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董诰山水花卉最著名:刘墉书法超然独出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董诰山水花卉最著名:刘墉书法超然独出

董诰山水花卉最著名:刘墉书法超然独出

作者:佚名      中国书画编辑:admin     
董诰 1740-1818年,字西京,号蔗林,浙江富阳人,礼部尚书董邦达之子。 董诰 1740-1818年,字西京,号蔗林,浙江富阳人,礼部尚书董邦达之子。 董诰 文园狮子林图 董诰 文园狮子林图 董诰 墨庄揽胜 董诰 墨庄揽胜

  文学侍从之臣成为清代宫廷绘画的创作群体

  清代宫廷绘画在康、乾时期达到了最鼎盛阶段,并出现了以文学侍从之臣组成的“词臣”创作群体,而董诰便是该群体的佼佼者。他自幼师承家学,饱游古代名家巨迹,作品青出于蓝,以奉敕山水、花卉作品最为著名。而刘墉是清一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取法诸家,却能自出机杼,圆润雍容,气韵苍逸,独具面目,为清中期四大书家之一。

  ■收藏周刊 记者 程辛 实习生 柯洋溢 苏碧雁 整理

  师承家学,青出于蓝

  董诰生于书香门第,父亲董邦达的山水善用枯笔长皴,神韵悠然,其渊源“近接思翁(董其昌),远追北苑(董源),有“古今三董相承” 之说。事实上,与其说董邦达继承了董其昌,倒不如说他是通过学习 “四王”中王原祁、王翚,使自己的山水归入了明末清初以来的山水“正脉”。

  董诰虽出身名门,却毫无骄扈之气,自幼秉承家学,勤修不辍,其绘画不但继承父亲的艺术才能,更有出蓝之誉。冯金伯在《墨香居画室》中有言:“某向尝获观文恪公(文恭)真迹,闳深渊懋,浑厚精微,远则北苑、巨然,近则华亭(董其昌)、娄水,渊源一脉,神气吻合。”乾隆对其亦有“家法由来山水传”之语。董诰的山水正是沿袭了董邦达的宗法渊源,在此基础上,利用侍从近臣的身份,饱游沃看宫廷丰富的古代名家巨迹,使自己的山水艺术能够上窥宋元经典,遂成一代名手。

  董诰山水秉承元人遗韵

  历经乾、嘉二朝,董诰进呈了大量奉敕山水作品,这些作品大部收录于嘉庆时期完成的《石渠宝笈三编》。观察并分析这些作品可以看出,董诰依据用途的不同而作相应发挥,于细微之处变化精妙,或是契合扇面把玩的尺幅小景,或是满足实景山水的抒怀记兴,抑或是反映历史事件,变的是在细节上的把握,不变的是对于由近法“娄东”、董其昌而上窥五代、元人遗韵的坚持和秉承,将先贤的各种优秀技法组合发挥。既满足了实际创作需要,又表现了各种山水题材的优美意境,反映出董诰深厚的文化学养和艺术水平。

  其奉敕山水画按用途分,主要有用于宫廷苑囿装饰的山水,供皇帝政务之余,案头手边把玩欣赏的山水,表现皇家园林景色的写实山水,随驾出巡途中的纪实山水几类。其赏玩类山水绘画形制主要有册页、成扇等。如《绘山水景致并书御制文津阁作歌》扇,此扇款署“臣董诰敬绘”。其一面所绘山水,虽作平远小景,但却山峦叠翠,平湖碧水,又有亭台水榭隐现其间,位置安排疏密有致,笔力清劲秀雅,其用墨则又有明显的王原祁墨色层层皴染的特点,极具风韵。

  没骨花卉风格精丽,继承了皇家富贵之态

  清代宫廷花鸟画的传承正统与主流风格是以恽寿平为王。恽氏花卉仿北宋徐崇嗣的“没骨法”,用笔潇洒秀逸,形神兼备,颇富文人韵味。由清一代至民国时期200余年,从事花鸟画创作的历朝画师、词臣及在野文人画家,或多或少都受到恽寿平的影响,而康熙时期词臣画家中受其影响最深的莫过于蒋廷锡。蒋廷锡的花鸟画则直接影响了清初直到嘉庆朝宫廷花鸟画的创作,董诰亦莫例外。

  董诰的花卉承接了蒋廷锡细笔华贵一路的风格,并上追恽寿平。如董诰《绣谷丛芳图》册,分别以春、夏、秋、冬为题,各册绘多种折枝花卉,并用紫檀木匣存放,是一套绘制与装潢并美的作品。册中花卉以恽寿平没骨之法而绘,风貌艳冶工丽,花朵以“没骨法”着色渲染,色彩研润亮丽,枝叶则精工细写,笔力沉着,尽显百花韵致而天趣盎然,颇有蒋廷锡华贵的神韵。

  将董诰所画花卉与蒋廷锡相比,董诰的绘画很好地吸取了蒋廷锡雍容华贵的气韵,虽然在笔法上不如蒋廷锡挥洒自如,或有刻板之嫌。他的没骨花卉风格精丽,更多地继承了清代宫廷绘画的皇家富贵之态,缺少了自然高洁的脱俗之气。

刘墉 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今高密)人。32岁时才得中进士,时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仕途经历坎坷,前后两次获罪,乾隆感念其父刘统勋,给予了刘墉莫大恩惠。  刘墉 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今高密)人。32岁时才得中进士,时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仕途经历坎坷,前后两次获罪,乾隆感念其父刘统勋,给予了刘墉莫大恩惠。 刘墉 《小楷书七言诗》册刘墉 《小楷书七言诗》册

  刘墉泛学诸家,书法得力于帖学积累

  刘墉在书法上卓有成就,尤擅行、楷。关于其书法渊源的记载甚多。《清稗类钞》曰:“其少年时为赵体,珠圆玉润,如美女簪花。中年以后笔力雄健,局势堂皇。迨入台阁,则绚烂归于平淡,而臻炉火纯青之境矣。”

  纵观其书法作品可见,刘墉的书法泛学诸家,汲取前人用笔精髓,不求形迹之逼真,“入乎古人而出乎古人”。他的书法融合了赵孟頫的圆润、董其昌的生拙、苏轼的丰肥、颜真卿的浑厚,外似丰圆软滑,实则内涵刚劲,骨肉兼备,脉络分明。尤其是他喜用狼毫硬笔在蜡笺书写,风貌更为饱满而不露筋骨,墨色浓重沉郁,独具面目,成为一代名手。

  由于刘墉喜用油烟墨,这种墨乌黑浓郁,光泽亮丽,加之他的字体本就外貌丰腴,故而有“墨猪”之诮。因他官居体仁阁大学士,被称为“浓墨宰相”。时人将刘墉与翁方纲、成亲王永瑆、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有“翁刘成铁”之谓。而翁方纲能够位列首席,居于刘墉之前,自有刘墉所不及之处。翁方纲书法初学颜真卿,继学欧阳询,隶法《史晨碑》《韩敕碑》诸碑。如他奉敕作《楷书心经册》,稳健沉郁,气韵苍遒,具有碑学书法的厚重、大气之貌。这主要得力于翁方纲崇尚帖学外,还精通金石考据,并能融汇于书法创作。宝镇在《国朝书画家笔录》中称“先生精心汲古,宏览多闻,于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皆能抉摘经审,著有《两汉金石记》……隶仿史晨、韩敕诸碑,尝勾摹旧帖数十本,海内求书碑版者毕归之”,这也能说明翁方纲在帖学、碑学方面造诣全面而深湛。而这正是刘墉力所不及的。

  刘墉的书法得力于深厚的帖学积累,康有为赞其“集帖学之成也”。他的书法“不受古人牢笼,超然独出”,巧拙相伴,独具面貌。晚年对北碑虽有所涉猎,但已精力衰弱,不能有所成就,最终只能囿于帖学范围,无法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成为帖学衰落之前最后一抹亮点。

  此外,刘墉的奉敕作品亦有其独到之处。如他的《书弘历平定台湾告成文庙碑》册、《书弘历大士像赞》册等,笔法稳健,墨色润泽,结字大小统一,在笔墨上虽有瘦健之貌,但依然具有丰润圆劲的韵味,在沿循馆阁体标准的同时,保留了自身外似丰圆、内则刚健的特点,这在当时馆阁体盛行的宫廷书法中确是不多见的。

  (本版文图据《收藏》)

  清代宫廷画家

  蒋廷锡,1669年-1732年,汉族,江苏常熟人。中国清代画家。康熙四十二年进士,雍正年间曾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是清代中期重要的宫廷画家之一,擅长花鸟。

  张宗苍,1686—1756年,字默存,擅画山水。公元 l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张宗苍进献了画册《吴中十六景》,深得乾隆皇帝的欣赏,后来进入清宫廷画院供奉,为宫廷作画,是乾隆时期一位重要的宫廷画家。

  冷枚,1670—1742年,字吉臣,号金门画史,胶州(今山东胶县)人,随焦秉贞学画,约于康熙中期进入宫廷供职,曾参与《康熙南巡图》卷、《康熙万寿盛典图》卷的绘制,擅长画人物、仕女、建筑、动物等。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