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师书法教学应该以毛笔字为教学重点,毛笔字学好了,钢笔字和粉笔字也就不难写了。所以,多年来,在中师书法教学中,我一直重视学生毛笔字的教学与提高。
由于师范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学习书法,所以绝大多数的学生刚入师范时,书法的基础都很差。基于这个原因,我把书法的教学目标,定在楷书方面。因为,楷书是一种即适合初学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的书体。学生通过师范二年(大纲规定)的学习,要求在楷书上达到一定的基础。在这个目标下,适当穿插硬笔书法的训练。几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近年来,师范生由三年制转为五年制。我开始试着在3、4年纪中开设行书课。通过教学,使我认识到,对师范生进行行书教学的重要性,从中也摸索到了行书教学中一套较为有效的方法。现略述如下:
一、扫清学习障碍,端正学习方法。书法的学习,最重要的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方法,二是用功,三是悟性,其中,方法得当,尤为重要。方法得当了,用功也才会有效,悟性也才会慢慢提高。刚开始时,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行书的认识以及学习存在严重的误区,有的学生怕写行书,有畏难情绪。有的学生则简单地把写行书误解为把字写的快些,随便些就是行书了。于是我就对他们讲行书的一些基础知识,行书的书法史,行书的一般学习方法等等,使他们对行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以扫清学习障碍,端正学习方法。
二、选择合适的碑帖,从临摹起步。学习方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临摹古人的法帖。行书也不例外。怎样选择行书的碑帖?我认为,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1、选择既经典又适合打基础的优秀碑帖;如王羲之的《圣教序》、《兰亭序》;颜真卿的《争座位帖》、《祭侄稿》;李邕的《岳山麓寺碑》;米芾的《苕溪诗帖》、《素蜀帖》等等。
2、选择适合自己个性或自己所学楷书有关系的碑帖。如楷书学颜真卿的,行书可学颜真卿的。此外,字帖的版本选择也很重要,一个好的清晰的碑帖往往会给书法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字帖一旦选定,就不可任意更改。必须先学好一种书体。方可选择学习其他书体。
三、从临摹走向创作。书法学习的全过程也即从入帖到出帖、从临摹到创作的过程。临摹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对临、背临,意临,这对师范生一般不作要求。也可以用仿作或集字创作代替之。通过这样一番系统的行书学习之后,学生不但可以在行书上打下基础,而且也可以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篆隶及其他书体,使他们对书法的了解更加全面、认识更加深入。加之各种书体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起书法的基本功也就更加扎实,这也为他们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着重掌握行书的基本技法。过去,人们大多以为“楷书是行书的基础”,楷书学好了行书也就有基础了。这话只对了一半。其实,“楷书有楷书的基础,行草有行草的基础,篆隶有篆隶的基础。”能够写楷书,不一定会写行书。行书有行书的基本技法,它同样包涵运笔、结构、章法等方面。学习行书也必须通过对某一家碑帖的临摹,来掌握其基本点画的写法以及运笔特征、结构方法及结构特征、章法和用墨等等。这一环节也是教学的重点环节。所花的课时也最多。教师必须通过详尽的讲解,逐一解决行书中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