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才
2010年8月26日,启功先生的弟子、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副主编赵仁珪先生专程来山东,就《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山东卷》的编纂进行了督查和指导。听取了各项工作的汇报后,赵总编又与参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座谈,我有幸与会,并全程陪同了赵仁珪教授的考察活动。
赵仁珪教授是启功先生的得意弟子,尤善书法及绘画、诗词研究,主攻唐宋诗词,学贯中西,学养深厚。通览山东卷在全卷中占有重要位置,根据考察需要,会议结束后,由笔者和原山东文史研究馆馆长徐振宏同志一起,陪赵教授赶赴长清灵岩寺。
灵岩寺处泰山后山西北麓长清万德地界,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江陵玉泉寺、南京栖霞寺并称中国四大名寺,被梁启超先生誉为“海内第一名塑”。因其山方如官印,历史上曾称为方山,始建于东晋。据《神僧传》记载,东晋高僧朗公来此说法,讲到精妙处,“猛兽归伏,乱石点头”。朗公大喜,“此山灵也,为我净也,它时涅槃当埋于此”,灵岩寺之名由此而来。
灵岩寺的精华之一为千佛殿的宋代名塑四十罗汉,文革时期因此地为空军仓库幸免于难。罗汉塑像完全按人的形态和喜怒哀乐雕塑而成,包括器官内脏,无一例外,表现了人的真性情。怒时青筋暴露,怒目圆睁;喜时眉开眼笑,满脸桃花;忧时双眉不开,额头紧锁;争论时抑扬顿挫,仿佛于门外就能听到其高谈阔论。罗汉的年龄、性格各不相同,栩栩如生,动静结合,惟妙惟肖。虽历经近千年,彩绘因全部采用矿石原料朱砂红、雄黄、石绿、黄丹、天蓝、茄皮紫、大青等原料,至今颜色鲜艳,不凋不落,浑然一体。
说话间我们来到了千佛殿阶下,于是导游先从刘海粟老人为灵岩寺的题词讲起。
导游讲得滔滔不绝,赵仁珪先生听得很专注,从不插话。进殿的时候,赵先生说话了,他指着海粟老人的题词,轻声说道:“海粟老人在灵岩寺题词的事,这里头还有一段故事呢!”一句话把我们吸引住了,于是由听导游讲解变成了先听故事。赵先生顿了一下,顺刚才话茬说:海粟老人和启先生是忘年交,他比启先生大16岁,启先生就是启功先生喽,两人相知多年,无话不谈。一次茶叙,话题说到了海粟老人为灵岩寺题词的事,因为启先生也到过灵岩寺。启老说,您老在灵岩寺的题词我看到了,很形象,很贴切,如果这四句话后头各添上一个字,就更容易让人记住了,不知使得使不得?海粟老人听罢哈哈大笑,说,当然使得,快来说说看!启先生不紧不慢地说,第一句话后头添个“展”字,第二句话后头添个“馆”字,第三句话后头添个“身”字,第四句话添个“眼”字,连起来读不就是一首诗吗?我不妨念给您听听。那好,快说说看,海粟老人催促道。随即,启先生清了清嗓子,从头念道:“灵岩名塑展,天下第一馆。有血有肉身,活灵活现眼。”
言毕,二人相视,开怀大笑,直笑得咳嗽方止。赵教授说话语气轻,且是正宗的京腔京韵味,刚一说完,陪同的一行人全笑弯了腰。
笑完之后,赵教授继续说,启先生一生有“三绝”,即题诗、作画、写字,画品呢空灵高远,写字是于平淡中见绚烂,爽气、磊落、雍容,“三绝”之萃当为题画诗。由于他晚年心灵沉静,对人、对事物的看法清澈通透,所以在诗意的表达上也更加随意、诙谐、幽默,这首诗就很代表他的风格,平淡和古雅在他的诗中并行不悖,这就是启先生自己的诗风……
赵教授一番话,使陪同人员对启老更加肃然起敬,这不唯是启功老人位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的尊贵地位,而更多的是对他人品和学识的崇拜。启老这四个字,可谓锦上添花,字字珠玑,于平淡中让人见识了先生的真功夫。
先生添的这四个字,一个“展”字,就把灵岩寺的地位、作用说得非常明了、直接。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寺院每一天全景式开放,不都是面向世界的一种艺术展示吗?既然是“展”,必定有“馆”,这个“馆”字,既是启老对灵岩寺精妙绝伦艺术品类价值的肯定,也是对如此丰富多彩的“馆藏”文物,“镇馆之宝”的概括,而且提到了“天下第一馆”的高度,不惟不尊。以馆代寺,当然也是押韵所必需,但同时赋予了比寺更年轻的活力。而后边一个“身”字和“眼”字,一下子把40尊宋代罗汉的精气神提上来了,写活了!所有的罗汉都像醒了一样,正在互相交流,于无声处展现了一幅活生生的神妙画卷……
名流大家,果不虚传,四个字妙成一首诗,四句话又是一幅画,在诙谐幽默的笑声中,展示了大师的智慧和修养,不愧为时代的语言大师。两位老人的对话,不仅为诗画文学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同时也为海内第一名塑灵岩寺留下了一段趣闻和佳话,今整理成文,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