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国画课堂 >> 中国写意画设色的情感因素浅谈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国画课堂 >> 中国写意画设色的情感因素浅谈

中国写意画设色的情感因素浅谈

作者:佚名      国画课堂编辑:admin     

    一、中国写意画“以情运色”的艺术境界

    写意画,只从形式上说,是一种水墨淋漓的绘画,也称作水墨画。敷彩,就是进行着色。由于写意画以笔墨变化为主,而着色则次之。渲染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形体的质感,协调线与皴擦的关系,增加画面的气氛,为了更加生动地、丰富地描写生活,仍然要重视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比如写意人物画的色彩关系,按照传统手法,认为基本上是-‘‘平光”的观念,即主要是根据固有色的变化着色,例如脸颊是红的,嘴唇也是红的,着色时只要区别于一般的肤色就行了。但是,我们现在着色,可根据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况,常常打破传统手法而吸取西画的方法,用颜色在表现固有色的同时,又表现形体的明暗调子关系;有时还通过处理“反光” “逆光”的颜色效果,更加生动地表现出了生活的真实气氛与人物的情绪。例如画炼钢炉前的工人,锻冶的场面,通过炉火正红的色彩反射,充分表现出工人阶级在生产建设岗位上,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时代精神面貌。对于这种现实生活的人物描绘,如果拘泥于传统的着色方法,显然是不可胜任的。

    中国画的色彩与笔墨一样,是“心中之色”。因此, 随情运色即参照世界万象固有色而挥洒之色。古人要求观察自然时,要进入一种“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状态,才能调动起心里所积累的满腔情怀,拥抱山川自然,神与物游,天人合一,真正深邃地感受充满生气、变幻无穷的自然色彩。中国写意画历来也讲究用色彩来完成对意境的描绘,与我国古典诗词相辅相成。中国的写意画家有着独特的诗意的色彩情感,也赋予大干世界的色彩以超脱自然而显示自然本质的意境。

    推荐阅读:论中国文学写意画的笔墨

    二、不同的色彩感觉饱含了画家不同的情感

    作品的情感不一定是作者自己的内心情感。色彩不以自然色彩为满足,有待心灵的加工。艺术家在调配,表现色彩时,注入各自的情感。中国的艺术之所以最“真实”,事实上是“最写意”,就是最能表现完整的生命意趣。中国传统艺术也由很写意而达到了很写实的效果。其原因就是中国艺术的目的是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它“使片景孤境能组织成一内在的自足的境界,无待于外而自成一意义丰满的小宇宙,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一层次的真实”。

    画家不求形似而得神似,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深度,也同样是它的灵魂。只有活跃的生命舞姿,音乐的韵律、艺术的形象,才能使静照中的“道”具体化、肉身化。可见水墨和恬淡的笔墨画,透露出中国古典哲学的玄妙和某些出世情绪及超脱情怀。作品的不同色彩风格体现了画家不同的情感,甚至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也会随环境、心情、时间等等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表象,中国画无论以水墨、淡彩还是重彩的形式出现,抒情写意,以情运色,都是为了抒发胸臆。中国画的色彩表现可以细微到体察心理深处,也可以博火得超越自然世界。

    三、写意画墨色的表现性

    中国写意画中所谓的“画由心生”是指写意画的笔墨用色,出神入化,状物抒情,变化万千的笔墨倾诉了创作主体--画家的思想,情怀和感受。不同情感、情绪下画家用色的每一格细节变迭都紧扣着画家的心理活动。这种笔墨用色的情感表达是在两个层面上得以实现的。写意画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西方现代绘画注重主观、表现,情感,在强调绘画抒发创作主体的内心情感上两者颇有相似之处。

    写意画作为比较典型的表现艺术,倘若在发挥笔墨设色的能动作用中刻意追求一种更深刻的情感意蕴,把笔墨色彩的情感因素加以有意识的强调,是可以扩大自己的表现领域,显示出新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感情强烈并不意味着声嘶力竭,抑或且歌且哭地作画,而是要求画家的内心充满了浓浓醉醉的真情,充满了渲泄的欲望。正如过惯了城市生活,就往往会去企求田园、山村的清静,人们需要各种情绪的调剂。总之,现代审美需求是多样的,情感也是丰富的,这就要求笔墨色彩形式的多样化与之适应。

    无论是从纵向继承或是横向借鉴,都不能忽视画家本人的内在心理素质和感情因素。强调笔墨用色的情感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强调袒露画家本人的情感个性和独创性,用自己的声音唱心底的歌。虚伪的感情只能导致作品的娇揉造作,毫无牛气。

    相关阅读:中国书画同源的观念嬗变

    四、有关中国画笔墨设色的审美情趣

    画家通过绘画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看法,把自然景色和个人的感情结合在一起。写意画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样式,它是“意”与“境”的融合,更是意境与意象的统一体。意境与意象是写意画的基本审美特征。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将不再是古典式的和谐宁静,而将是一个充满冲动、苦难、争斗的过程;“天人合一”不再只是目的,而且也是过程。所以分析意境与意象的特征及其关系,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寻找促进当代中国画健康发展的途径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人物画技法》王崇人;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3年9月

[2] 《论中国画写意精神》高卉民[J];艺术研究;2006年4期

[3]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田建平[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2期

[4] 《传统绘画色彩观的当代价值》胡贻孙[J];美术;2000年8月

[5] 《漫笔点丹青》张丽华[J];美术教育(书画艺术);2010年6月

[6] 《美学三书》李泽厚;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

[7] 《写意人物画》姚有多; 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1年6月

    作者简介:

    伏应科(1984-),男,汉族,甘肃天水,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硕士研究生,从事美术教育方向研究。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