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妍
从古到今,很多艺术家都将参禅打坐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作训练,因为禅意通常能给人带来参透人生的智慧。禅家认为,“心与宇宙合一”,人回归自然之后的艺术创作,才能真正展现心境,此时的艺术创作也会自然而然地充满禅意。禅画可以说是“中国创造”,它的产生与发展对整个中国美术史有着重要价值。
禅画的前世今生
艺术的起源与宗教是分不开的,大禅法师曾说“艺术和宗教从来都是并存的,是非常好的双胞胎,它们没有分离过,也从来没有背叛和相互抵触过。”人们通过有形的艺术来表达无形的宗教信仰,而宗教题材又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土壤。民国时期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过“审美代宗教”的主张。尼采曾说“宗教消退之外,艺术就抬头,它吸收了宗教所生的大量情感和情绪,置于自己的心头,使自己变得深邃,更有灵气,从而能够传达升华和感悟。”
“禅画”意识在远古时期的巫术岩画当中就有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缯书四周画像》、《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便是宗教观念在绘画作品当中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强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不断的发展融合,与中国本土的儒家、道家思想融合,变成了中国的佛教,即禅宗。与此同时,佛教题材的绘画作品以及带有佛教思维方式的绘画作品便有了自己的归属——禅画。禅画自然就是佛教“禅”的派生。
南朝时期,从统治者到底层百姓,都十分信奉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对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唐代王维的山水画就颇具禅意,他的作品表现了一种“空”和“寂”的“无我之境”,体现了自然与人性的复归。禅机与水墨相结合,南宋时期便出现了禅画这一绘画类型。宋元时期,随着佛教禅宗的空前发展 ,一批参禅画家从文人画中解脱出来,出现了不同于传统文人画的古代禅画。明代以后逐渐消亡,禅画不再作为独立的一支画种存在,而是变为文人画的一个旁支。
禅画独特的艺术性
禅画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特殊的一笔,作为宗教与艺术结合的优秀成果,与其他类型绘画作品在审美上有着极大的不同。欣赏禅画,不仅在于它技法上的艺术性,还包括所体现的禅学思想。
首先是生命的归属感。禅是穿透生命、穿透天地万物的自然表达,是生命自信的表达。所以,禅画往往能够超越题材本身的限制,让人感受到画外之画,直指人的内心。我们所讲的生活禅,指的即是生活中的艺术,是我们对人,对天地自然的一个真正的态度。反过来从艺术角度出发,是我们在和天地交融,和生命对话,所以生命在需要艺术表达时,我们也只是去做一种自然的叙述。而正是这种自然而然的对生命本源的关注,更容易唤起人们内心对自然万物的归属感。
其次是内外统一感。一幅画的创作需要艺术家与欣赏者共同完成,艺术创作是艺术家自身思想的流露,而观者结合自身的经历对它进行二次创作。禅画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创造性,很容易被人接受,并且与之形成内在交流。禅画来自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它凝聚着人类思想的精华,禅的宽容与深刻,会让观者心向往之,与创作者形成内心共鸣。作品与精神的统一,创作者与观者的统一,让人愿意去挖掘探索禅画的艺术高度与精神高度。
然后是内心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不仅限于禅画本身的艺术现更是找到生命归属、得到精神慰藉之后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满足。人生在世,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与困苦,很多人在欣赏禅画的时候,能对生命有所顿悟。这也就不难理解,弘一法师仅有两个字的《放下》今年能够拍出471.5万元的高价。因为禅画给予人的,不仅是艺术上的熏陶,还有精神上的慰藉。
当代禅画的市场价值
时间流转到今天,禅画虽不似从前火热,但依旧受到艺术家、藏家们的追捧,比较知名的艺术家有南宋的梁楷、牧溪,元代的日观,明末清初的石涛、八大山人等,还有近现代的弘一法师等。随着整个艺术品市场行情起伏,即使在拍场表现平淡的2014年,这些人的禅画成交价依旧坚挺。
翰海2014年秋拍“翰海重要古董书画(夜场)”中,八大山人的《画诸册(九开)水墨纸本》拍出4370万人民币的高价。弘一法师的作品近几年的成交价、成交额都呈现上涨的趋势。北京匡时2014年秋拍“畅怀——中国书法夜场”中,弘一的书法作品《“安本分学吃亏”卷手卷纸本》拍出了920万元的价格。而当代的禅画艺术家,较为知名的有曾剃度出家后又还俗的史国良。2014年秋拍中,北京银座“中国当代书画”专场中,他的《2009年作 刀郎木卡姆 镜心 设色纸本》拍出101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
除了它的市场价值,禅画在当今社会还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大禅法师说“这个时代的艺术家要有宗教情怀,其实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宗教信仰。艺术和宗教合为一体的时候,和生命自己的状态是融为一体的,是一种生命自信的表达。”而这种表达,应该就是禅画做追求的,是禅能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如今,我们面临新的变革,天地万物都在改变,如何寻找内心的纯净,活在自然状态下,大抵就是艺术家们想通过禅画告诉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