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拓东汉封龙山碑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封龙山碑》,又名《封龙山颂》,记载封龙山、三公山、灵山原为常年典礼的神山,后因战乱暂停祭祀,东汉延熹七年(164年)又恢复典祀之事。拓本纵160厘米,横92厘米,隶书,15行,行26字。无额无穿。首行书“元氏封龙山之颂”7字。碑署延熹七年。
此碑原在河北省元氏县王村山下,清道光27年(1847年)被元氏县知县刘宝楠访得,移置城内薛文清祠。据传移置时运工嫌其重欲截为二,凿时碑裂成4块,虽经嵌合,裂纹依然可见。原碑侧有唐咸通年题名,因字已漫漶难辨,故多不拓。
《封龙山颂》为著名汉碑之一,前人对此碑的书法评价很高。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评碑记》谓其:“雄伟劲健,《鲁峻碑》尚不及也。汉隶气魄之大无逾于此。”
本拓为故宫藏出土初拓本。末行“林”字已损。前有朱翼盦题签,后有张穆题跋二段及“殷斋居士”、“阳泉山庄”等鉴藏印多方。
宋郑樵《通志·金石略》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