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拟将中小学书法教育发展现状中四方面不利因素略作新的思考,以期为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发展尽些绵薄之力。
一、书法的教育和传播出现了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书法集中地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从本质上讲书法的延续也是中华民族延续的一种方式,而书法的延续往往是通过一代代地传授与学习得以实现的,中小学生又是接受这种传授的主要对象。但由于种种原因,现代社会的滚滚车轮大有毫不留情地将这古老的艺术甩掉的来势,社会和家庭又因书法的实用性逐渐失去而淡化了对它的热情,书法慢慢变成一种可学和不可学的摆设。作为有责任感的有志之士,从书法这古老的文化之中品足了其中的情韵,深刻感受到它作为一种极为优秀的文化,对人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的极大裨益。一方面他们感到了书法的生存与发展的危机,另一方面他们又将毕生所学,倾心之诚,孜孜不倦地教育出一批又一批书法人才。
当代的中小学生是幸福的、受宠的,同时又是不堪重负的一-代。现代家庭基本上都是三口之家,在人数上已减到极至,但其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都丝毫没有减损,作为完成传递父辈意志的小孩,别无选择地承受原来两个或两个以上子辈人的责任,父母望子成龙的欲望便更加急切。为了早日成功,惟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学习,加倍地学习,课外、课内、奥数、英语……在一种极强目的性、实用性支配下去学习,可见其辛苦程度。同时独生子女受到父辈的爱护和宠护也加倍增长,从客观上增加了孩子的依赖性,减弱独立性,对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并非完全有利。
面对这样一个现状,有志之士都在思考一种协调方法,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能走上一个健康的轨道。学习书法就是这种有效途径中的一种,通过事实证明,接受书法教育的学生能获得一种极强的协调和自控能力,为学习其他学科,培养其他技能打好一个良好基础。
二、写字与书法的矛盾趋子尖锐
写字与书法是两个有本质区别的概念。写字的目的是交流信息,重实用性,书法的目的是为了创作,抒情和欣赏,重艺术性,写字力求以最短时间和较少精力尽快达到目标,书法则需要以毕生的精力来探索,目标也无止境。但写字和书法又是这样的密不可分。书法必须是写字,如果不是写字,而去写(画)其它玩艺,又何必叫书法;而写字则为书法充当了由实用美向艺术美过渡的桥梁,但写字却不是书法。
如果把书法看作是单一的艺术教育,只能在高等院校中行得通,而在中小学教育中、实用是个必不可少的教学动力,“字写得好”的诱惑,对每个中小学生都会产生积极学习的动力。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实用色彩很浓。教育部门将写字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一项内容,但人们还是把写字多称为“书法”,这种含糊不仅造成认识上的差异,而且在实践中也遇到了麻烦。写字的三个基本要求——规范、端正、清楚,实行上与作为艺术的书法是不无冲突的。艺术最看重的是个性、风格,书法中的许多书体与端正决不相容,即使是楷书,太强调端正,也就没有了生气。清朝的“馆阁体”被书法忌讳,就是一个例子。书法追求的是用墨、用笔、结体等丰富的变化,而一丰富当然也就无法“清楚”了。实际中写字与书法间会遭遇许多困惑:写字好的:芍乏生,甚至指导写字有突出成效的老师,很少能在书法展上入选,而全国书法展的优秀作者,按照他们的观念教学,也大多难以得到教育部门的首肯。长期维持写字规范、端正、清楚的要求,艺术灵性难免受到压抑,而㈠在相当程度上,以后当书法家是没有希望的。
三、中小学书法教育大半卷入庳展教育之中。
有人宣称,当代书法创作是以展览为中心的创作。的确,展览作为一种连结社会作品与书法家的一个中间环节,在无形地改变着传统书法创作的理念和规范,为培养和造就这种速成展厅“书法家”的强大后备军,应展式书法教育如雨后春笋,小学书法教育也大半被卷入应展教育之中,这真是当代书法教育的悲哀!书法教育几乎变成了无实际内容的形式空壳。当前的书法教育必须从应展教育转向美育性质的素质教育。
在当今许多书法展赛上,直接模仿套用的现象随处可见,不少施教者认为,只要学生形、神毕肖地临摹好这些作品,就是具有了基本功力,就能人展获奖,并为以后在书法上的发展做好了重要准备。
教学实践证明,临摹能力的强化确实可以使学生在技巧层面和观察力培养方面有所收获,但问题的症结偏偏是大部分教师过分片面夸大表面形式准确临摹的功效,忽略隐含在法帖形式之内的学生多方面能力与素质的综合渗透。
中小学书法教学应该是通过培养学生具有书法所需的多种能力(包括观察、感受力、记忆力、表现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和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素质(主要是经过有选择后提取的有关技法论述),从而,既为学生在日后的书法学习研究的发展中奠定良好基础,又使一些将要从事其他研究与工作的学生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与陶冶。
在这种教学观念支配下,施教者在帮助学生认真分析与把握法帖形、神特色的同时,还要注重书法能力与理论素质的培养。教学实践证明,随着学生相关能力与素质的逐步提高,无论是临习法帖还是初步创作,多数学生都能较快切入主题及把握主动性,并由此增强自信心并显示出发展的“后劲”,即使在书法上将是“业余爱好”,运用以上所培养出的某种书法能力与相关素质,亦可促进对其他知识的学习及运用。
四、中小学书法教学模式僵化,进入历史惯性怪圈。随着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一些艺术学科的基础教学,均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与改革,其成就之大,影响之广均前所未有,相比之下,中小学书法基础教学,则多陈陈相因,步履迟缓,已明显暴露出自身存在的弊端,尤其是教学实践过程中,带有浓重的古典式、私塾式的结构散漫、师徒相授的经验教育色彩,处在一个历史的惯性怪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