当春’刘伯骏指墨艺术展”也于9月25至29日在北京保利艺术馆举办,成为刘伯骏多年创作的一次总结性大展。

  当今指画第一人

  ——刘伯骏艺术价值与艺术史地位

  在2012年,刘伯骏曾获选《艺术与财富》杂志“2011年度艺术家”,评奖语称其为“大隐于市的一代国画大师”。范迪安认为,从刘伯骏的人生和艺术创作中,“可以找到整个20世纪中国画艺术,中国美术发展重要特征,甚至可以说在这些方面都有相当代表性。”

  显然,在20世纪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刘伯骏的创作思想和作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代表性。

  一,独步当代的指画艺术。在当代画坛,习画者众,但对指画的研习者寥寥无几,刘伯骏的指画“左右开弓、十指并用、挥洒自如”。刘伯骏曾言,自己的指墨画,“大面积可五指齐下,小面积食指调配,在运指之间,使水、墨成型,”在离经叛道的创新过程中,又秉持指画之根本,被誉为“当今指画艺术第一人”。潘公凯更直言指出,其作“在当今画坛可谓独一无二,风格奇特。”“刘伯骏的指画是继高其佩、潘天寿之后又一造诣精深者,尤其他的‘十指禅’功,恐怕在当今画坛独一无二。”

  二,刘伯骏改变了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面貌。刘伯骏的大写意画作自成风格,在他看来,“画大写意中国画应从内在精神来认识事物,观察宇宙,离象取神,以意象形式表达自然之物,雄、奇、动、静、神韵。”写意之精神在于“超以象外,得其圆中,透过事物表象,以形写神,以神尽意来表现意象思维的变化,以期意象造型在于虚胜于实,无胜于有,简胜于繁,出神人化的目的。”

  在题材上,刘伯骏选择了向日葵、荷花、美人蕉、鸡冠花这样的“平民花中四君子”,通过对身边植物的深入观察和写生,提出“边选矿,边炼钢”“移山填海”的写生手法,突出作品与生活的关系,雅俗共赏。美术史论家邵大箴将刘伯骏的写意绘画比喻为“散文诗”,赞誉其作品“构图散而不乱,散中见奇”。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宏建则认为刘伯骏的写意花鸟作品继承了潘天寿作品有开有合、有收有放的优点,但表现得更为自由豪放。

  另一方面,刘伯骏突破传统大写意只用墨的特色,借西方现代绘画色彩特征,借以林风眠的彩墨技法,以彩为墨,由彩突墨,强调色彩的对比与补色的运用,色彩鲜艳明亮,补色强烈,形成热烈奔放与优雅古朴、文质彬彬与天然野趣共生的作品意蕴。潘公凯以“十指禅机,彩墨丹青”为题为刘伯骏撰文,强调其对彩墨绘画的重要贡献。认为“刘伯骏作品的彩墨将优雅的,艳而不俗的气势传达是非常到位。”

  三,彰显东方精神,以中国画影响世界。刘伯骏的花鸟画追寻从写意到大写意,再向抽象递进,以抽象的结构美营造作品的意境,从繁杂的形态中抽出其绘画形式结构中的精灵,显示出一种循环往复于天地间“天人合一”的东方精神。在刘伯骏看来,艺术创作“不能只在中国绘画表面形式上探索,要从绘画特征深入到文化内涵之中。”

  刘伯骏一生跨越在中、西两大艺术体系中,进行了系统学习刻苦勤奋,创作了大量的指画花鸟,作品深受大家推崇,风行全国,指画花鸟被视为“独步当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从创作角度认为,刘伯骏并没有局限于油画、国画表面上的差别,从更高层面看待中西、古今的融合,既彼此拉开距离,又能够在更高层面相互融合,形成结合度非常高的自主性创作。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余丁盛赞刘伯骏“立足于中国传统,充分借鉴西画的艺术语言,以中国画影响世界”。

  被低估的大师

  ——刘伯骏作品收藏情况及市场行情

  刘伯骏成名较早,其作品很早就被私人藏家关注,早在1944年,刘伯骏在杭州国立艺专读书时,其习作《墨猫图》即被白崇禧收藏。1945年,其创作的《春江水暖》《傲霜枝》《双青图》等作品被私人藏家收藏。而1947年,在国立艺专校长潘天寿曾在吴兴(今湖州)“韵海楼”为刘伯骏搭桥举办“潘天寿门生青年国画家刘伯骏作品展览”,展出作品100余幅,绝大多数参展作品被私人收藏。

  然而,建国之后,刘伯骏隐居深山数十年,其私人收藏长期得不到发展,直到改革开放后,其私人收藏仍为友情馈赠状态,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市场潜力股。这种局面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以扭转,国内主要美术馆、博物馆陆续收藏其作品。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期间,刘伯骏的指墨作品《朝晖》《秋韵》被中南海收藏。2010年,中国军事博物馆为其举办“老兵之恋·国画大家刘伯骏画展”暨“刘伯骏艺术研讨会”,其作《天风海雨入太苍》被军博收藏。在2011年刘伯骏中国美术馆个展展览开幕当天,中国美术馆即收藏了刘伯骏作品《炫》、《天风海雨入太苍》以及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中的10幅战地写生作品,共12件。

  随着一系列个展及联展的举行,尤其是中国美术馆“十指禅机”刘伯骏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行,刘伯骏的艺术价值再次受到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同,其艺术创作和艺术价值逐渐为私人收藏群体广泛认知,引起国内外收藏界的关注。

  在市场上,由于刘伯骏中年之后隐居山林,作品并未得到市场认可和关注。

  不过,最近几年来,刘伯骏作品陆续出现在拍卖市场,深得市场和藏家认可,2012年,刘伯骏2003年作《清气满干坤》在中国嘉德以172.5万元成交,创下艺术家个人作品最高成交纪录。而在同年,广州华艺上拍的刘伯骏作品《花卉》也以161万元成交。相比2006年的最高成交价30万元而言,刘伯骏的作品价格呈直线上涨的趋势。

  尽管如此,相比同代画家和中国美术学院前辈画家而言,刘伯骏的作品价位仍旧处于最低位,其精品价值仍未被挖掘。

  例如,2013年,潘天寿所作《西子湖边所见》在中国嘉德以4025万元成交,创下艺术家个人作品最高成交价。2014年,黄宾虹的作品以黄宾虹92岁作品《南高峰小景》以6267.5万元成交,创黄宾虹画作拍卖价格新纪录。在市场进一笔调整和洗牌的当下,以林风眠为主导的“中西融合”派和以潘天寿为首的“坚持传统”派的作品正在进一步的被市场认可,受到越来越多藏家的喜爱和追捧。

  艺术欣赏普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赵力介绍,在艺术史上,很多名家前辈的作品也是在暮年,甚至去世之后才受到业界认可和市场追捧。显然,刘伯骏就属于其中之一。

  著名批评家、策展人贾方舟撰文《飞笔走线指墨中》研究刘伯骏的指画,并以“少年得志,中年多磨,晚来开花”来概括刘伯骏的艺术人生。在他看来,刘伯骏隐居巴山40载,其意义不逊于齐白石的“衰年变法”,黄宾虹晚年得白内障后画出的画作。在他看来,书画家到了晚年卓有成就,甚至到了晚年成就最高的大有人在。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市场的成熟,挖掘艺术价值,寻找具有市场潜力的艺术家将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刘伯骏的指墨花鸟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其艺术创作具有其他艺术家不可替代的艺术史地位,在未来必将成为市场崛起的标杆人物。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