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鉴定,龙文区在筹建博物馆收集石刻文物过程中,发现的一方“沧瀛楼”青石匾额是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所题的。
日前,记者在该馆前草地上见到这方石匾。该匾长150厘米,宽53厘米,厚12厘米。匾阳刻“沧瀛楼”三个大字,饱满凝重、逸兴酣畅。纪年“戊子年秋月”,落款疑似“瑞图”的字样及一枚印章。漳州市文博研究馆员陈立群先生辨读为“瑞图”,但未敢妄断,遂请漳州市图书馆馆长张大伟帮助检索“沧瀛楼”相关史料,并将匾额照片传到北京故宫博物院请专家鉴定。结果显示,题刻者落款确系“瑞图”无误,而张馆长回应:漳州地区林林总总的名楼中尚未发现以“沧瀛楼”为名,自然不见张瑞图为“沧瀛楼”题名的记载。
经专家分析认为,“沧瀛楼”可能是漳州地区明代中后期一座临水而筑的土楼或大楼,楼主与张瑞图可能有着密切关系,但仍需要深入调查研究。张瑞图题字匾额的发现,向我们一展明代书家张瑞图的艺术风采,并为古代书法艺术的研究与借鉴,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实物资料。
(通讯员 华俐 少辉 钦良 记者 晓琪 文/图)
小知识
张瑞图(1570-1644)
明代官员、书画家,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果亭山人等,晋江二十七都霞行乡人(今青阳镇莲屿下行)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第三(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以礼部尚书入阁,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他以擅书名世,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钟繇、王羲之之外另辟蹊径,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有“南张北董”之号;又擅山水画,效法元代黄公望,苍劲有力,作品传世极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