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在中国书画创作中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书画创作的材料,而且对一些书画新技法的产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的宣纸制作一直采用手工作坊式的方法,近现代以来,其生产不可避免地受到工业化的冲击,宣纸的质量明显下降。宣纸质量的下降又反过来影响到书画的创作。为此,我刊和宣城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了“宣纸与中国书画艺术论坛”,就恢复并发展宣纸的传统生产工艺、制造技术,宣纸与中国书画的关系,宣纸产业的发展前景等论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钱沙泉(宣城市副市长):宣纸的制作是一种古老的技艺,怎么能同时做到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又与时俱进,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宣纸制造业要有生命力、要发展,必须做到传承技艺和与时俱进。如果我们只做很简单的、少量的技艺传承,那么宣纸的发展是很难的。最近我访问日本,发现日本人以纸为媒介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建立了纸的博物馆,里面展示了一千多种纸,很多纸与日常生活、跟现代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包括纸的工艺品、纸的服装等等。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各种不同层次人群的不同需求,制造出不同种类的宣纸;第二,日本还有一个纸的研究中心,是政府出钱建造的,任何一个造纸厂到这里做纸的鉴定,都不需要花钱,它就是专门为纸厂服务的。
范瓦夏(宣城市书画院院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书写工具的迅猛发展,宣纸的实用性大大“缩水”。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宣纸产业还存在诸多具体的问题:一是原料供应越来越紧张,品质难以保证。宣纸的生产原料主要是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经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这两种原料的供应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尤其是沙田稻草,优质的沙田稻草应为老品种---红壳稻草,但受产量影响,农民不愿种而改种杂交稻。而实践证明,杂交稻稻草本身质量远不如老品种。以这种稻草为原料生产的宣纸不仅工艺难控制,而且影响宣纸质量;二是专业技师后继无人,传统工艺存在失传的危机。由于宣纸生产工序多,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现在人多数不愿从事这种职业,不仅招工难,而且现有的技术人员也不稳定,时有人才流失现象发生。更让人担心的是,宣纸生产技术直到目前仍是老师带徒弟的传授方式,师徒之间靠的是“口传心授”、“心领神会”,徒弟要有“悟性”,学习时间长、效率低,如一个熟练的捞纸工需要学习两年的时间方能胜任,这不仅导致很多学徒半途而废,而且使得很多传统工艺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逐步变样、湮灭。三是大打价格战。据了解,红星宣纸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市场上,价格就卖到每刀70美元,而现在仅卖40美元左右。其原因就是国内宣纸生产企业大打价格战,更可惜的是,日本人把宣纸买回去重新打浆,改造成高档“和纸”,宣纸在那里竟然沦为造纸原料。四是市场混乱,恶性竞争屡禁不止。从市场上看,宣纸的主体市场在日、韩,在那里既受到他们国内“和纸”、“韩纸”的冲击,又受到台湾“菠萝纸”的冲击;而国内的新兴市场,则又受到浙江富阳、四川夹江、云南腾冲等冒充宣纸的书画纸的冲击;从行业内部来看,泾县一些宣纸厂既生产宣纸又生产书画纸,受利益驱使,时有拿书画纸冒充宣纸出售,或经销商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五是宣纸的价格远不能体现它的价值。宣纸是联合国颁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泾县是全世界唯一能生产正宗宣纸的地方,但全泾县整个宣纸行业所贡献的GDP,却从未突破县GDP总额的10%。有人认为:“以‘红星’今天的知名度,每年只做几千万元的纸,是品牌浪费。”这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市场混乱。市场混乱,鱼目混珠必然导致宣纸价格下降;市场价格下降必然导致企业利润空间小;企业利润少必然靠压低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成本求生存;原材料价格低,没有比较优势,农民必然少种,甚至不种,原材料必然存在危机;劳动力价格低,无人学习,必然导致生产技术工人难找。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裴士戎(著名画家):从绘画的角度来讲,对于一个画家来说,一张好纸,往往能画出一幅好画,李可染先生画画有时从一刀宣纸里仅挑选出一、二张使用,为造好“师牛堂纸”,还亲自到泾县宣华厂订制,并与宣纸厂厂长“有近二十余封书信往来,商讨对纸的要求”。可见好纸对一个画家的重要程度。千百年来,宣纸都是手工作坊式生产。随着宣纸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其质量日益下滑,甚至一度到了极其糟糕的地步。同样叫宣纸,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问题包括很多方面:有水源问题、季节问题、造纸原材料的问题,也有造纸方法的问题,其中更重要的是对造纸原料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的漂白加工方法问题。在传统宣纸的制造工艺中,质的差别并不大,只是在“润墨”的好坏程度上有所不同,也就是书画家所说的宣纸好用不好用的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宣纸的制作工艺有了根本改变,那就是规模化生产中化学漂白剂的使用,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强化漂白剂的使用,使宣纸的质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传统造纸漂白一般需用10到13个月时间才能将青檀皮缓慢漂白,而强化漂白剂却只需要两、三个小时就完成了,并且所生产的纸比传统漂白手法所生产的纸要白很多。用强化漂白剂生产宣纸速度快,效率高,产量大,适合大规模生产,但却对纸的质量造成了极大破坏。比如,纸的拉力降低,保存时间必然大大缩短。1986年以后生产的宣纸,纤维比以往打的更短、漂的更白,加上管理存在的问题,漂洗不干净,化学残留物质还会继续在纸中起到腐蚀作用,所谓“千年寿纸”从此成了一句空话。加之其他因素,我们今天书画家的作品可能在二百年后就不复存在了。我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习画,从小养成了用宣纸的习惯,几十年来常感觉没有好纸用,为了弄清纸不好用的原因,就来到老家皖南,在宣纸厂一边画画一边研究宣纸生产存在的问题。原因弄清后,最终遇到了古法宣纸制造者的后人,在他所掌握的古法造纸技术基础上,我们共同商量研究,最终造出了一批较为适合我使用的纸,如果在制造宣纸的时候能有更清澈的水源,纸的润墨效果还会有更大提高,相信这种方法会为更多画家们提供高质量的宣纸。
高登榜(宣城市市委书记):“宣纸”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学者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古时好塌画,十得七八,不失神采笔踪。”《旧唐书》曾记载,唐天宝二年,各郡贡品中有“宣城郡船载……纸、笔、黄连等物”。从以上记载来看,宣纸的历史至迟可以追溯到唐代,并在唐代即被列为贡品。宣纸最早就是产自宣城泾县,其生产和发展由于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不同也历经了各种不同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后,宣城泾县的宣纸产业发展很快,到80年代宣纸厂家已发展到四、五十家。1995年,泾县被中国农学会授予“中国宣纸之乡”称号。2002年,泾县又被国家批准为“宣纸原产地域”。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现在生产、使用的宣纸质量却远远不如元代以前的纸,元代以前的纸纯粹是皮纸,不加棉料,现在造纸用漂白粉、烧碱也是不对的,历史上宣纸的制造是不用漂白粉、不用烧碱的。现在的做法始于90年代末期,彼时中国刚刚跟日本开始邦交,当时中国组织了一个造纸考察团到日本参观,发现日本人用烧碱、漂白粉制作宣纸效果很好,就把这种方法引进来。但事实上,中国古代制造宣纸时使用的是土碱。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古代宣纸和现在宣纸在制作工艺上的差别是很明显的。为了进一步扩大宣纸的影响力,我们想从以下三个方向努力:
第一,通过扩充产品生产线来增加产值,做到产品的多元化、系列化。如向精品书画纸、宣纸加工的艺术品方向拓展。
第二,提升宣纸的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以高端文化产品的形象跻身奥运会、世博会,以吸引著名书画家定制产品。
第三,通过拓展延伸产业链增值,向相关产业拓展延伸,形成工艺美术制品、徽派农林特产、徽菜餐饮、徽派园林建筑、影视制作、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六大产业板块,积极构建现代徽派文化产业。
朱恩三(宣城市文房四宝协会会长):宣纸的生产已有千百年的历史,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我们现在能不能用一个现代的、科学的、量化的方法真正做到通行的标准化生产。比如说稻草的纤维和檀皮的纤维如何搭配最理想?漂白的残留物质究竟有多少?等等。现在对宣纸的评价通常只是用文学的语言去描述它,大多数情况下一些书画家是把自己的感观、感想、感觉作为评价宣纸的标准,没有一个规范的、数字化的、量化的标准,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个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那么问题就解决了。我们如果建一个国家级的文房四宝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那么经过这个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出来的产品,明码标价,把宣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这些标准都打上去,使消费者能够看到,按自己的消费水平去消费。现在就是缺少这样的一个权威机构能够把产品检测出来以后明码标价,哪种宣纸应该是什么样的价格,现在还缺少一个区分的标准。宣纸产业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还可以开发出许多新的产品,可以包括现代的印刷用纸、打印用纸,也就是说宣纸生产的内部结构、内涵,可以做一些改变,就能够适用于不同的用途。这些做法不是盲目地改变,要通过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把它的纤维含量、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通过科学的手段把它规范下来。
周祥林(著名书画家):如果没有宣纸,中国的文化将会有很大一部分都不存在,这说明了宣纸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中国古代的书画家用纸都很讲究,比如米芾,为一张好纸,他能够彻夜不眠。再如石涛,石涛专门有一封信说他有一刀好纸,问别人要不要?如果别人不要,自己就买下来。关于赵孟頫也有类似的记载。中国传统宣纸的制造需要经过很多工艺,而且在造完以后、使用之前也要经过加工,比如王羲之用的麻纸和蚕茧纸,当然和宣纸不一样,但是也要加工之后再拿来使用。相信这种加工并不影响它的使用效果,也就是说本来意义上的生纸和熟纸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这种生纸和熟纸的概念。宋代的李成有一张手卷,至少晕染了二十遍,一层一层的,从浓到淡。可以看出当时这种晕染遍数是非常多的,但是这种东西后来流失了,就造成了明代以后的宣纸会一下子晕开来,没有了那种慢慢晕染的感觉。宣纸不仅跟书画有关系,其实它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中国古代读书人特别会享受,他拿一本宣纸印制的书,可以躺着读也可以坐着读。宣纸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得很优雅,使用宣纸也是对生活质量的一种提升。中国文化如果没有宣纸其实是特别可悲的一件事情。我们在提倡物质文明的时候,决不能放弃这种生活方式,一讲到中国人都是勤劳、简朴、善良、坚韧,但是中国还有很多人生活的很精致、很高贵、很典雅,这种东西为什么要丢失呢?我们不应该丢失。中国宣纸里面还包含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它的那种韧劲特别像儒家的思想,但是当墨滴到宣纸上自由自在的晕染,又特别像庄子那种自由洒脱的感觉。而且好的宣纸,看了以后,你会感觉就是你的朋友,和它很亲切,所以它具有佛家和善的品质。儒释道的思想在宣纸上都能得到具体的体现。这些东西不能丢,反而应该努力把它上升到一种高度。
张世刚(著名书画家):作为书画家每年我都会买一批宣纸,而且是大批量地购买,但是很少能购买到使自己满意的宣纸。虽然这么多年经常看宣纸、用宣纸,也经常跟这些卖纸的、做纸的人打交道,但是对宣纸的理解很不到位。这次到宣城来,也没有找到一个真正由政府监管检测的一个很大、很规范的宣纸集散地、集散市场,但我一直有这么一个愿望,就是宣城市委、市政府能不能关注一下宣纸,这件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我觉得政府完全可以能把它做得很好。所以我提出两点建议,一个是发挥政府的力量,调动一切技术的资源,去挖掘、开发宣纸的传统技术、传统工艺;第二个就是希望把宣纸的各种技术指标明确的、量化的标出来,避免在市场上或者在书画家那里造成一种混乱的现象。另外,希望市委、市政府能够通过多种渠道,用各种方法、手段,对宣纸的技术、质量以及其他各项指标,做出明确的说明和解释。
张智重(著名书法家):宣纸可以成为文化艺术的载体,自从唐代开始制造宣纸以来,宣纸便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由于宣纸有“纸寿千年”的性能,所以古代很多的历史资料都因此而得以保存。古往今来,有太多的艺术家依靠宣纸的独特性能创作出了一件又一件与众不同的作品。其实在新闻出版领域,宣纸更是大有可为,最近我看了一则报道,说宣纸成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印制珍藏书画作品的专用纸,其实不仅仅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在世界各地很多重要的印刷载体,也已经采用了宣纸,就是因为它有“纸寿千年”的独特性能。类似的方法还应该有很多,宣纸可以被广泛地运用到很多领域。比如,宣纸还能够运用到旅游休闲服务行业,以之可以吸引很多人来宣城观光旅游,让人了解宣纸的制造工艺流程,甚至还可在全国各地开设各种各样的小的造纸作坊,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其中,尤其是年轻一代,让他们知道造一张纸确实是不容易的,要珍惜、爱惜宣纸,这样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同时还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宣纸作为文化产品还可以涉及到广告、会展、设计等专业领域,这些方面都可以用到宣纸,能产生与其他载体不同的效果。但是现在对宣纸的宣传还很不够,可以通过电视、电影、广播、互联网、出版物这些媒体广泛宣传,以提升宣纸的知名度,从而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曹移程(宣和坊古法宣纸厂厂长):我是一个农民,世代生活在宣纸原产地小岭山上,祖辈们的造纸技术,到了今天几乎就要失传了,画家们没有好纸用(更重要的是画家们还不知道今天的纸能保存多久),作为做宣纸人的后代,心里不免为之难过,如果传统造纸技术真的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失传了,那真是有罪于古人,也有罪于后世子孙。作为小岭人,我对今天所生产的宣纸很清楚它所存在的问题:不耐保存。用这种宣纸画家们画出来的画缺少韵味和层次,没有光泽感甚至还会发灰。在传统的造纸工艺中,檀皮经过长达10个月的反复自然漂白,纤维没有受到破坏,而木质素在反复呛制、蒸煮、清洗、日晒、夜露、雨淋中,能在缓慢的释放中慢慢得到清除,加之纤维长而粗壮,因而所生产的宣纸具有较强的拉力,更没有化学物质残留,这样生产的宣纸寿命就长的多。在几位小岭老造纸人的言传口授中,我开始进行用传统工艺来尝试做纸,经过反复试验和试用,现在较好地解决了各种问题,特别是在做燎皮的过程中,我发现了现代石灰的烧制方法不同对呛制青檀皮所起的关键作用,摸索出了自己的经验,减少了檀皮被烧坏腐烂的损失,因而我做的燎皮被很多人认可;最后做出的纸色泽古朴,温润柔软,墨气生动,不刺眼,不浮华,尤其是宣纸的拉力有所增强。
郑雪峰(《中国书画》杂志编辑):宣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所以保护宣纸正常的、良好的发展,生产出高品质的宣纸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贡献。宣纸曾经为我们中国的文化,尤其是书画艺术,提供了发展的一种可能。我在故宫博物院看过一个展览,其中有一幅沈周画的很窄的山水,非常晕润、水气淋漓,有一种水气。这样的效果,最符合我们对宣纸的理解。在明代,宣纸就有了比较广泛的使用,所以说徐青藤、陈白阳大写意绘画的产生,以及后来八大、扬州八怪大写意作品的高度发展,都和宣纸的产生有着最直接的联系。不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在大写意出现之前,很多绘画作品毫无疑问也是非常优秀的,如我们所看到的宋画、唐画,很多都是很精彩的,但是宣纸的出现给艺术史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到清朝末期、民国期间,陈独秀、康有为说中国画没落了,实际上他们说中国画没落的那一时期,我认为中国画恰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代表人物就是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包括后来的潘天寿、傅抱石这些人。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大写意,或者说均有具备大写意特征的作品出现,使中国画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宁绍亭(宣城市旅游局局长):宣纸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也是中国文人的一种精神寄托,更是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2000年6月,安徽省在召开旅游推介大会的时候,杨澜在访谈现场问余小华市长:“现在计算机已经普及,孩子们已经都不用笔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以‘文房四宝’来打城市名片的话,如何才能做到推介宣城的旅游和宣城的旅游形象?”余市长回答得非常好,他说:“以宣纸为代表的文房四宝,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层面上的东西,它更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同时它也具有商品的价值。对宣纸的开发,对宣纸文化用品的开发,从收藏价值和精神层面上的寄托等方面而言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我们也会利用宣纸、以宣纸为代表的文房四宝和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情结,推广我们城市的旅游形象,体现出我们宣城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
尹毅(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书画真伪科学鉴定研究中心主任):鉴定工作者在处理中国书画真伪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中国书画经验鉴定中的“眼学”。当然,“眼学”并非中国书画鉴定学,虽然有人力图将以“眼学”为主体的中国书画经验鉴定专业提升到学科层面。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经验积累到建立学科,还需要有更多的学术支撑和更完备的知识结构。在艺术品科学鉴定的国际大趋势和注重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国内新形势的共同影响下,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促进与指导下,中国书画鉴定由经验主导阶段走向科学发展阶段就具有了历史必然性。我们利用光学仪器对书画材质进行检测时发现,宣纸类中国书画纸具有指纹一样独特的纤维状态。于是就对这类书画纸的微观状态并结合墨色、印迹进行了大量的检测试验,证实了以下三点。每一张宣纸类中国书画纸的任何一处微观纤维状态都是唯一的。人们能复制出同类的纸(即同地点、同年代、同原料、同批产、同方式的书画纸),但无法复制其纤维结构的微观状态。这种纤维结构状态的差异性,主要由其特殊的生产工艺所决定。切割工艺中的切割方式决定了纸浆纤维的长短不一,捞纸工艺中无序组合的纸浆纤维被竹帘捞出水面,各微小纤维都是以偶然状态凝聚形成纸张。于是,宣纸类书画纸在这种生产工艺中就必然形成了纤维结构状态的处处差异;
第二,墨、色、印迹融合在独一无二的纤维结构上,其微观状态也必然独一无二。在微观视野中,每一幅使用了宣纸类书画纸原创作品都拥有了独一无二的纸纤维结构和独一无二的墨、色、印迹状态。这两个独一无二的状态之结合,形成了该作品无法被复制的物质形;
第三,书画作品的物质形态是由纸、墨、色、印泥等材料结合成的物质结合体。这些材料往往因历史变异、品种差异而使其内部物质成分发生变化与差异。每一种不同物质成分的墨、色、印泥往往都具有不同时空的烙印,都能成为防伪、辨伪的依据。所以,用光学仪器对书画原作的物质成分进行定点检测并取证备案,也具有一定的防伪意义和作用。中国书画纸历史悠久,在造纸工艺、原料成分、品种样式诸方面,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区别,又随时代变迁而有所变化,有许多随时空变化而产生的特征和规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检测不同年代、不同种类的书画纸,捕捉其规律性特征,是鉴定中国书画作品的一条科研途径。通过大量检测历代书画材质的有关信息,可以掌握各时期书画材质的共性和特征。如果在鉴定工种中发现某书画的绢、纸、墨、色、印泥以及胶矾等添加剂的材质特征与作者署名及创作年代信息不相称,就可判断作品有问题。利用科技手段,检测书画作品的纸、墨、色、印泥等,并根据各类书画材质随时代变迁的历史痕迹和特征进行断代分析,可以成为古代书画作品辨伪的重要依据。实践证明,只要检测出书画材质与作者署名、作品年代不符的一项“铁证”,就可以否定该作品的真品归属。这种通过科技检测寻找“铁证”的方法,颇具有学术价值和“实战”作用,往往是不容置疑的一锤定音的最佳办法。但是,科技检测不是万能的,这些科技检测的初步成果更不能解决书画鉴定中的所有问题。特别是遇到与古代原作同时期的赝品,以及后来用老纸、老墨等材料制作的高仿品,以科技检测识别真伪就会倍感困难。目前,科研人员正在构建书画材质的时空坐标,它不以朝代为单位划分,也不是按照以世纪为单位划分,而是汇集纸、绢、墨、色、印迹等数条演变脉络于一线,并根据它们在不同时空所初显的各种变异特征设立间距不等的时空坐标。
曹天生(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宣纸有早期宣纸和晚期宣纸,早期宣纸指的是古宣州地区所产的高级纸张,晚期宣纸指的是宣纸真纸。早期宣纸可溯源至唐代,晚期宣纸则始于元明之际,成熟于明代中期,而宣纸真纸始创是自曹氏迁居小岭后才开始的。
我谈几点看法:
第一、“纸之所造,首在用料。”宣纸的原料是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和以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按不同比例搭配而制成的高级的以手工生产的纸张,特定的水质、特定的地理环境、特定的药料、特种的手工技艺等是制造宣纸不可或缺的条件,真正意义上的宣纸即是指此,其它类似的纸张如楮皮纸、桑皮纸等,尽管生产它们的过程十分相似,但由于原料的不同,都难以达到宣纸所特有的艺术妙味。所以,不能混淆仿制宣纸与宣纸真纸的区别,以造成谬传。
第二、宣纸真纸创始于元明之际,明代宣德“陈清款”宣纸的诞生是宣纸工艺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宣德纸是皇宫内的一种加工纸,为皇室人员所用的特种高级专供用书画纸张,它是由生宣加工而成的特种熟宣。这种熟宣产生于宣德年间,因而,“宣纸”名取“宣德”这个年号而来,故又有“宣德纸”之称。宣纸真纸自创始后,随着宣纸生产技术的逐步外传,生产这种纸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因此,以后人们将以古宣州地区为中心的地区生产的精良纸张统称为宣纸,而将泾县境内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更为高级的主要供书画用纸张称为宣纸真纸,以示区别。由于古宣州(城)之“宣”与明宣德之“宣”都同宣纸之“宣”有着不解之缘,且又构成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惊人巧合,所以我们今天既可以认为“宣纸”是因地名而得名的,即它产于古宣州(城)---这当然是从古宣州(城)产上乘纸而言的,也可以认为它是以年代而得名的;---这是从明宣德年间宣纸技术臻于完善、宣纸真纸的生纸被皇宫作为高级加工纸的本纸而言的。
第三、皖南泾县小岭曹氏祖先是宣纸真纸的发明者,曹姓人的一支于宋末元初辗转迁徙,最后选择在小岭定居。他们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首先用青檀皮,后又逐步掺和稻草创制出了宣纸真纸,使之区别和大大先进于原来在宣城地区所能生产出来的优良纸张(早期宣纸),把我国古代手工造纸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小岭人民对我国造纸术的继承和发扬,是小岭人民对祖国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第四、研究宣纸真纸的来历,旨在说明,宣纸真纸是我国手工造纸技术逐步发展的结果,对于它的发展水平既不能贬低,也不能拔高,更不能人为地附会或主观地臆测,而应给予实事求是的历史地位。同时,加深对宣纸真纸的深入研究,可以增强我们的理性认识,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宣纸生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加强国际间的友好交往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