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罗劲松
一个别致的十二面体,稳稳当当坐落于广西美术馆一侧——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的落成开馆,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常务副院长骆芃芃眼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不仅填补了广西篆刻艺术展示平台的空白,也填补了中国篆刻艺术作为艺术馆方式展示平台的空白”。
中国首座篆刻艺术馆何以“花落”广西?骆芃芃在开馆致辞时如此解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广西是东南亚地区的临界点。这里成功地举办了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拉动了广西文化经济多方位内需。而东南亚地区则是中国篆刻艺术品流传到海外数量最多、最普遍、最集中的地区。”骆芃芃期待:在这个曾经以出色成果引发全国篆刻艺术界关注的“广西现象”发源地,篆刻艺术馆的落成,能再接再厉,“成为‘广西现象’的一个接续”。
步入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有心者随时都能感觉到一个数字的存在——五。五角形天井,五角形内墙,五角形展柜,五角形吊灯……古老的篆刻艺术和“五”有什么关联呢?
在篆刻艺术馆设计者的设计理念里:“五”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感觉最稳定、最适中、最包容的一个数字。作为一个已传承两千多年的传统艺术门类,篆刻极讲究书法、章法、刀法的完美结合。要在一方小印中,刻画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没有沉稳的心态,稳准的刀法,是难以成功的。
古朴雅致的展厅里,为庆贺开馆奉献给观众的是《广西(中国)首届篆刻艺术展》。79件寿山石篆刻艺术作品、13件书法条幅,均为全国各地著名篆刻家、书法家的创作精品。其中,30件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集体刻制的老子《道德经》警句印章,曾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亮相,并东渡日本展出,广受好评。24件诗词隽语篆刻作品,则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与世界各地游客见面。
李岚清为《道德经》主题展刻制的开篇之作,在展厅里十分醒目。面对那古朴、凝重的“道德经”三字,不由得想起去年3月他到南宁举办个人《篆刻书法素描艺术展》时,着意推广“大众篆刻”理念,建议广西观众:老年人用艺术丰富晚年生活,保持身心健康;青年人增强艺术修养,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以文艺素养促进创新思维。
隔着玻璃展柜,观赏那出自篆刻名家的一方方精美、名贵的寿山石方印,赞叹之余总有一种“不可亲近”的距离感。作为一个文化记者,对这些篆刻大师们的名字及作品尚且如此陌生,那么,众多百姓和篆刻艺术的心理距离又该有多么遥远!
可喜的是,一些有远见卓识的篆刻艺术家早已意识到这点,并在以自己突破性的创作实践拉近篆刻艺术与民众的距离——
胡擎元,一位颇富传奇色彩的篆刻艺术家。在桂林榕湖以“中华金石园”石刻作品为自己的创作转折点,让篆刻艺术回归大自然——良渚文化玉器,仰韶文化陶彩,商周青铜器纹饰,东汉画像,京剧脸谱,近现代名流大家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李苦禅、李可染、李骆公等客居桂林时留下的印章墨宝,历史名人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于右任、李宗仁等的印章、手迹,均被刻画于巨石之上,错落有致地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每一块巨石,都被赋予历史文化信息,激活艺术生命。
传统的金石艺术与现代创作观念结合,原本只是把玩于文人墨客掌中的小小的方印,原本只是在诗书画作中担当“配角”的小小印章,在胡擎元的铁凿之下几十倍、上百倍地放大,成为“主角”,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新品种”。
彭洋,一位奇招频出的篆刻书法家,2012年9月登上钦州湾七十二泾无人岛,在荒凉的亚公山岩壁上凿下“亚公圣山”4个篆体大字,以投身大自然接受洗礼的“拓荒心态”,敲响了他北部湾“海上印林”创作计划的第一凿,开启了将一种微观艺术放大为宏观艺术,增加篆刻艺术鉴赏价值、艺术冲击力和震撼力的“新篆刻”创作理念实践。
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的展厅小巧玲珑。我们期待篆刻艺术家们在这小巧玲珑的展厅里以富于创造性的气魄,不断“放大”创作理念,不断“放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于“方寸之间”刻凿气象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