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张世刚先生深入讲解心经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张世刚先生深入讲解心经

张世刚先生深入讲解心经

作者:佚名      中国书画编辑:admin     

  现将《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念一遍: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在座的各位,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心经》,我们对《心经》都很熟悉,其实《心经》非常简单,《心经》就是大白话。我们从表面上来看就是我们的心语,非常直白。直白得不能解释,没法再诠释了。但直白的背后所包含的意蕴却是不能用言语表达出来。所谓“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心经》博大精深,但我们也不要把它推得那么深邃,遥不可及。我们要认真研读,一句一句参透。

  首先看经题,《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我先把它分成五段,大家应该就清楚了:1、般若,2、波罗蜜,3、多,4、心,5、经。

  经题般若我读的是bore,因为我原来接触的佛教的习惯读法为:bore。一般来说应该读banruo。比如有些经里面的词汇迦叶(jiaye)应该叫jiase这都是按照传统的读法。般若是一部分,波罗密是一部分,多是一部分,心是一部分,经是一部分。我把这个拆成五部分,大家就容易看了。第一部分般若,般若的意思现代来讲没有一个相对应的词来解释,所以这个词是音译过来的,不能意译。从字面上说它叫“大智慧”,于现在的大智慧不同,“大”的意思不是字面上的大小的大,他是绝待的“大”,没有对应的“大”,所以我们称“大”,称为“体”。所以这个大智慧就是我们本具的智慧,就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在圣人那看(包括释迦摩尼、佛教的十方诸佛在内),没有比我们多一丁点,这个就称为般若。佛教讲的平等不是在世相上平等,我们过去讲的“等贫富,均贵贱”,都是在相上去等,就是所说的因果相。在“果”上拉平是不可能的,因为“因”是不平的,“果”不能平。那么什么地方平呢?就是在“般若”上是平的,在大智慧上是相等的,在圣人来看不多,在凡人来看不少,我们不比圣人少,包括猫啊、狗啊、虫啊在“般若”上与我们都相等,与诸聖人相等,那为什么圣人成圣人了,我们成我们了呢?还有猫成猫,狗成狗了呢?这个原因在哪呢?这个当时释迦摩尼佛,皇帝不当了,太子也不做了,老婆孩子也不要了,就跑到山里了,领了五个人跑了,苦修行了六年,出来了,就在大树底下坐下来,他夜睹明星,恍然大悟,就成佛了。那颗树就叫菩提树,说了三声“奇哉!奇哉!奇哉!”,三叹奇哉。这是怎么回事,他突然就悟到了,他悟了“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就是说,一起众生的智慧和长相与我一样啊!不止我一个是佛,整个全是啊!那为什么我知道的别人不知道呢?说了两个理由,就是“妄想”和“执著”,般若就是我们人本具的妙相和智慧,知道这一点就行了。醒来的众生就是佛,睡着的佛就是众生。我们与圣人差在哪?一个是“知”,一个是“不知”。

  人本具的智慧怎么开启啊?要“波罗密”,就是“到彼岸”佛家讲生死是此岸,不生不死的彼岸叫波罗密,所以这个大智慧到彼岸。

  到彼岸到什么状态呢?到“多”的这个状态,“多”是什么,“多”就是不动了,就定了,再也不改变了叫“多”,永远不改变了,我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那个金在矿里,它含有金的这个矿石,把它提纯出来之后,变成黄金了,就叫“多”,到了般若密以后,它就成“多”了。为什么?它就成金性了,放到土里、水里,放到大粪里,放到所有的地方它都不会变了,永远不会改变了,你放心吧!这叫“多”。这个智慧一旦要露出来就不再退缩了,就叫“多”,不变了,我们的智慧是没开发出来,一旦要开发出来,人人是圣人,人人是佛。

  “心”可以这样解释,有三种说法,其一,就是肉团心,就是我们的肉心;其二,是缘虑心,就是我们思维、思索的心,考虑事的心;其三,就是我们本有的心,叫真实心,换一种说法在佛家称为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怎么解释呢?菩提心应该是般若智慧的外现,才叫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和一般我们缘虑心有什么不同呢?这个菩提心是利生的心才叫菩提心,首先要利己、第二要利人、第三要利社会,这个心才能叫菩提心。我们说光去利己,不利社会,光去利己,不去利人,这个不叫真实心,也不叫菩提心。在不失本心的前提下,去利社会、利人、利己这个心才叫菩提心。缘虑心是变化的,生灭的,是自私无常的。所以大家看观世音那个像就知道了,观世音菩萨的那个像啊,顶上没有佛像的观世音,是不合法式的,不懂这里的内在含义,往往有人认为观世音是一老母的头像,实际上都丢了法式,丢了这里真正的含义。真正的观世音像应该是头上有一尊佛像,然后再手里拿个净瓶啊,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悲智双运。悲是什么意思呢?“悲”是表情的,“智”是表理的,佛教里面没有利己就不叫佛教,但是你停在利己上,这肯定不靠谱,利己的目的是干嘛?是利人。这跟世间要求的那个利己是两回事。佛教最终还是要利社会、利人,但是你要知道利社会、利人,那是大情。没有智慧,没有理性,光用感情,是不行的。你光有智慧光有理性,没有感情,没有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没有跟社会那种情感的沟通,这也不行。这两者要并行,这才是正理。所以我当年对佛教,什么叫菩提心,神魂颠倒,几年来搞不清楚菩提心是什么概念。所以说,我说这个心就是菩提心,这个在古代也没什么具体的文字来对应它,就译作菩提。所以咱们常常见到“菩提,菩提”,好多人解释都有点偏。就是本自具足的大智慧的显现,通过心路去显现。

  最后一个字“经”。佛经经常表达一些妙意,不是所有的文字都可以称经,经这东西一定要有传承,才能称作经,你自己发明的那都不叫经。我曾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谈《心经》的时候说:你们的学术体系的建立一定要小心,要经得起社会和历史的推敲,如果你的学术被人一推就没了,那不能叫学术。经典就是经典,至少要有传承。不是什么都能称作“经”的,中国的经有很多,比如孝经、道德经等,这些东西都可以规范人的,也是能养人的,这些才能称经。

  下面是经文,我们先把它分成五段:

  第一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二段: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第三段: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縟多罗三貌三菩提。

  第四段: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第五段: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我们把段落分清楚了,就可以从整体上看得清楚。《心经》看完后,我们不得不佩服当年译经人的智慧,有多么得了不起,从头至尾没有一个字可以改,而且是丝丝入扣,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这种逻辑严密到了极处,一字不易,所以说,佛教的经典无论是从时间、地点、事件逻辑的推理,都非常的精密。当年数学家由志表先生曾说:任何一个科研的论文都没有佛经更精准。所以我们不要小看《心经》的260个字,加上标题是268个字。这268个字精到了极处,严密到了极处。所有的论证都到了精致之极的境界。从这五段我们能够看得准、认得清。我们在读的时候随文就可以入“观”,这个东西不是别人的,就是自己的,你一开始读就想着这不是别人话,就是我自己的话,按着我这个段落深入,慢慢的就会了解它的意图。

  下面这五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心经里的总论;第二部分就是般若的妙意;第三部分就是妙用;第四部分就是赞叹;第五部分就是妙显。这五部分你要搞清楚了就可以自己参了,不用别人讲了。

  《心经》看着简单,包括所有的佛教经典都是这样,没人提示你永远也不知道这里的意思,这是一层纸,这层纸你捅透了,下一步你自己都可以悟了。所以中国古代的文人都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个文章本来就有了,有一天偶然一碰写出来了,诗也是这样,诗不是编出来的,都是现成的景。经就是你自己的心语,它是六百部《大般若经》的总和。

  佛家是先从智慧的开启教化,开始起教的。契入智慧,其他都迎刃而解。智慧第一,没有智慧做什么都不成。所以它跟宗教没有关系的,跟任何都没有关系,所以佛教本身它是开启每个人的心灵智慧,开启每个人心灵的如意宝藏。宗教只是一种载体和形式,如果徘徊在宗教里,沉迷在宗教里,你永远玩你的宗教去,永远跳不出来。把智慧开启出来就能超越一切。五台山整个的都是中国人的大智慧,文殊是表智慧的,文殊是七佛之师,所有佛的老师都是文殊,智慧很重要。所以要想先读懂自己,就要先把《心经》读懂,读懂了《心经》就能知道自己,知道自己生活的环境和生活的目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所以不至于受什么主呀、神呀、上帝呀、佛的这些概念上的左右,个个都得“自在”。

  开经就是“观自在”,自己在不在。所以第一句就是总论,第一句就把全篇解释清楚了,如果把这几个字都搞清楚了,其他就好办了。总纲就是这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结束了。

  下面咱们平心静气,先梳理一下,你看“观”,能不能切入进去,你试试。般若分三个部分,第一是文字般若,第二是观照般若,第三个通过观照契入实相般若,内心契入本体,这叫实相般若。现在就看你能不能观进去。你看一起头就是一个“观”字,是谁观?你观还是我观,是自观。“观自在菩萨”,这里看到我自己就是菩萨,不能推让。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是“行”深,是核心。照见五蕴皆空,这句话是全篇的核心的核心。不是看见而是照见。菩萨是什么呢?是菩提萨埵的简称,就是觉悟的有情人,见光了,露亮了,你有情它才能叫埵萨,菩提就是醒了的人,没醒就是睡着的佛。一般人都愿意“修”而不愿意“行”。所以释迦摩尼说,东方有个国家,名字叫震旦,说那个国家全是大智慧的人在那里生活。汉明帝当时梦见两个金人来传法,是从西边来的圣人,于是派人去找,果然见两个外国人,就给抢回来了,用白马把经书给驮回到洛阳。这两个人是最早来传佛经的,一个叫阇磨藤,一个叫竺法兰,这是传佛教到中国最早的使者。到唐朝的玄奘去印度,已经很晚了。

  很多经书到了唐代就真假难辨,所以他到印度去求证真假,而不是去取经的。经早就传过来了。中国的佛法都是大乘法,大乘法很少讲“修”,都讲“行”。所以佛教一下就和中国人的心性和思想结合在一起了。其他有些中国的宗教很多思想都丢掉了,唯有佛教思想还继续兴盛,这和中国人的大智慧有关。所以不说“修深”而说“行深”,但小乘才说修。我见到很多号称修佛的参禅打坐的都小脸蜡黄,都在那“修”呢。有“修心”就有个“得心”,一旦感觉得到,就认为天下老大就是自己,这就出问题了。古人不是这样,中国人讲究的是行,你本身就是佛不用修,用就行了。这样就没有狂心,没有傲心,人人平等。但有多用和少用的区别,自己用是少用,利己利人是大用,没有障碍是大用。佛事大用。能用多少就用多少,不要强求,就像在银行存钱多少一样,有时能用,有时冻结佛给你的东西是平等的,全体的,但你接过来的时候却有多有少,用相有别。所以这本身就是你的东西还修什么,用就行了,想到这,一下就踏实了。

  在知识的学习上,什么是多?你读一本书我就读十本书,你读百本书我就读千本,你读博士,我就去读博士后,这就成了斗争。不会相互关照,相互尊重,相互增上,修来修去肯定出问题。所以要开发能力来用,开多少用多少,而不是光修不用,要假修以用。

  照见五蕴皆空的”五蕴”,是说万事万物的生活环境,谁也跳不出五蕴这个大的宇宙环境,只有诵读《心经》,人人才可以跳出五蕴,就知道了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干什么的,就活得轻松自在。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他为了自由就可以把二者抛掉,如果为了自在那是什么一个境界!自由不见得自在,要清楚我们是五蕴之身,五蕴构成了整个世界,第一蕴是物质的,后四蕴是精神的。

  下面是“度”,度一切苦厄,度是超越和解脱的意思。苦有三种: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痛苦不愿意接受的东西,坏苦是乐苦,美好的东西消失掉了叫乐苦,行苦是无常,是变化,是生死。

  总论大体上的认识,后四点在这里只能做个提示。四段之间,佛家讲的几个境界要明白,佛家说了十个法界,后来把佛法界去掉,就称九法界,九法界有:一地狱界、二饿鬼界、三畜生界、四阿修罗界、五人法界、六天法界、七声觉法界、八缘闻法界、九菩萨法界,前三道称为三恶道,中间三道称为三善道,前六个法界是凡法界,他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所以佛家中称为“六道轮回”。最后三道叫三圣道。人为的把他分为九法界,还有佛法界,也称十法界,为什么佛法界没列在这,因为佛不住佛位,佛不做老大,佛把自己融到九法界里面,愿意当啥就当啥,所以佛界不单例,所以说佛教很伟大,称自己已经成佛的不叫成佛,成无所成。

  从“舍利子”一直到“无智亦无得”是说九法界的状态,九法界的状态就是空,这就是般若,般若也是通过这九法界来显现的,这九法界的本体就是般若,是不可分离的。本具般若为什么有的可用,有的不可用。在凡人来说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在圣人来说,就没有这些。但不论凡人、圣人当体都是空的。佛家所说的空不是我们世间所说的空,他的本体是真实,就如后面的一句“真实不虚”,佛家所说的空是无自性的空,这个法界中没有谁来主宰,无自性就是无主宰。佛家讲的一切从缘起,万法无自性,一起从缘起,这就是真实相,没有主宰,为何会形成这一合相,因为因缘,没有谁来主宰。万法从缘起,上帝、神都是人在五蕴中想象出来的,根本没有,一切都是空性,用自己想象出来的主来主宰自己,最后他就真成了主,人意念所聚集的就叫神,就叫上帝,大家都拜的时候,这个相也就成了。所以要知道这个“空”是真空,真空的特点是妙有,无穷无尽的妙相都在空中生出来,所以这里就是无自性。不要把自己看的那么神圣,那么伟大,但也不能把自己看的很悲怜,要如实的认清自己、认识自己,诸法无自性,这就是空相,空相就是万相,万相也是空相,也是真实相,最终是般若相。

  舍利子的由来,印度有一种鸟,口中生有百舌,称为百舌鸟,也称之为舍利。舍利弗的母亲善辩,所以被人称为舍利,舍利生的儿子就叫舍利子,佛家的功德成就,在涅槃以后,所留的物质叫舍利子。舍利分为三种,骨舍利是白色的,肉舍利和血舍利是红色的,留下的东西是打不坏的,这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迷信的东西,是一种功德的表现。因为佛当时最喜欢的就是舍利弗,他在佛的弟子中智慧是最高的,所以舍利子在这里当机。所以说有智慧才能成就一切,所以《心经》也把他放在第一位,叫舍利子,也叫舍利弗。

  般若的意义是什么?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之空。空即是色,当时没有仪器,他怎么能知道虚空不是空的呢?在当时讲法的时候人们还不能接受,现在人们通过科学就好理解了。佛教尚简易,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当体都是空性,没有人来主宰,都是无自性的,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上的,诸法空相,万事万物叫法,能够认识的东西都叫法。诸法空相,万事万物都无自性,都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他只是一种形式的转换,还存在在宇宙中。

  下面要弄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所相对的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总称为十二处,这都是凡俗境界。还有六识界,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加在一起就是十八界。这些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这些都是空相,都是没有自性的。这里六识中的识可以分为三个识,是分别识、妄想识、含藏识。佛家的专用词,妄想识叫末那识,含藏识叫阿赖耶识,就是这三识在十八界中折磨我们。分别识就是辨别事物,如果只六根动而识不动,就叫“不偶于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嗅而不觉…,也就是分别识不动。修行就在这里下手,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问题,打七也就是打这个。妄想识,就是倒来倒去,这会使人很纠结。如何才能不用识呢?圣人在这不用识,用智。如何用智,他用照(照见),而不是想见、识见,这里必须要有人指导才能走出来,还有一个简单、方便的方法,这个要看怎么去运用。用的好了就可以去修,中国人不在这块修,就是“不离本位,即证菩提”,转“八识”,成“四智”。就是不用断烦恼,即证大智慧。你就去用,烦恼和妄想是常有的,把识一转就是智慧,因为它本身就是佛的智慧,所以烦恼就是菩提。烦恼和菩提就像冰和水一样,这个知道就好,不需要修。用的好就是菩提,用不好就是凡夫。识心和智心如何去用,这还是要靠我们去训练,我们平时识心用的最多,但应该用智心,就是第一念,就是“如是心”,这就叫“禅心”,就是第一念。我们创作书法时,这样的书法就会有禅味。不能犹豫,犹豫就会出事。为什么现在人的作品不如古人,因为古人是用智心去完成的。神品是用第一念完成的,换句话说,是用智心完成的。现在人在作品技术上刻意的东西太多,不在心性上下工夫。只有“观自在”,这样的作品才会有禅味。要在心性上下工夫。创作功力是一方面,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在心性上下功夫。

  下面说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缘觉境,入圣的境界。要超越前面的境界,就不能给自己定位,这个境界就是这个。缘有十二因缘,分别是无名、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无名、行就是过去的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所受的果;明白了因果,行事就会有分寸,因果不是空的,爱、取、有是现在所做的因;生、老死就是将来所受的果。明白后就能把握自己,就能入圣流。无名和菩提相对应,菩提不显露就是因无名的烦恼所遮盖,无名还在起作用。过去所做的因形成现在的果,导致心性、思想的不同,于是对世间看法也不同,然后又去观察,用不同的心态看人,看世界,最后又有一个不同的结果来接受。看明白了,他就怕未来的生死,这个就是缘觉境界。还有一个声闻境界,就是“无苦集灭道”。

  上面就是四圣界。从“以无所得故……究竟涅槃”说了般若的功用,它的妙用可以让菩萨清净明了,没有后顾之忧了,就没有恐怖了,就不会去颠倒梦想,最终达到涅槃的境界。下面说这个“般若波罗密多”,不仅让菩萨达到了涅槃,还令三世诸佛达到了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这就可以看出《心经》的般若波罗密多的重要性。

  下面就是妙赞了,无法用语言去赞叹。般若波多罗密多的功用,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他可以破除一切有相和空相,但当体是真实不虚的,能生出一切妙用,生出一切智慧,生出一切妙相。所以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把“多”表现出来叫妙显,这个咒就是说出来的。这样就能把心性表达出来了。于是就说: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