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智
与时俱进
日后,校领导一行人来向老师致谢。老师说:“不用谢!陈启智在学校时,你们多关照了!”那语气、那神情,就像慈父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此外,老师还给学生刊物《枣花》题写过刊名。
1990年,一位名叫童宗盛的先生给我来信,说正在编辑一本名为《中国百位名人学者忆名师》的书,已从全国各地报刊及有关资料中精选出一百篇名人回忆老师的文章,以彰显名师风范,以名师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启迪后人,为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起积极作用。所选文章中,就有启功老师回忆其恩师陈垣校长的文章《夫子循循然善诱人——陈垣先生诞辰百年纪念》,还有我在《人物》杂志发表的回忆启功老师的文章(后改名为《春风坐我 高山仰止》)。信中恳请我联系启功老师,为此书题写书名。我觉得这是尊师重教的大好事,于是于2月14日上午到北京,将此意向老师言明。老师听了非常高兴,立刻题写了书签,并说,童先生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让我马上寄去。不久,一本精装的、厚重的、印有老师所题烫金书名的著作由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当我把书送到老师手中时,老师先翻看了目录,又找到这两篇文章仔细阅读,而后,长时间地用手摩挲封面,似有许多话语要讲出来,但却没有说。我静静地坐在老师对面,心里想,我非名人,能忝列书中完全倚仗老师的名望,但文化情缘,三代传承,于斯如鉴。这实在是我的荣幸,也激励我继续努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上述几个老师题写的校名、刊名,老师基本上写的都是简化字。
在当代书法大家之中,能用简化字写毛笔字的人极少。因为古代碑帖都是繁体字,学书者只要一提起毛笔,临习的和书写的自然就是繁体字。虽然文字改革已进行了五十余年,简化字已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在书法领域,仍旧是繁体字的天下。
老师是与时俱进的大家。他从教七十余载,总是站在教师的立场思考问题。他觉得,对学生而言,书写简化字是时代的需求,是快节奏社会生活的需要。所以,在给学校题写校名、校训、学刊之类,基本都用简化字。比如北师大著名的校训,就是老师拟辞,校领导研究通过而定,由老师书写并镌刻在巨大的石碑上。字体就是简化字,连署名都是简化字。
还有书名题签,一般用繁体字,而面向青少年的,则用简化字。比如《中国百位名人学者忆名师》,比如我写的几本面向习书者、青少年的书法专著和字帖,都用了简化字。连《汉字的艺术结构》一书中的序言,老师虽然用的是毛笔,但通篇都是简化字。
为什么启功老师能积极、主动地书写简化字,而绝大多数颇有名气的书法家却拒绝写简化字呢?我认为,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一味地固守传统,而是由于碑帖中只有繁体字,一辈子临习、书写都是繁体字,一简化,则心里没底,无所模拟,怕写不好的缘故。
由于启功老师对汉字的结构有精深的研究,特别是运用“黄金律”去把握汉字的中心,又用多种辅助规律去安排各自笔画的位置,所以字不论繁简,都能写得结构严谨,美观大方。就是放大的简化字,如街面上经常见到的老师书写的牌匾、保险公司、百货大楼等,风采不让繁体字。
老师给我原来执教的学校和入津后工作的学校题写的校名及学刊之类,都是无偿的,而且用的都是简化字。我出版的几本书及准备出版的《陈氏常用字字帖》,老师也用简化字题写。可见老师对涉及教育方面的文字,多使用简化字,以和国家现时推广、普及的文字一致。
百花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