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记画家陈昔未的笔墨人生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记画家陈昔未的笔墨人生

记画家陈昔未的笔墨人生

作者:佚名      中国书画编辑:admin     
欧阳中石题 陈昔未画 《巍巍长城》550 x 197cm 欧阳中石题 陈昔未画 《巍巍长城》550 x 197cm 陈昔未《嵩山奇观》1000cm×300cm 陈昔未《嵩山奇观》1000cm×300cm 陈昔未《太行秋韵》1000cm×300cm 陈昔未《太行秋韵》1000cm×300cm

  壮丽黄河、雄伟黄山、巍巍长城、大美九寨……深秋时节徜徉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幅幅秀美震撼的巨尺积墨山水画让人不禁流连忘返。不仅是绘画,百余幅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书法作品更是吸引了人们驻足,或注目凝望,或若有所思。

  27日,“梦圆中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书法展暨壮丽江山画展”在军博正式开展。展览的内容有著名书画家陈昔未先生抄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摘录所创作的书法作品,以及祖国壮丽江山的国画作品,共170余件。

  陈老先生的参展作品虽为水墨之作,但在润物细无声中已融会贯通了西画的理念和笔法。他在创作时,擅长用浓墨重彩将内心感受和对大自然的感知融入其中,作品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意境,在“是”与“不是”、传统与非传统间不断探索。老人常说:“书画无常势,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探索,这也是我人生的要义。”这场展览不仅仅绘画书法艺术的交流和呈现,更是一位耄耋老人艺术人生的凝聚和释放。

  逸趣洒脱,笔墨弄人生

  陈昔未先生是我国著名书画家,1927年出生于浙江省海盐县,早年就读上海美专,1951年毕业于苏州美专绘画系。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师从刘海粟、颜文梁、汪声远,专攻黄宾虹积墨派笔法。先后工作在中央文化部艺术局、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从事美术研究、创作、教学工作。书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金奖,同时也被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收藏。

  先生自幼酷爱绘画,曾游览中国大江南北,对山水画情有独钟。用他的话说,山水变化多,动人心魄,多姿多彩,能给人以可游、可居、可观之感。他为人随和,健谈,不摆架子,平时主要精力用在潜心研究与创作,不喜欢宣传与包装。他说,艺术家的名气是靠作品说话,而不是靠嘴巴说话,更不能靠包装来取悦于人。

  对于美感,陈昔未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对画家来说,要善于观察生活、体会生活,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来。他说,艺术创作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但又不能完全是现实生活的摹仿和照搬。在创作中,要立足于作品的构思精巧,立意新颖,布局合理,不落俗套,最终达到情景交融,雅俗共赏的目的。

  先生的画格调高雅,富有灵性,这源于他对山水的热爱。他生长在南方,生活在北方。南方山水的秀丽,北方山水的峻拔,在他的画中融为一炉。中国画山水非常注重笔墨,陈昔未先生则在中国画独到的笔墨功夫之上,又吸收了西画的画法技巧,在明暗、光影、空间、色彩、虚实等关系的处理上都颇有新意。

  先生用笔挥洒自如,创作往往没有固定模式。他的画收放自如,逸趣横生,流畅洒脱,整个画面是一种有机的结合,没有拼凑感。他说,国画要求有书法的功底,书画同源,相辅相成,画好首先必须书法好。内行人观看陈教授的画,一眼就看出他的书法功底。他的画可以说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是诗、书、画、印的完美统一。

  陈昔未认为,作品的好坏是个人修养高低的再现,因为艺术讲求的是修养,当你达到一定阶段时,艺术就不再是单纯的笔墨技巧,更重要的是修养的体现。中国画应以书法为基础,讲究点划、线条的造型和骨法用笔,而笔法和墨法又是相互配合的。他毕生钟情于山水,热爱祖国山水,用心感悟大自然的无限,并从大自然的无限中寻求心灵的深厚和博大的人生境界。

  作为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老艺术家,陈昔未先生认为要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把自己融于火热的生活,让作品和时代紧密结合,让自己的创作有血有肉,传递人民的心声。“只有用手中的画笔,画出更多有意义、能够影响他人的作品,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才能传承中国数千年的书画文明。”

  “绘画很难,技法的东西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修养。一个技法很好,但修养不到位的人,给人的感觉是很俗的。书画是高雅的东西,文化高,就有好的造诣,修养高,格调才能高。所谓字如其人,画如其人。技法的提升是有限度的,但修养却是一辈子的功夫。”面对每个前来求教绘画技艺的年轻人,陈昔未先生总是这样说。

  先生数十年沉寂画案,仰视历代前贤,纵横百家、遍阅山川,浸淫画论。笔墨精妙,修养高深。其山水画,浑厚华滋、苍润沉雄、大气磅礴、气象万千,有一种冲出物质形态夺人心魄的巨大精神冲击力,有一种坚固不可摧破的厚度,有一种苍雄而不可撼动的伟壮,孕含着无穷的力量和非凡的气势。表现出的风骨和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他当之无愧地跻身于当代著名山水画家行列。

  创新求精,寻求生命无悔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10月15日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此陈昔未深表赞同并用一生实践。

  从美专毕业后,陈昔未被分配到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后又调至文化部,再调中央美院美术研究所,这些在外人看来非常“光鲜”的工作,先生却一直不大满意,因为脱离了创作。直到再调回民族大学从事美术教学,他方才找到了工作与乐趣的结合点。

  “我这人特别执着,也很简单,就是喜欢画山水,觉得将中国的大好河山经过艺术加工展现出来能给人以鼓舞,能催人奋进。”先生说,“若画家为了迎合世俗,单纯临摹古人之作,虽然能卖,但那只是出卖技巧而已,会抹杀艺术价值和前途。忠于艺术、忠于自己,不要心有旁骛、偏离正轨,这一点在商业导向的社会环境里确实相当困难,但只要有专业的精神,无怨无悔,才能成功。”

  然而,要走出创新之路并非易事。陈昔未认为,真正的创造过程都是艰难漫长的,现在艺术和商业浮躁之风日上,但艺术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就有很大的压力。这压力不是来自外部,是源于自己。一个艺术家若轻轻松松作画,没有压力,绝不可能突破,更谈不上创新。新路是拓荒者走出来的,艺术家最艰难的工作在于如何不断地超越自己,一旦创作风格停止变化,不能突破,就意味着艺术生命的死亡。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力量。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虽履险而能如夷,经百折而犹向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巍巍中华,日月常新,有文化的繁荣兴盛,才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我们的根,坚决不能丢掉。”陈昔未说。

  陈昔未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艺术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今日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已遥遥可见民族复兴的曙光。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艺术家正应该成为时代精神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的要求,正是希望艺术工作者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以艺术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扎根生活,为人民鼓与呼

  “人民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艺术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陈昔未说,“当文学与艺术共呼吸、共命运时,艺术之树才会枝繁叶茂;反之,当艺术作品离开和违背了人民,艺术之树就会枯萎凋零。这一点,已经被历史所证明,也必将被未来的历史所印证。”

  中国画历史悠久,名山大川自古以来就受文人骚客青睐,如何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成为先生的毕生探索。优秀艺术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园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然而也不可否认,文艺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对此,陈昔未特别痛心。他说,艺术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否则就没有生命力。只有深深融入人民的生活,关注普通人的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关注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才能让更多人在艺术作品中找到启迪,从精神生活中获得教益。

  谈及此次书画展所有作品的创作初衷,先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励精图治,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祉。我自己在看了习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论述后,深深为他利国利民的格局所感动。作为中华儿女的一员,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的中国梦就是,用自己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来表达对习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响应和行动支持,这也是我的义务和使命之所在。”

  陈老先生虽然已入耄耋之年,他依然觉得自己身上仍肩负着为当代中国画再探索的使命。“这么好的时代为什么出不来齐白石、张大千这样的大家?”他分析道,“还是文人味过重导致创作氛围原地踏步,没能从生活当中创作更多的‘接地气’作品。”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推动艺术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艺术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努力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时代聚精神,为自身留清名。陈昔未如是说。(完)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