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据媒体报道,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怒批”书协“官气”太重,让官员兼职书法协会这一现象再次引起社会关注。日前,人民网发文称,根据中国书协理事网的全国各省级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名单显示,河南、河北、福建、广东等十余省份书协仍有官员任“主席”的现象,同时对部分兼职官员的名单进行了公开曝光。
析因
权力买卖心照不宣
本来,官员余暇时习练书画既满足个人爱好,也可以修身养性,但不少官员已经当作一大生财之道,比如时任睢宁县委书记的蒋国星“爱好书画”,送幅自己的画给开发商,“润笔费”就达5万元,而有个书协的头衔,无疑更可以显示书画的“专业水平”,以卖出更高的价钱。也因此,有的“书法”水平实在不敢让人恭维的官员也拼命往书协里面钻,不仅可以“字因人贵”,即使是心照不宣的权力买卖,也可以起到遮人耳目的作用。
显然,“官员到协会担任领导职务很可能导致权力滥用,在职的官员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谋取利益,不在职的官员则可以利用自己权力的影响力来进行腐败。”而如此潜规则之下,“只要坐上这位子,便有大把的名和利”。如知情人爆料,一个副主席一年卖字收入可达数百万元级,理事收入也在50万至100万元之间,如陈绍基花1千万元买来的这个书协主席,不知可以换来多少倍的“回报”。
钱夙伟
建议
治理需多管齐下
官员兼职协会“一把手”是党风不正在艺术领域的延伸和表现。早在1998年,中办、国办就联合发布了相关文件进行规范,并要求已兼职官员尽快退出。随后的多次整治行动也是“轰轰烈烈”,但效果却不甚理想,反而越禁越烈。究其原因,固然与相关纪律、规章缺乏足够的刚性、纸上谈兵有关,亦与部分实权官员痴迷权力自肥、不愿也不想主动“革”自己的命、“上行下效”有关。
在当前情势下,叫停官员兼任协会“主席”须多管齐下。一方面,要继续封堵制度漏洞,让“严禁”、“不得”、“不准”成为官员不想、不能、不敢“越位”的高压线;另一方面,要做好“以上率下”文章,省、市一级权力官员必须尽快主动退出所有艺术协会一把手兼职;第三,要严查重处,对那些“楷书没写好,直接奔行草,还敢裱了送人”的“特长”官员,顺藤摸瓜,先曝光再摘帽,形成震慑。
高福生
评判
有时是一拍即合
一些官员有私心杂念,这只是官员兼职书协的一面。在硬币的另一面,也不排除有些书协希望,甚至一再恳请官员兼职。既然办了协会,那就需要活动,提升社会影响力。而组织活动需要经费,如果本身没有赞助,那就必须筹钱。甚至有些协会的成立,本身就是为了圈钱套钱而来的。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如果有官员兼职,由官员出面,或者打着官员的招牌,就很容易筹钱、办事,过上滋润的日子。
反之,如果没有官员兼职,靠自己单打独斗,日子实在不好过。一位摄影界专业人士表示,“一些地方的摄影协会一般特别欢迎领导干部入会,还往往会推举他们当会长、副会长。”媒体曾经报道的“草原拍马”事件,如果没有权力参与,活动还能进行吗?不仅摄影协会,很多民间团体都是这样。不难看到,有些书协与官员其实是一拍即合,协会需要官员手中的权力,官员需要协会身上的外衣。
毛建国
延伸
不只书协该去官气
中纪委书记王岐山讲话“怒批”一些书协“官气”太重,一方面是对官员兼职书法协会这一现象的警示,另一方面也是给官员任职社会团体乱象的旁敲侧击。
近年来,各级学会、协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繁荣经济与协调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弥补了一些地方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的缺陷。但是,学会、协会在自身建设、规范发展、监督管理中也存在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比如,一些学会、协会仍然戴着“半官方”的“帽子”,仍是行政化的管理和工作方式,甚至沦为权力延伸的“缓冲区”、不当利益的“输送带”、失去监管的“灰色圈”。“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坊间流传的这一说法,正是道出了一些学会、协会参与和助推违规行为的种种乱象。
在当下反腐的强压态势之下,对于官员任职社会团体乱象,理应一并提早进入反腐的视野。
禄永峰
三 言 两 语
记得有报道说,因为书协领导职务的含金量,让领导们“为主席争夺战打得你死我活,头破血流”,这才使得书协主席团扩容得令人咋舌。看来,钱的力量太大了,让人不顾斯文。
—刘志远
为官和发财应该两道,为官和创作也应该两道。 —杨萌林
从政就不要变着招儿往艺术界挤,想往艺术界挤就不要当官。
—韩梦琴
我们不反对官员热爱艺术,但是只要官员任职协会,就不免给民众带来无边想象,损伤公权公信力。 —王琦
清退在协会内兼职的领导干部,是清理官场软腐败的另一种路径。—穆淑忠
官员热衷于成为社团领导,是希望通过社团为自己脸上贴金,一些官员喜欢到处题字,其实是四处捞金。
—池墨
有一些协会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有些协会要是官员不再兼任,早就撑不下去了。反之,那些具有公益性的协会,可否借此机会扶持一下?—刘彤
官职与经济利益挂钩,已成文化圈内的潜规则。
—王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