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古代并没有“国画”,而流行于明清之际的卷轴文人画只是三千年“中国绘画”的一小段截面。将这种绘画放入西方艺术理论认知模式——即“写实派”“融合派”甚至“传统派”的作法——而称之为“国画”,进而充当某种意义上的“国粹”,只是20世纪以来的事情。本文通过对20世纪前期“国画”概念形成过程的考察,试图呈现20世纪中受西方艺术观念冲击下中国传统艺术所承受的挤压和肢解,从而揭示“国画”这种被“发明”的“传统”与古代文明本原之间断裂的深度。
[关键词]“国画”;中国绘画;传统的发明;退一步进两步
问题的提出
当代高等美术教育的格局是以画种分类的。就“造型艺术”(Fine-art)部类而言,大体可分为“油画”“壁画”“版画”等等,而在中国,这个体系中还包括了“国画”(guohua)。如果按照《辞海·艺术分册》的解释,“国画”是“中国画”(Chinese Painting)的简称 ,那么,至少有这样两个追问是引起我们兴趣的:其一、相对于以材料为区分的其它画种,有此一以民族国家命名之例外,这种从形式逻辑上讲不通的学科分类体系形成于何时?为何在中国的美术界沿用多年没有改变?其二、如果是简称,那么,为何不取“西洋画”简称为“西画”之理将“中国画”简称为“中画”?“国画”何时成为同“中国画”等值的概念?“国画”之“国”是否与“国歌”、“国花”等等之“国”同意?“国画”是如何上升为“民族的”和“国家的”文化代表的?这种关联何时建立?“国画”的含义在这样的建立之中发生了哪些转化?
一、被发明的传统:“国画”在20世纪的诞生
水天中在《“中国画”名称的产生和变化》一文中指出,“把我们民族的绘画叫做‘中国画’,是近百年内才出现的事。” 其实这是不准确的。至少在明末,随着传教士将油画艺术带到中国之后,将这种“西洋画”与本土的中国绘画(被称为“吾国画”、“中国之画”、“中国画”等)对应比较的风气,就在中原大地上悄然兴起了。如明末姜绍书《无声诗史》中对中西绘画进行的简单的比较,惊叹于西洋绘画的严谨的造型,称“中国画工无由措手”;崇祯八年(1635)年,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亦称此为“中国画绘事所不及”。这种简单的类比直到20世纪初的各类笔记、文献中依然比比皆是,“中国画”的称谓也逐渐被普遍接受。然而,这时的“中国画”从概念的外延上依然比后来的“国画”要大的多,可以认为基本上就是用来指代中国历代绘画的一个总称。蔡元培1918年4月15日在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开学式上的演说中明确指出:“中国画与书法为缘,西洋画与雕刻为缘。” 尽管有一种附和“中西二分”的对比之风尚的嫌疑,但可以认为,如此体系性的认识是建筑于对中国绘画史的总体面貌的把握和理解之上的。但根据笔者的调研,直到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之前,没有任何资料支持“国画”这一概念已产生或应用。
1、1919年:“国画”的第一次诞生
历史的转折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这一年,一场关于“整理国故”的运动的争论肇始于思想氛围活跃的北京大学。 一时间,在“保存国粹”“发扬国光”等等对这场运动庸俗化的曲解 之下,“国”字风靡一时,许多“中国有,外国没有”的东西,被创造性地与“国”字这个定语联系到了一起。国乐、国医、国菜等等概念相继问世,肩负着民族国家文化复兴使命的“国画”概念也在这一阶段应运而生。如1923年成立的广东癸亥合作社(1925年改称国画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国画,振兴美术”,1926年苏州成立“国画学社”等等,都是比较早的“国画”的记载。尽管遗憾的是我们已无法追查到“国画”概念的始作俑者,但根据当时著名的文人何炳松、郑振铎等人对这样一种“言必称‘国’”的社会风气的记载,我们可以不难看到“国画”概念产生的必然、盲目与急切。如1923年1月顾实指出:“迩来国家观念普及于人,……种种冠以“国”字之一类名词,复触目皆是。” 而1923年癸亥合作社的立案呈文中更是明确宣告:“国画关系一国之文化,与山川人物、历史风俗,同为表示一国特性之征。” 可见,“国画”概念产生的背后动力也是“国家观念”的普及。在强劲的西风吹袭之下,“Painting”终于在中国的传统之中找到了它的被制造出来的对应物,从而,“国画”这一概念初次诞生了。
二、“国画”不“国”:“国画”在当代意味着什么?
在解答了“国画”的起源问题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国画”的当代意义。如上所述,中国古代的绘画,并没有“国画”这样一个统一的名称,随着一个世纪以前西方艺术思潮的涌入,中国绘画中的一部分才与“国画”建立的关联。在百年来强劲的西风吹袭之下,无论从观念技法还是文化特征上,“国画”与中国传统的绘画都已经相去甚远,在当代文化和艺术体制中,“国画”无疑被人为地创造出了许多附加的意义,“国画”所代表的“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偏离了传统本身。我们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国画”概念的产生,对于传统的中国绘画意味着什么样的命运?
考察“国画”一词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应用,“国画”至少被赋予了以下几种并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史范畴的意义。
首先,“国画”意味着一门“艺术”。中国的传统绘画既然成为了“Painting”,这就意味着,“国画”与以“油画”为代表的各种西方绘画拥有了同级的“艺术”身份(“造型艺术”),从而在现代艺术教育的专业设置、艺术展览的展区分布、艺术品市场机制等等艺术体制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然而,现代艺术体制的话语权正在西方的操控之中,成为了“艺术”的“国画”若要参与其中,必须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西方艺术的评判标准和理论范畴对其自身所代表的绘画形式进行全盘的清算。这样,“造型”、“线条”、“色调”、“比例”等等西方术语被强行地与中国绘画建立了关联,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缺乏对应物的范畴则被启蒙心切的先贤们“强为之名”,于是,“散点透视”“意笔造型”之类不伦不类的术语应运而生,而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些独有的审美范畴和品评标准,在“Painting”的制约之下几近消亡。在这样的价值标准之下,留法的学生徐悲鸿惊呼“(中国绘画)以高下数量计,逊日本五六十倍,逊法一二百倍。” 从而提出了区别于谢赫《画品》之“六法”的“新七法”。
三、退一步进两步:拯救“中国绘画”的本来面目
在我们对20世纪的美术史作了一遍匆忙的巡礼之后,可以看出20世纪里,“国画”是如何一步步地从“中国传统绘画”走向当今文化语境中所使用的这番意义上来的。国画经历了20世纪的三次诞生之后,其所附载的西方的、政治的意义已经与其本意有了很大的隔阂,从而成为又一个在20世纪中的被假定、被发明出来的“传统”。
我们作这样的追溯的目的,是为了悬置在西方概念和政治话语的裹挟中“国画”被附加的种种不属于传统文化系统自身的含义,从而在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中保守出一种古代文明的本来面目。正如刘东所指出的,“作为古人之精神外化物的古代文明在历史上拥有过并不依赖于我们的阅读活动的独立文本结构,而且这种文本结构对于古人来说也具有过并不依赖于我们的理解活动的特定意义。” “倘若我们不能透过古人本有的价值观念去观察过去的历史行程,则我们对他们的了解就终究不可能比外星人对我们的了解更多。”
这便是由刘东首先提出的一种“退一步,进两步”的文化研究方法,也是在中国现代性独有的问题情境中对于福柯“知识考古学”的创造性的发挥。“退一步”并不是文化上的原教旨主义,其目的在于退回到文明自身受到外来冲击之前的本来样态,清除西方或权力话语霸权以双语对等或民族文化的藉口附着在传统文明上的层层粉饰,试图用此一文明形态内部的范畴表去审视文明本身,通过学术史的清算呈现出一个深受西方冲击的时代中“被发明的传统”的背后实际所包含的权力机制,并通过质疑其对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知识的合法性质疑这种机制在古代文明和20世纪的“传统”之间所建立的关联。在这样的基础上,“进两步”即紧接着进入到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保守出文明传承与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进而发现此一文明在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与知识格局中的应然面目,或者,在一定的范围与限制中完成所谓“创造性的转化” 。经历了“进两步”之后的“传统”才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自足的传承,而不至于像当今“国画”的发展这样失去其文化本根。这种文化史研究方法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清醒地看到20世纪中在“传统”的名义下人们用西方的、政治的标准对与传统文明的价值系统本身作了何等大的歪曲,并且可悲的是这样种种“发明的传统”在当今已约定俗成的成为传统合法的继承者和代言人,并在某种意义上拥有了当代知识体系和国际交往中的新式话语权。
结语
20世纪里,中国传统绘画可谓命运多舛。在经历了来自于西方和政治的重重逼迫之后,一种被创造出的艺术样式“国画”逐渐占据了已经远离了传统的当代中国美术界内外人士心目中的“传统文明”的地位。这种危险和围绕着这种危险的重重争论在整个20世纪中一直存在。在“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之类苏联经验统治下的美术院校里面,以潘天寿为代表的传统派画家担心中国绘画本体的失落的呼声也是极其微弱的,最终也没能改变当今美术院校通过素描考试招收“国画系”学生的现状。1966年,毕生为“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而奔走呼号的潘天寿含冤去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壮志未酬的缺憾。而事实上,尽管有“传统派”与“革新派”(后者以徐悲鸿为代表)之分别,20世纪的“国画”家无一例外的被纳入了作为“艺术”的“国画”这种再生的样式,而这种在西方艺术中心话语霸权和政治压力双重压迫之下所形成的绘画范式,已经与新中国进行了坚硬顽固的焊接。在今天,当艺术体制里的“国画”家们企图在借“新文人”之名试图继续构造虚假的“传统”,难免让人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远离了母体的饥渴与焦虑。而此时,“国画”在国朝内外作为“传统国粹”和“中国文化”之代表一类的悲喜剧仍在不断上演。
[参考文献]
1、《20世纪中国画——“传统的延续和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2、林木:《20世纪中国画研究(现代部分)》,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
3、何怀硕(主编):《近代中国美术论集》,第1集,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1
4、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北京:三联书店,2003
5、刘东:《刘东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水天中:〈“中国画”名称的产生和变化〉,同作者《穿越四季》,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7、刘东:〈悲剧在中国的诞生〉,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栏目讲演稿,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