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崔振宽先生创作心路历程访谈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崔振宽先生创作心路历程访谈

崔振宽先生创作心路历程访谈

作者:佚名      中国书画编辑:admin     

  采访人:武晓丽

  受访人:崔振宽

  在传统社会里,不要求人有实体生命与个体灵魂,在面对红尘的浮沉中一批批的文人墨客开始隐逸山林,寂对山林,诗词歌赋,形成了中国千百年来独有的山林隐逸文化,这里画家作为文人的一部分,算是幸运的,可以将所有的思想情感以笔墨的隐喻方式,述诸笔端,表现个人的情怀与思想,去叩问自身存在的意义,在文人墨客鸿儒云集之地,画家与云雾山崖都有了哲思与讲述。

  武老师:传统绘画圈里,有一种说法,富花鸟,穷山水,对穷字包括两方面含义(一)穷:穷尽万里路;需要跋山涉水,风里雨里、土里泥里,路途对人是体力与意志的考验。(二)穷:在跋涉中,一路财力与物力的损耗。鉴于以上两点,是什么机缘让你在国画里山水、花鸟、人物分科的选择上,唯独选择了山林这个主题?并用一辈子的心血去投入它,而且始终坚持如一。

  崔振宽:我觉得中国画领域,从中国传统的绘画角度来说的话,山水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按传统习惯,分山水、人物、花鸟。山水画实际上有千百年来所积累的经验,从事山水画的画家也是最多的,他的成就也最高,同时山水画作为反映大自然的一种特点,观众也非常多,比如很多人的客厅里边,甚至农村里边都在家里挂着一幅中堂山水,作为欣赏和装饰的方面,所以他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我个人来说,因为对山水表现的自然现象非常有兴趣、有感情。从小我是在西安,有一个小的客观的原因,在我学画的过程中间,特别是在美院上学期间,从整个大的气候来说,特别强调艺术要为政治服务,要为社会主义服务等等。画人物画在政治思想方面要求的特别严,比如要和群众接触,和工农兵同志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个人的性格不太善于和生人打交道,不善于社会活动,所以我想如果画山水,是跟大自然对话,就省掉很多麻烦,这是我个人当时很私密的一个想法,但是作为我个人来说做这个选择跟大的方向不矛盾,因为山水画也是很重要的艺术领域,不管是从个人兴趣、社会功能也好,它都是有很广阔的天地,所以我选择这个,虽然画山水比起画花鸟要更多的深入到大自然中去,在体力、生活方面可能条件、环境更差一些、更劳累一些,但作为个人的兴趣这些都不算什么,实际上我从事这个专业不会感觉到辛苦啊什么的。

  武老师:从原来的选择,到今天,最近又听说你刚刚采风回来,我想问是山林什么特质能吸引住了你的心,让你一次次抛开都市的繁华和各种事物的铺排,仍然能不断走入山里。

  崔振宽:这个要从几个方面来说,一个是我选择这个专业对山水画有特殊的兴趣,作为山水画来说必须经常深入到大自然当中去,一种生活的体验,如果在画室时间长了对表现大自然的感觉就会迟钝,所以过段时间就应该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感受,也可以调节自己的心情,也可以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创作的冲动,我每年总是要下乡几次。前几天是去太行山,太行山是很多画家都画的一个内容,我曾经也几次想去太行山,但都没有实现这个愿望,这次就跟随黄土画派的一些画家到太行山区,我觉得非常好。太行山那种特殊的自然山水景观跟其它地方是不一样的,比如秦岭或南方的一些山都不太一样,所以我觉得这次采风还是有很大的收获的。

  评:山水对人有着最真诚的接纳与环抱,崔先生在山林中体会到山林、个体生命、绘画载体三者的关系与天地精神独往来,在山林中它将苦难在山川的空间坐标里放小,山脉天地的精神意义放大,收获精神的陶养。

  武老师:从崔先生的作品两部分来看,一部分是水墨山水,另一部分是枯笔山水,艺术来自传统,您对黄宾虹、张仃是有所研究的,南北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干裂秋风,一个是润含春雨,想听听您对他们两个的分析与研究,更想了解您和他们在绘画上的不同之处。

  崔振宽:中国画有一个传统,有一个特点,很强调这个传承关系,这个我觉得是对的。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传统,这个肯定要有它一定的传承关系,就是艺术的发展它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如果没有传承的话,它会使艺术的思路简单化。

  一个人的经历毕竟是有限的,你一辈子做不了多少事情的,所以这个传承是很重要的。

  我个人以为,传承往往有这么一个特点,与他个人的性格与他的兴趣有关系,你比如说很多古代的画家,除过学习一些一般的规律常识以外,你对一个画家感兴趣,说明他的艺术也好,思想也好,与你有一些对应关系,我觉得对我影响比较大的首先要说是长安画派,因为在我小的时候,是在这个长安画派的影响下长大的。但是作为一个个人来说的话,在寻求新的东西,除过这个长安画派以外,还受中国传统的一些现代的,当代的,过去的画家的影响,这也是很自然的。

  近一二十年来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黄宾虹,这个原因在什么地方呢,过去我受影响最大的是长安画派,画派有两个主张,一个就说要面对生活,就是所谓一手伸向生活,另外一个是面对传统,一手伸向传统。强调向中国传统吸取一些营养、技法,因为当年的长安画派,赵望云先生也好、石鲁先生也好,他们非常鼓励年轻人跟传统学习,因为从长安画派发展的历史来说他们对传统的继承是不够的,这是当时历史情况真实的反映,所以学习传统就很多了。

  为什么要学黄宾虹呢?因为传统的绘画发展到文人画以后有一个不太符合当代人感情的东西,程序的东西太多了,创造的东西太少了,只强调从画到画,强调在画室里的功夫,和现实生活脱离了,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但从当代一些画家来说,最突出的是黄宾虹,他有非常深厚的传统功力,对传统的研究是最深入的,同时又有很强烈的创新精神,他强调在文人画晚期凄迷的衰落的情况下,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振兴中国山水画,要有一种时代的、雄强的、有力度的新面貌,他当时提的“道咸中兴”,实际上是从柔靡的风格到雄强的风格过渡,我觉得符合当代时代精神,也符合我自己的个性,我不太喜欢软绵绵的风格。黄宾虹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虽然他对传统的东西研究的很深,实际上他的面貌和任何一个古代画家是不一样的,我觉得最突出的不同是他强调用笔的强悍、力度,增加了现代感,有人说黄宾虹是传统的集大成者,我个人认为他是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当代鼻祖性的人物。尽管有些画还是文人画的意境,但画的精神内涵已经是当代的。所以他的画才能比现在这些当代青年、中年、老年,几个年龄段不同的画家,几种不同风格的画家,甚至包括西画家都认可的、推崇的,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也是我对黄宾虹研究的一个原因。

  另外我最近几年画了一些焦墨,也是和黄宾虹有关系,因为黄宾虹很多地方是用焦墨画的,他经常研究焦墨绘画,他说宋画经常是用焦墨画的。我主要是说焦墨更能表现用笔的力度,雄强的一种感觉。过去人们大概有一个共识,南方的比较秀润,北方的比较苍茫,比较苦涩,深沉博大,大体上有个南北派之分,作为黄宾虹先生来说,我觉得他既有南方的秀润,润含春雨,又有北方的力度感,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和干裂秋风这两个矛盾在黄宾虹先生这里都得到了体现,所以这一点他是非常厉害的,所以他是兼南北两派,所以作为我个人来说,实际上也偏于北派的风格,对于黄宾虹的研究,我认为艺术这个东西不能把它弄得太极端化,如果一味的追寻秀润的话,可能会走到柔弱的一方面去,一味的强调强悍的话,可能会缺乏丰富的内涵东西,所以我想把南北两种风格结合起来,既表现北方的一种雄强的风格,但是也要有一定的含蓄,除了气势以外还要强调一些韵味,是我的一种追求吧。

  武老师:崔先生作品两种构图比较多,一种是俯视,一种是平视。当您是俯视角度去描述他们的时候,想表现什么意象;当您用平视的角度,大多是截取山的一部分,这部分充塞整个画面,扑面而来,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您又想表达什么意象、什么样的心情?您的心境与内心世界是如何通过画面诉说的?是否能给关注你的观众解释一下。

  崔振宽:过去传统山水画的结构方式,讲究高远、平远、深远。你说的俯视的的角度实际上就是用全景的观察方式,就是从整个环境里面,更多的是表现一种自然空间的深度,但是我喜欢表现视觉上一种强烈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把镜头拉近一点,表现一个中景,甚至表现近景,就是截取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这样在画面里面显得更集中,更单纯,因而力度感更强,视觉冲击力也更强,另一方面来说,传统山水画自从宋画以后,元、明、清,包括四王,他们都是表现一种全景式的,这种图示当然还可以继续发展,大家看的比较多,一提到山水画大家想到的就是宏大叙事那一类的,全景式的构图,所以我就想把他变一下,变成有我自己特点的一种图式,所以我就选取了中景或近景,这样一来对我呈现笔墨更有力。

  评:我们能看到整个画面是西北高原无法回避的苍凉与凄茫,很容易勾起人的敬畏与艰涩,加上崔先生的枯笔行进,苦楚的气氛,整篇托出。他的画是满构图,整座山扑面而来,让你难以招架,细致的让你透不过气来,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却有一座房屋,透着温光,让你在这种特别残酷,特别逼仄,在特别响亮的生命冲撞中,看到了生命的温度。

  武老师:画家的作品分两种,一种是高雅精美,透着闲适,而崔先生的作品,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画家的苦闷与焦灼,让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修饰,而是坦诚与透明的生命体。如果一个画家,一个文人,没有焦灼,生命意义将是多么苍白。您的用笔很有力度,有些点非常像一枚钉子!每一笔都是笔墨的惊叹号,我们看到了你在笔墨上沉重的叹息,您在用笔,用墨,选择笔墨的语境上,传达了您内心曾有一些难以释怀的情绪,心结,他们是什么?

  崔振宽:我进入到山水画创作的时代,是上个世纪80年代,在这之前还是画《芥子园画谱》,写生。到比较成熟的阶段,认真探索的阶段,就是80年代,我是1981年到国画院的,到国画院以后我就感觉到在山水画的研究方面,应该是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的,80年代中期美术界,大家都在考虑传统绘画如何向现代绘画转型的这么一个时期,也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画家的探索时期,所以这个时候更多的考虑到自己的绘画如何形成自己语言的特点,如何形成自己风格的面貌,如何把自己探索的和时代精神结合,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思路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理解的绘画现代性是什么很难说得具体,我理解在当代这个历史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这么一个时期,追求一种振奋人心的强悍型,一种力度感,这是一种时代精神,所以我在绘画里面就强调这个,再加上创作创新潮流,从传统到现在转型中间,大量受西方的一些影响,特别是印象派以后,改革开放以后很多画家,都接触了一些西方绘画印象派等,看到了一些原作,比如说看到梵高那样的笔触,那种运动中间动感很强的笔触给人的震撼,比如说像塞尚的那种平面性,平面结构等给人的启发,所以感觉到中国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应该吸收西方绘画的一些好的东西。

  武老师:您这样说,我就感觉您的画面里面除了有叙事的东西以外,就像一个排比句一样,不断加强气势,在加强的同时又把你的情感推介出去,所以我您的画在一定程度上有装饰性,装饰的力度,视觉刺激,是因为你排比的那个点。

  崔振宽:在80年代初,在探索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一篇文章我觉得对我影响比较大,作者我都不太清楚了,意思就是中国山水画是一种点线交响乐,这篇文章出来以后,专门在说这个问题,正好和我想的比较切合,所以我在画山水的过程中间,山水画里面艺术语言的抽象性,就像交响乐里面的那种点线,山水画的语言主要是点线,应该像交响乐给人的一种意识,就是一种动点,就是力度,就像交响乐一样哒哒哒,所以我的画就不像过去的一些老画家们画的比较轻柔,比较缓慢,强调那个静态的精致美,实际上就是表现过去文人画追求的情趣,所以我把力度和速度就加快了。这种想法实际上一方面是形式上的考虑,同时也是和现实结合起来的,比如你到陕北去,黄土高原那种气势,那种走向,那种沟壑,完全是线条和点的结合。

  武老师:崔老师,依你现在的成就,给你的生活铺排是比较多的,还有就是这个都市的繁华,政治的束缚,现在又增加了经济的牵绊,那么你在面对这样一个红尘俗世,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您又要静对生活,又要面对山林,又要安排各种事物,是怎样去平衡各方面之间的关系的?

  崔振宽:我对这方面处理的比较单纯,我不太考虑其他的方面,我主要还是从绘画本身,也就是从学术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所以我探索问题的时候也都是始终认为学术性是第一的,其他的我都不太在意,比如说别人喜欢不喜欢,我不太考虑的不是太多,焦墨可能接受的人很少,但是我想不要紧,一个画家主要是体现自己的认知,自己审美的理想,别人不能接受那就慢慢的来吧,自古就有曲高和寡的说法,当代的绘画理论也有一个说法,画家不光是跟着观众走,还要引领观众的审美情趣,所以从理想来说我不太考虑其他的,再比如说现代这个商品社会,艺术品作为商品,市场,我也不太考虑这个,我始终觉得市场和画家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我画画从来不迎合别人。

  尾声:好的艺术品,应该读到的是情感,用情的真诚和率直,崔先生将山的壮美与孤寂和盘托出,不是欣赏苦,不是赞美苦,而是无法抗拒,无法回避,山在那里横亘亿年,如果说绘画是感情,笔墨是手段,崔先生通过绘画这种载体,将生命的意义,交给了观众,他像一个游吟诗人,在高吭悠扬中将自己的苦涩传递出去……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