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考证原是《渊明逸趣图》
于彭成秋而言,父亲是本读不完的书。他的画作、画稿和那些未收笔的“半成品”,如同没有讲完的故事,留下太多的悬念与不解之谜。而他,甘愿做个孜孜不倦的揭谜者,将那一个个逗号、问号一一改成句号。
先父遗作之中高士成谜
十多年前,在整理父亲遗作时,彭成秋发现了这样一幅白描手卷——卷长8米,画中高士人等数十,神态俊雅,气味清古,形象刻画极为精细,衣纹线条流畅洗练,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堪称传世佳作。这幅长篇巨制绘于海上,1932年因“淞沪战争”爆发未来得及题款作跋,更未写标题,便置于筐中,而这一放竟是几十年。
父亲的画作历来充满故事,画中之人亦必定有所出处,此画中高士究竟为何人?带着这份疑惑,彭成秋曾先后邀请几位书画友人观赏此卷,但大家在惊叹先父笔墨功力惊人之余,对画中人物出处皆浑然不知。
渐渐地,彭成秋心中的问号在圈中友人一次次的摇头回应中膨胀开来。某日,他偶然看报,不经意间见到这样一条消息,称“某日某宾馆有专家免费鉴定书画”。数天后,他在约定时间里带着白描手卷前往该宾馆,以期揭开谜底。尽管当天前来鉴定者人头攒动,宾馆一楼大厅的专家台被围得密不透风,但彭成秋还是拿着号码牌苦等了2个多小时。轮到他时,已近傍晚。他迫不及待地展开手卷,请专家过目。只听对方说:“这是一幅白描《高士图》,画的不错,白描功底很深。”话音未落,彭成秋紧接着问道:“想请教您,画中的高士为何人呢?”未料,专家静默半分,只摇着头抛出一句:“学术问题,今天不讨论。”随后便将目光转向下一位来者。彭成秋见状,只得无奈卷起画卷走出人群。
翻古书 破解渊明逸趣图
为破解“高士之谜”,彭成秋又跑到书店、书屋、书摊,翻阅了大量传统人物画册,甚至拍卖图录,但均未发现相关信息。直至2005年,谜底才渐次清晰起来。彼时,天津的“三宫”院内还是书市,彭成秋每天早晨都习惯到那里转一转。某天,他无意中在一个书摊上翻阅了一本《檀香山美术学院藏画集》,其中有一幅陈老莲画的《却馈》图,引起了他的注意。画中,陶渊明赤脚坐在榻上,摆手拒绝馈赠。虽然陈老莲画的人物体态古拙变形,线条也与先父所绘白描不同,但画中情节却使彭成秋眼前一亮,激动不已。他不禁自语“找到了!找到了!”原来,白描人物手卷中的高士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东晋浔阳人,《南史》曾为他作传。如能查阅《南史》必能破解谜团。顺藤摸瓜,彭成秋随即在书市四下找寻起《南史》来。对于旧书占主打的市场来说,寻找并不困难。最终,他在一进门的书摊上看见了一本中华书局[微博]出版的平装本《南史》。对方开价5元钱,彭成秋二话没说立即买下。
回家后,他用《南史》陶渊明传与画作对照阅读,画中所绘情节逐一得到答案。即却馈、扶醉、无酒、漉酒、抚琴、著文、嗅菊、寄力、解印、归去等十三个情节。人物情态刻画生动传神,精细入微,或沉思,或肃穆,或微笑,在须发和眉睫之间表现得意态毕具。那流畅洗练的衣纹线条和身姿神态,足具潇洒澹逸的韵味。考虑到上述内容均为陶渊明为官时的故事,故将此卷命名为《渊明逸趣图》。
2007年,《渊明逸趣图》在天津古文化街精品展厅亮相,钝夫先生笔下的陶渊明重放光彩。画中人物传神写照不禁使人拍案叫绝,受到津门父老和各界人士的赞誉。而“高士之谜”的破解,也让彭成秋深深体悟到,书画收藏是个不断求索的过程,而这恰恰又是书画收藏的情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