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歌德春季艺术品拍卖将于2013年6月1日至2日在北京昆仑饭店拉开帷幕,预展时间为5月29日至31日,预展地点:昆仑饭店昆仑汇,届时这幅徐悲鸿《奔马、书法对联》将在此次春拍中亮相。
自古画马名家辈出,如唐之韩干、宋之李公麟、元之赵孟俯,诸家画马作品名震当朝,虽面目各异,却一脉相承。至清之西人朗世宁画马独以形取胜,而神韵不足。自近代悲鸿大师画马面世,真可谓:“一洗万古凡马空”。
徐悲鸿画马之所以能前无古人,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与他的天赋、勤奋、思想是分不开的。悲鸿早年在传统书法绘画上有深厚基础,后来又对西方绘画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性的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正如石涛所云“笔墨当随时代”。故悲鸿先生笔下的骏马,活力充沛,雄强彪悍,骏瘦劲健,驰骋四野,无疆不羁,栩栩如生。使观者能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力。直到今人提到画马,首先想到的就是悲鸿大师。
悲鸿大师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次举办画展,抗日赈灾。他作为优秀的艺术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民族做出贡献,赢得了国内同胞和海外侨胞的钦佩和拥戴。本幅创作于1941年抗日战争期间,亦是这一年徐悲鸿的父亲去世。面对国仇家恨徐悲鸿只能化悲愤为力量。本幅中奔马雄健昂扬,四蹄飞腾,犹如蓄势待发的箭,表现出了马的内在气质和作者的民族精神,而表现民族精神是徐悲鸿《奔马图》创作于世的首要原因。图中以奔马的激扬的形态,暗喻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充满了激励人心的感召力。徐悲鸿笔下的马大都不绘鞍蹬,写尽其骠悍强劲的野性,绝无驯服之态。此画可称得上是难得之精品,其精妙之处,笔笔不苟,正可谓是“挥毫可范下笔成珍”,如马之双耳及眼睛,用墨各只有一笔,精准之极,无出其右。而双耳两笔,各穷其妙:左耳略横,加之鬃毛留空,体现出其对造型的理解有着似“庖丁解牛”般的超强的绘画能力;右耳一笔点成,而意到笔足。最精彩之处则为马之左眼,以半笔抵万笔,神韵已臻妙境。鬃毛及尾部的挥写虽寥寥数笔,但老辣雄浑、力能扛鼎。四腿及蹄冠,用墨凝重,入木三分,结构清楚,面面俱到。
本幅《奔马图》的用笔上笔意通达,一气呵成,出于天然,其用墨清润,墨彩浑然,形神俱佳,气韵雄健。墨色浓淡层次分明,虚实相间,尽其灵而足其神。仿佛奔马从纸上跃然而出,嘶鸣着投入战斗之中。所画之笔,恰到好处,在此深厚的基本功上更加深刻的体现出其笔墨的雄健恣肆,力透纸背,且达到了“落笔如飞,神在个中”的艺术效果,实为一副难觅之精品、神品、逸品。整幅画面墨色苍润,丰富浑逸,行笔沉稳厚重、健挺遒劲、造型严谨完美,气韵臻乎妙境,观者心旷神怡。笔墨精湛无一败处,冠绝千古。正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任何角度来评价此画,正如悲鸿大师当年对自己作品的品评:“这是一幅精品”。
对联出版:《现代书画投资·徐悲鸿卷》P149,北京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