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9日,龙瑞、程大利、王鲁湘、曾来德、张桐瑀、汤立、王涛等艺术名流来肥参加张培武画展,并出席当天下午的学术研讨会。会上,与会专家对中国画的发展畅所欲言。这里,刊发他们人主要观点,以供书画家、收藏家参考。
正本清源与意趣传达
什么样的作品是好作品?什么样的画家才能算是大家?原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以他的老师李可染为例,说明国画离不开文脉正宗、情趣与精神内涵。为什么李可染能成为山水画代表人物,他在作品中寄托了当时社会上那些文化人的心灵归宿,后人也能通过作品嗅出时代精神。
著名学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导王鲁湘说,早些年,随着西方美学思潮的流入,大多数画家都在玩新花样,在形式上极尽心思。为此,以龙瑞先生为首的一批国画大家呼吁中国画要正本清源,继承传统。
王鲁湘认为,当下有一批中青年画家学习于各大美术院校,能很好地从传统中吸取营养,但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那就是古人东西太多,意趣不够,作品缺乏打动人的东西。中国画,从董其昌提出工致、写意,以审美趣味来做南北分宗,到黄宾虹的出现,中间出现了许多流派与大家,回过头来思考,能经受历史检验,数十年、数百年还能打动人的作品要气息中正。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曾来德也认为,画家要把握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留住笔墨,传达心性。
作品最高境界是“致中和”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国务院参事程大利在谈及画家的追求时说,中国画尊重才华,更尊重道心。作为一个画家,不能一味靠才华创作,不能追求过早成名,要耐得住寂寞,大器晚成,往往是大家。他认为中国画不能像西洋画一样去表现各种场景各种活动。中国画从诞生时起,就是表现文化人的雅趣,它承担的是快乐,重藏不重露,要表现永恒的天地精神,让人看后心中有愉悦、静穆之感,国画内涵要在“文” 字上下功夫,打造意境,文气充溢。
我们经常说,画画路子要正。何谓正路?王鲁湘用比方说,走得很长还能走就是正路,玩花样,花拳绣腿就是走不长的路。著名美学家郭因则说,好的画家一生都在路上追求探索,他认为作品最高境界是“致中和”。
对于笔墨的时代性,安徽省原美协主席章飚则认为,时代性是要能够笔墨间传达时代精神,不是画山加上高速公路,画水把帆船改成轮船,画乡村加上电线就是表达时代气息,而是要画家在吃透传统后,融入自己与时代审美一致的感受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