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后裔苏泽民的《苏东坡在江苏》谈起
江苏南京 单汝鹏
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四位诗仙苏轼(1037—1101)(前三位是曹植、李白和白居易)自号东坡居士。拜读苏轼后裔苏泽民的专著《苏东坡在江苏》,笔者获益颇丰,不禁追溯起驰名遐迩、誉满文坛的诗仙。他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22岁时,同他的弟弟苏辙随父苏洵辞别天府之国的眉山故里,踏上曲折仕途,奔赴汴京(开封)之途,中年以后竟与横跨长江中下游的江苏结下不解之缘。
我自幼酷爱北宋文学巨擘苏轼的作品。46年前,奉调入蜀,在峨眉山下、岷江之畔的眉山工作达20个春秋。朱德元帅在苏轼故居书写的“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的题词,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当地父老以乡梓出了诗仙而自豪,向我介绍毗邻的乐山大佛寺旁的苏轼少年时读书楼的趣闻逸事。苏轼夙兴夜寐,好学不倦,将用过的毛笔在洗砚池中清涤后的墨水倒入岷江,幽幽墨香引得鱼儿纷纷争食,鱼身上竟然出现点点墨斑,肉细鲜美,名曰墨鱼,乃水中珍品。
改革开放后,我调至南京,受聘于三江大学。苏东坡的后裔苏泽民教授现任三江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他1941年生于江阴市。据《新编苏氏大族谱》收录的“毗陵(常州古称)苏氏族谱”总世表记载,苏东坡有三子:迈、迨、过。苏泽民是苏轼季子苏过的第三十一世孙。他曾任江苏省机械工业厅副厅长、高级工程师,是一位机械工业管理专家。从1994年起,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广泛收集有关资料,潜心苏学研究。在大量阅读谱牒、典籍和作笔记过程中,他形成整理、编撰《苏东坡在江苏》的理念和愿望。
此书以苏东坡与江苏之缘为线索,运用翔实材料、科学考证和中肯评说,生动说明苏东坡的一生同江苏存在着千丝万缕、血肉相依的联系,特别是他置田于宜兴,终老于常州,江苏已成为苏东坡的第二故乡。
苏东坡与江苏之缘始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他35岁时第一次来到江苏,直到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农历七月二十八日于常州城内顾塘桥畔孙氏馆,他倚卧在嬾板(常州友人陆元光赠送的躺椅)上与世长辞,在66年的生命过程中,有长达30年的时间,共14次频繁往来于江苏境内。从江苏的最东面到最西面,从西北部到东南部,大江南北60多个县、州,都留下苏东坡的足迹,金陵就到过三次。这些都有史志和他的诗、词、文的佐证。他所写与江苏有关的诗约320首,词约49首,散文57篇,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苏东坡与江苏之缘还表现在他在江苏为官期间,能体贴百姓疾苦,为民请命,办了一些好事、实事,同大江南北的父老乡亲结下深厚感情。苏东坡在徐州抗洪护城,就是他最突出的政绩之一。苏东坡名篇《江城子
•
别徐州》字里行间表达了他难忘徐州人民的依恋之情。
苏轼宦海沉浮40年,颠沛流离,命运多舛,是封建社会中承受苦难最多的一位文人。但他没有畏葸消沉,而是直面人生,致力于文学艺术创作。他是散文家、诗词家、书法家、画家,挥笔不止,成就卓著,为祖国的文化宝库留下上百万字作品,仅诗词就有4000多首,“清雄”的艺术风格,与后来的豪放派大词家辛弃疾并称“苏辛词派”。
苏轼自号东坡居士,是他46岁以后开始使用的。这个别名源于他的一首七绝《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诗言志,诗贵曲。诗的内涵是不言而喻的。当时和后世的人尊称他为诗仙。苏东坡之名不胫而走,享誉中外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