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记者“重走四川抗战大后方”
□本报记者 吴晓铃 发自乐山
5月13日,乐山市中区安谷镇泊滩村,故宫文物南迁史料馆大门上,“功侔鲁壁”四个烫金大字吸引着参加2015海峡两岸记者“重走四川抗战大后方”联合采访活动的记者的目光。这是抗战胜利后,为旌表乐山各宗祠寺庙为护国宝作出的贡献,原国民政府题颂“功侔鲁壁”牌匾,以示褒奖。“没想到,故宫文物当年是藏在这么隐蔽的地方。”台湾中评社记者林谷隆感慨。
1933年起,故宫博物院为免文物遭受战争破坏和掠夺,开始分南、中、北路向西南大后方艰难转移。其中数量最多的9369箱文物,在1939年南迁乐山,存放在今安谷镇的古佛寺和6座祠堂内。由当地76岁的王联春老人自掏腰包修建的故宫文物南迁史料馆,所在之处正是藏匿点中的一座祠堂。
“文化长征烽烟万里藏鲁壁,民间护宝安谷八年树丰碑”,馆内悬挂的对联彰显着四川人民为抗战所作的贡献。王联春指着一张泛黄票据向来自海峡两岸的记者介绍,“当时故宫博物院的人选中了6座宗祠作为存放点,大家二话不说就把老祖先的牌位搬出来腾出庙堂,换回的是一张当年政府的借据。”而另一张民众在河岸上搬运文物的老照片,也让记者们十分触动。王联春说,运载文物的船从宜宾过来时在江边搁浅,是乐山的民工把文物一箱箱从大船中搬到小船上,再扛到岸上。“当时,有一个连守护文物,但人手根本不够,是我们乐山的袍哥和普通老百姓自动在文物存放点的最外围巡逻,避免可疑人物靠近。”
记者在史料馆看到,当年藏在乐山的国宝中,既有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翠玉白菜,也有郎世宁的《八骏图》等。王联春说,由于古寺和祠堂周围覆盖了参天大树,又远离乐山城区,日机在1939年轰炸乐山时,半城尽毁,而在郊外的文物却最终幸免于难。八年之后,文物准备重新启程从重庆运往南京,清点时无一丢失和破损。“非常感动,因为这是一条艰辛漫长的路,四川人为护国宝作出了巨大贡献。”《台湾导报》董事长特助陈子发在参观完后建议,随着两岸交流日益频繁,更多人将会看到凝聚两岸共同记忆的文物,看到这些民族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