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天津日报记者 罗文华 趁着春天将至的大好时机,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刹住书画送礼之风,给“雅贿”以震慑,还艺术以纯洁。大势所趋,多年来形成热络气场的公款笔会,恐怕也要临近尾声了。事是好事,只是对那些习惯于赶场拿红包的书画家来说,这可能不是个“好消息”。
这个春节,别有特色。用一位记者朋友的话说:不变的是浓浓年味,迎来的是新风拂面。从节前开始,各大城市往年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地方,今年却颇有几分冷寂和萧条。满载年货送礼的车辆明显减少,高档酒店人声鼎沸的喧闹景象没有如期而至,鲜花打折销售,奢侈品少有顾客。据报道,往年众多的总结会、表彰会、团拜会、联谊会、答谢会、同乡会纷纷撤单,茅台、五粮液等高档白酒悄然降价。种种迹象表明,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以后,公款消费的坚冰开始融化,社会风气显露好转端倪。对此,主流媒体及时给予热评,老百姓觉得心平气顺,连文风一贯犀利尖刻的著名杂文家朱铁志先生也说:“我们有理由为此感到谨慎地高兴。”
很多朋友欣慰之余,又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何不借此东风,遏制用公款举办书画笔会、购买书画送礼的歪风呢?
是啊,真金白银、名烟名酒、香车豪宅和有价证券的消费与馈赠,是显性的,如果属于不正当的消费与馈赠,那么风险会很大,很容易出事儿;而像以书画送礼这样的“雅贿”,其不正当性则比较隐蔽,容易躲过监控,长期潜伏下去,因此需要格外重视,认真对待。遏制这股歪风,意义不在小处。
刹住书画送礼风,首先有利于遏制腐败,净化社会风气。用公款购买书画送礼,大多不是为了公事,而是用公物办私事;用公款举办书画笔会,其作品也大都归了个人,照样是私吞公物。这些行为,本质上体现着财富与权力之间的交换,实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由此形成国有资产流失、官员腐化堕落的一条暗渠。
刹住书画送礼风,也有利于调整社会分配,使劳动报酬合理化。由于书画成为大宗礼品,在市场上十分走俏,一些书画家由此迅速致富,进而穷奢极欲,其中买豪宅、包二奶者并不鲜见。还有一些其他行业的人,见书画获利甚多,也转行加入“书画家”行列,争分一杯羹。书画炒得过热,使社会分配显得极不合理:一个四流的“商品画”画家,其收入通常要比一个一流的雅文学作家或人文学者高得多。一个三流画家,请一位著名艺术评论家为他写评论文章,所支付的报酬,对于这个画家的收入来说,往往只是九牛一毛。一位艺术评论家不禁抱怨说:“我看了一批让人恶心的文化垃圾,我本身受了那么多痛苦,区区千儿八百元就可以换回来吗?”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常说“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鸡蛋的”,这样的怪事至今依然存在,只不过变成了“搞原子弹的不如画鸡蛋的”。在市场经济时代,如果经济效益不能成为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人们就会对“知识就是力量”的立论产生怀疑,甚至感觉“知识根本没有力量”。
刹住书画送礼风,还有利于限制低劣作品流行,鼓励艺术创作,扶植优秀作品。同样是画家,“商品画”画家与真正搞创作、搞研究的画家相比,时间花费和劳动强度明显不同。前者常常是照猫画虎,妩媚甜俗,三笔两抹,草草了事,为的是多挣润笔费;而后者则需要从事像实地写生、田野考察、学术探讨这些投入巨大时间和精力的劳作,需要全心全意、扎扎实实地完成一幅作品。事情明摆着:前者很“巧”,很轻松;后者很“傻”,很辛苦。如果继续拿“商品画”大量送礼,使“商品画”画家直接变成“礼品画”画家,让他们总是腰包鼓鼓,那么无疑是对劳动价值的轻视和蔑视,这实际上是在宣扬“投机的人容易赚快钱”,对那些真正搞创作、搞研究的画家很不公平,容易损害他们提高当代艺术创作水平的积极性。
刹住书画送礼风,更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广大群众艺术鉴赏力。多年来,由于当代书画被爆炒,成为送礼的宠儿,历史上优秀的书画作品反而被冷落、被边缘化了,以致很多书画爱好者误入歧途,竟以为一些当红画家的作品比“元四家”“明四家”画得还好。在“雅贿”经济推动下,有些省市级书协领导的作品卖出了天价,甚至超过了名载中国书法史的古代杰出书法家的作品。如果任由书画市场乱象发展下去,鱼目混珠,那么在不久的将来,王羲之、顾恺之的作品恐怕连给当红书画家擦皮鞋的资格都没有了。
总之,趁着春天将至的大好时机,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刹住书画送礼之风,给“雅贿”以震慑,还艺术以纯洁。大势所趋,多年来形成热络气场的公款笔会,恐怕也要临近尾声了。事是好事,只是对那些习惯于赶场拿红包的书画家来说,这可能不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