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4年的冬天,苏州博物馆一年一个明四家大展。于是隆冬季节,总有朋友说,我来看看沈周,顺便看看你。或者,我来看看你,顺便看看文征明。今年了,偷笑,我还是我,那个换做唐寅了。
提及唐寅,众人雀跃。这位自封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边走边唱着,“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对比明中期士大夫阶层的拘谨稳重,其玩世不恭又才华横溢的癫狂模样,现在看来也是闪闪发光。唐寅几乎是苏州历代名人里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一说唐伯虎,每个人都会笑着接,点秋香呢。
所以苏州博物馆里人头攒动,一定要看懂唐伯虎的风流倜傥啊。
“明四家”的头衔,被响当当地填空在唐寅的人生成就上,他作为中国美术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承前启后,不可或缺。
但可怜的是,唐寅活着时,除了对自己的才华还偶有自信,其余大部分时候,他被厄运撞得七荤八素。20多岁家道中落,亲人相继去世;30多岁赴京会试,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罚永世不得为官;40多岁又跟错主子,差点被拉着一起图谋造反,后来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50多岁,死了。临终前写了心情复杂的绝笔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可怜这位风流才子,其实一生找到存在感的时候不多,种种任性的背后都是无奈。
明代的文人,日子不是很好过。当时,科举制度完善,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基本就是通过考试一展抱负,报效父母国家。与晋代竹林七贤那样的旧贵族文人,有巨额的祖产和世袭的地位可以挥霍,动不动脱光衣服喝酒、打铁、骂人、来个行为艺术的不一样,唐寅出身小商人家庭,从小被寄予厚望,严加管教,所以没有办法真的很洒脱和很浪漫。
本来如果没有意外,唐寅是能顺着科举制度一路发达的。他自幼“奇颖天授,才锋无比”。且不止琴棋书画,八股文也是极好的,秀才第一名,举人也是第一名。但后来莫名卷入了一场乌龙“舞弊案”,成了科举制度和政治斗争的失败者。之后,唐寅只得寄情山水,写写画画。回苏州筑“桃花坞”以自娱:“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日子虽花月相伴、清雅脱俗,但终究只是当时的非主流艺术家和文学家,心中郁郁,无可奈何。
此次苏博唐寅特展“六如真如”,取唐寅号“六如居士”,自《金刚经》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展品47件,来自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12家文博机构。山水、花鸟、人物,卷、轴、扇面、册页,全面展示了唐寅的艺文才能,演绎当时的自然山水和日常生活。
唐寅山水画成就为最,目前定义他是最早汇通山水南北宗的画家。这可能要归功于他31岁那年“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7省。唐寅读书行路,对自然山川的亲身体察和真实感受,使他较少门户之见,不刻板模仿,眼界、心胸都更为宽广,并认为自抒性情比修身养性更为重要。
其南宗一路通过沈周而上溯赵孟頫、元四家,如早年佳制《贞寿堂图》、《黄茅小景卷》,表现江南山水意象,温润含蓄;北宗师承周臣和范宽李唐,如《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等,全景山水,高远、逼仄而跌宕。还有些则介于南北宗之间,如《柳桥赏春图》、《湖山一览图》、《虚阁晚凉》等。于南北宗,唐寅更在意精神和品格的继承,形式上则多自出机抒,率性而为,侧峰运笔得北宗粗放之劲,中锋运笔得南宗恬淡之趣,收放自如。
当然,随意都是众多的刻意和努力的结果,通观唐寅的这些作品,我们也看到唐寅在试图融合南北宗,在刚与柔、燥与润、线条与块面、平面与光影、西洋东洋与中国文人道统、程式与性灵、书斋与自然、出身与教育、传统与当下的种种思虑和尝试。有趣的是,在南北宗论的倡导者董其昌的系谱中,这位才子被忽略不计,董其昌应该也是纠结的,但一来多少有点不待见人家没有功名,二来估计也是看他在南北宗间恍惚不定,拿他没辙,不好定位,就索性装没看见。
此外,唐寅人物、花卉、书法、诗文俱佳。《李端端图》、《临韩熙载夜宴图》等风流人物故事画,生动明艳。书法《七律二十一首》、《与若容札》等书法作品,轻灵婉转。唐寅一生还写了600多首诗文,“婉约华丽,通俗流畅”。只可惜这位风流才子,一生郁郁不得志,享年不永,虽广涉诸家、融会贯通,面貌也很多样,最后还是未臻“通会之际,人艺俱老”的境界。
最后点下秋香,世人把这件风流韵事附会在唐寅身上(据说“三笑故事”确有其事,但男主角肯定不是唐寅),把这位才气、傲气逼人的艺术家弄得有点俗气,虽然也靠着这点俗气家喻户晓,但唐寅要知道你们只会八卦,却并没有好好去看他的画、念他的诗,肯定很生气。
作者;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