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数万元买回假藏品
参加过本报鉴宝活动后外地号码一律不接
文/图本报记者李雪
“幸亏参加了晚报社举办的鉴宝活动,专家鉴定出我花一万多买的玉玺和《清明上河图》都是工艺品,要不然不知会被那些人骗到几时。”4月19日下午,60岁的李翠(应读者本人要求化名处理)和老伴拿着2009年在电视购物上买的彩色纪念银条、金币等来到报社,想报名参加第二届鉴宝活动让专家看真伪。
3克金币才卖50元
事情得从2009年说起,李翠和老伴退休后和儿女分开住,有天无意看到电视购物节目,原价8980元的《永驻辉煌》彩色纪念银条,秒杀价只要2500元……李翠看了有些心动,马上打电话购买。从那以后老两口经常接到来自河北、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购物电话推销。最近这段时间,每天都能接到数十个操着外地口音推销收藏品的电话。
纪念币、粮票、青铜器、字画……李翠家中的许多物品,都是从电视购物买来的。仅纪念币一项,就花去四万多元。而他们一直没跟子女说,就想着将来给孩子留下一笔财富。
去年一家电视购物节目中推销钓鱼岛纪念金币。一枚3克的金币才售50元,李翠就一下买了十枚纪念金币。记者看到这些金币用塑料纸简单塑封,5个金币为一条,金币的边缘很毛糙。
上万元买来工艺品
今年3月30日,本报邀请新疆文物总店的专家为广大收藏爱好者鉴宝。当时李翠也报了名,拿着上万元买来的玉玺和《清明上河图》来鉴宝,专家说是工艺品,当时老两口就蒙了。李翠说,《清明上河图》是2010年,一名自称是北京收藏协会工作人员的男子打来电话推销的。说是家人得了绝症等用钱,所以把祖传的宝贝拿出来换救命钱,还称可以先接到画验过货再付钱。几天后,李翠接到了从北京送来的《清明上河图》,画看起来很古旧,笔画精细像真品,就立刻交了钱。
自从参加晚报社举办的鉴宝活动后,老两口谨慎多了。“来报社之前,我还接到从北京打来的推销电话,我现在一看到外地的号码就不接电话。”李翠说。
李翠还想提醒一下周围的市民,遇见类似的事情千万不要去相信,一次也别上当。有可能一次联系之后,对方就会变换各种方式缠着你。
老年人成重点忽悠对象
乌鲁木齐收藏家协会会长海阳告诉记者,现在不少收藏品采用“异地推销、送货上门”的模式,“通过这种方式推销的收藏品,一般都是粗制滥造、高度仿真的,没什么收藏价值。就算卖的是真品,价格也高出数倍。”
他表示,自己无法鉴赏收藏品真假时,应该首选本地的品牌实体店,或委托懂相关知识并且信得过的人购买,对电话、网络、电视等渠道的推销要格外小心。
像购买收藏品之类的物品,可以先向一些懂行的人了解一下情况,这样可以避免上当受骗,其他一些东西则可以问问家里人或者熟悉新鲜事物的年轻人,这样也可以少些受骗的可能,保护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