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俊(上海)
因为这是命题作文,所以一写就是4篇,而且还是人家点名,要是我自己挑选,肯定不写林风眠,这个人很苦,遭际很苦,看生平经历,挺让人难受,他的做法,无论画画还是处世,都没什么问题,可惜造化弄人,性子又很犟,过了又长又艰难的一生,令人叹惋。
林风眠在艺术上,是传统绘画的大叛逆者,他的做法很接近今天村上隆,不过现在全球化的文化环境,艺术市场高度成熟,都不是当年可以相比的,所以村上大名得享,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而林前辈终生颠沛,客死他乡,和那些年中国的所有政治动荡都拉扯上关系,直到最后的岁月了,才得见一点玫瑰色的曙光。吃亏受罪的艺术家多了,为什么林风眠特别苦,哪怕在民国,他也不受待见,根子就在他是凭借一己之力,全盘否定和对抗中国的传统艺术,温和的外表下,是极端强烈的叛逆心态。
国画这个东西,传统意义上,有几种特质,不好轻易抹杀,情怀境界上不论,技术上考究,线条是首要因素。历来绘画草创,都仰赖线条,但是把线条当成三五千年造型不变的审美追求,则仅有中国人,这个对外行解释起来很难,我试着说得明白一点。美是什么?我比较偏执的理解,美是效率的体现。线条有持久的魅力,正在于它在造型上效率最高。实际上国画在造型的任何方面,都远远高过世界上所有造型手段,谁叫我们进化得早呢。
什么是美的线条?很简单,就是线条深入纸中,互相之间不孤立,贯气,有联系。如何做到呢?一个字,转。好比造大桥,桥短引桥长,事先的转笔,就是引桥。所以国画线条,有看得到的,落实在纸面上的,还有大量是看不见的,在空中的动作,所谓咄咄书空。现在有些江湖画家,画画如癫痫,美其名曰发力,其实真正国画的蓄势发力,只要手上打几个圈子就好。一笔下去,出来的线条自然有力,回旋勾连,有余韵。
这个道理,林风眠因为是西画出身,未必做得好,道理一定会懂,这不是什么武林秘笈,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真理,但是民国对传统全面质疑的文化环境,和他在法国学艺的特殊经历,使得大师作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放弃传统。放弃传统意味着自己来打造一个陌生、幼稚和崭新的世界,尽管几乎所有这么做的人,都不得不运用一些旧有的材料。其实这也许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段,所有有野心的画家共同选择,最早由塞尚提出,说要做一个原始人,除了他自己别人都没有思考过云云,难怪后继者都叫他爸爸。
林风眠的绘画题材,技巧,能力,其实都是平平,但是他找了一条完全不能称作道路的莽原,在那里一个人孤身行走,仰赖的只有他在海外学的一些不怎么地道的技巧,和对自己感受的绝对自信。在中国画家里,能做到这么决绝,拥有如此大的勇气和再生力量的,只有一个林风眠,最终,我们在博物馆里,见证了他的成功。尽管和所有开拓者一样,画面充满着犹豫、稚嫩和力不从心的缺憾,但是他确实成功了。朱新建说过,什么叫大师,让别人眼前一亮,说哦,原来画画可以这么弄啊,这就叫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