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
“民国粉”喜欢声称,繁体字是传统文化的积淀,而简体字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共产党的发明创造,没文化。在一部分港台媒体的过分渲染下,简体字被认定为是政治干预汉字发展规律的产物。因此,总有些过去的幽灵“借尸还魂”,试图通过召唤出一些旧时代的符号,树立想象中的所谓“正统”,比如“中华文化在XX”。他们甚至将简体字称之为“残体字”,把繁体字认定是“正体字”,从而质疑大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有人习惯性地认为,简体字取代繁体字是古今分界线,认为古代存在简体字是不合逻辑的。比如江西博物馆曾展出一批由厦门博物馆收藏的闽台籍和客居闽地书画家的优秀书画作品。在清代书法家苏廷玉的一幅行书四条屏中,出现了简体字“乱”的身影,就被认定为是赝品。经过媒体宣传,更加深了人们“以繁简、分古今”的思维定式。然而,这并没有什么道理。
一些媒体以此为依据,毫不客气的斥其为赝品,并再一次抨击书画鉴定体系,引发了新一轮的信任危机。
仅仅凭借古代文物中出现的简体字就一定是赝品吗?简体字真的是媒体口中所说“现代才有”的吗?
近些年来,有一首讽刺简体字的“顺口溜”甚嚣上尘。“亲(親)不见,爱(愛)无心,产(產)不生,厂(厰)空空,面(麵)无麦,运(運)无车,导(導)无道,儿(兒)无首,飞(飛)单翼,有云(雲)无雨,开关(開関)无门,乡(鄉)里无郎,圣(聖)不能听也不能说,买成钩刀下有人头,轮成人下有匕首,进不是越来越佳而往井里走,可魔仍是魔,鬼还是鬼,偷还是偷,骗还是骗,贪还是贪,毒还是毒,黑还是黑,赌还是赌。”
而前年演员黄秋生一条质疑简体字的微博,更是将汉字简繁体之争上升到民族文明传承问题!
黄秋生 微博截屏人们习惯性的认为简体字取代繁体字是古今分界线,认为古代存在简体字是不合逻辑的,也难怪好多人一口咬定江西博物馆展出书画是后人极为“蹩脚”的假货。也不乏黄秋生这样,借“繁简”之说,唱衰大陆的声音。
简体字自古有之
那我们且看看一些古代流传下来的东西。
隋代智永《真草千字文》影本中的“实”字 唐代怀素《自叙帖》中的“为”字 唐代柳公权《金刚经》拓本中的“礼”字 这些隋唐著名碑刻书法,就有不少简体字。上面媒体质疑的“乱”字,也在碑帖中出现过。最早的“乱”字简体字在马王堆汉简里就能找见,在欧阳询、颜真卿等人的唐楷里也有出现。其实不仅是碑帖,唐代生活日用品中也经常出现简体字。
1958年西安西郊出土的中晚唐时期的银酒注、银盘上面的铭文“宣徽酒坊地字号”、“宣徽酒坊宇字号”的“号”字,也是简体字,并非繁体的“號”字。不光是唐代,明清民窑瓷器中也充斥大量简体字。
明 成化民窑中的“制”(製) 清 康熙 “奇玉堂宝鼎之珍”款中的“宝”(寶)即使这曹雪芹这样的大文豪也不“避讳”简体字,在清代《红楼梦》手稿里,简体字俯首即是。
大清乾隆二十五年《红楼梦》手抄本中的简体字手抄本中主人公贾宝玉的“宝”(寶)字、贯穿故事主线“荣府”的“荣”(榮)字,悉数简体。
或许,你会认为,手抄本毕竟是手写体,正式刊印的书籍则不然了。那么,请再往前看,明朝末年文学家冯梦龙撰集的著名小说“三言二拍”之一《警世通言》是正式刊印的,其中也被发现有许多简体字。
明末 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简体字晚清官方文书、甚至权力机构也用简体字“昭告天下”。这块清内务府的令牌,就是例子。
清 内务府令牌的“务”(務) 字这一系列涉及各个朝代的简体字是怎么回事?
汉字从原始社会陶器符号,到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再到楷书,一直处在变化中。文明的发展使得遇见的情况愈多,处理的事物愈多,字的产生与衰亡,书体的变体和简化字的产生完全是适用社会趋势。秦统一六国的“书同文”远不是汉字的定型。
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变通,包括自己的语言文字。秦颁布的小篆使用不方便,便在生活和生产中产生了发生变化极大的隶书。
“秦”字 小篆到隶书的变化
由小篆到隶书的变化比繁体到简体的变化还要猛烈。随后的汉字根据使用便捷而变化,也导致一个字有多种写法。值得玩味的是,汉字一字多写却被一个非汉民族的满清帝王所不容。康熙曾主持颁布《大清钦定正字》和《康熙字典》等书籍,要全天下人规范汉字写法。这些书将汉字多重写法选择一个,美名“正字”。但正字的选择并不是追求简洁,相反的,康熙认为汉字应该方正饱满、四平八稳,特意选择了笔画最繁重的字。
政令始终敌不过历史潮流,简体字在民间仍然大行其道,后来以至于在正式领域也逐渐倾向简体汉字。太平天国发行的铜钱就是很好的例子。
1952年退守台湾的蒋介 石于1952年再次提出文字改革。然而因大陆推行的简化汉字运动的原因,此时台湾汉字简化方案被赋予政治颜色。遂被永久搁置,最终以不了了之而告终。
现在的简体字并不是凭空捏造的,简化汉字的目的从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就是整理异体字、简化字形,以便于学习和普及。几乎所有简化字都是古人使用过的,甚至追根溯源到最简洁字型。
如甲骨文中“网”字是个象形字,由繁体字“網”简化到“网”字,不仅不是文化的割断,反而更接汉字根源。
只有极个别的字,如“灭”是生造的,但也是基于“滅”字表意部分创造。
繁体字效率低下 蔡英文也不愿用
现港台通行的繁体汉字,正是根据清同治十三年(1874)清朝最后一版《钦定正体字》颁布。从历史角度来说,这是一种落后、且效率低下的文字。
在民进党人蔡英文的亲笔信中,可以明确的看到连片的简体字,“这”、“来”、“党”、“经”、“会”、“法”、“湾”、“问”、“应”、“还”等字并没有采用他们自己的“正体字”,原因就在于繁体字书写使用效率低下。
在这个电子科技的社会,繁体字在一定字号下,完全就是一堆黑方块,在手机上更加明显,不仅不易辨认,也影响阅读速度。
简化字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简化字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早在明朝,黄宗羲、顾炎武等学者就在著作中有意使用。而且绝大部分现代简化字与繁体字是一一对应的,用简化字排印古书不存在任何问题。简体字很多字在汉墓竹简和帛书中就出现了,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上面的那些古物也论证了的。所以,仅凭借古人书画中出现简体字,就不假思索得视其为赝品,是完全说不通的。从某种方面来说,不论是繁体字,还是简化字,都是我们民族发展史当中的产物。玩味其中的奥秘,只能够更加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国学知识和历史底蕴。其实大可不必争论哪种写法的汉字为“正统”,那种写法为“叛逆”。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才是我们彼此都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和共同心愿。(文/李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