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丹
上世纪30年代初,正是德国法西斯加强扩军备战,准备向欧洲发动战争的前夜,为向欧洲的德国等国家展示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1934年3月2日,苏联对外文化协会艺术部主任契尔略夫斯基等人在中国驻苏大使馆与中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吴南如商谈,约定了在苏联举办中国绘画展一事。其实徐悲鸿游历了欧洲之后,决定到苏联去,是希望能够见苏联的著名作家高尔基一面,但此时正值苏联大肃反前夕,也许是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注定了徐悲鸿先生的这次遗憾。
1933年1月,著名画家徐悲鸿应邀从上海乘船去欧洲各国举办中国画展览会,同行的还有后来成为他的妻子的蒋碧微等人。在这一年的5月10日,画展在法国巴黎的国立外国美术馆正式开幕。在此之后又去了比利时、德国、意大利等国展出。中国的这次画展震动了热爱艺术的欧洲人,于是这些国家的报刊纷纷发表评论,盛赞中国灿烂的文化。此后不久,在1934年春,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也发出邀请,准备请徐悲鸿等去莫斯科、列宁格勒(彼得堡)等著名城市举办画展,而此时英国也邀请他去伦敦展出。但这个时候,蒋碧微正迷恋于巴黎、罗马等西方城市的绮丽风光、各式各样的时装,以及令人目眩神摇的珠宝饰物。她不愿去苏联,坚持要去英国伦敦。而徐悲鸿则很想去看看列宁缔造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想乘此机会结识苏联的著名作家高尔基,徐悲鸿在心里认为,这位大文豪代表了“新思想的权威”。尽管他与蒋碧薇的意见不一致,但他还是决定去苏联。于是中国国画展览会便在莫斯科红场历史博物馆拉开帷幕,参观中国画展的人非常踊跃。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会长与苏联美术院院长都认为:苏联多次举办外国画展,以这次中国画展览的成绩为最佳。虽然画展取得了成功,但徐悲鸿的心情却快乐不起来。因为他想结识高尔基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他到苏联后,就曾写信给中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吴南如,请他务必帮忙与苏联对外文化协会联系,请求高尔基为他举办的画展的目录写一篇序文。吴南如答应相助。其实,他与徐悲鸿是苏南宜兴同乡,认真算起来还算得上亲戚。吴南如14岁入江苏省立第五中学。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法科预科,次年转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23岁毕业并获法学士学位。吴南如毕业后,在北京办过《新社会报》。1921年他作为中国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参加了华盛顿会议,身份为中国代表团谘议。1922年入美国华盛顿大学深造。1929年回国进入外交部,历任外交部秘书、国际司司长、情报司司长、驻苏联大使馆代办等职,是一位有才干的资深外交官。同时,吴南如又是一位收藏家,藏有不少欧洲名家画作。他收藏的徐悲鸿作品亦是相当多的,原因不言而明。这次徐悲鸿有求于吴,吴南如当然愿意从中帮忙,但他的努力却碰了个钉子。苏联对外文化协会以“高尔基是文学权威而非美术权威,从专家眼光看来并非所宜”为由,没有同意。吴南如据实相告,徐悲鸿不甘罢休,又去大使馆找吴南如,要求他再去商说一次,他诚恳地说:“……弟所欲求于俄方者,乃必欲得到高尔基一文,务请足下坚请之。”可是,苏联对外文化协会这回又以高尔基病重为由推辞了。令吴南如无可奈何,扫兴而返……这是徐悲鸿一生中难忘的一件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