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瘗鹤铭》原刻在江苏镇江焦山西麓崖石上,宋时被雷击崩落长江,石碎为五。清康熙52年(1713年)由陈鹏年募工移置山上,后砌入定慧寺壁间。今残石尚存,陈列在宝墨轩碑廊大院的碑亭中。正书,文左行,共计88字,较出水时又损数字。
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前人对其时代和作者辩说纷纭。宋苏舜钦诗云:“山阴不见换鹅经,京口亲传瘗鹤铭。”认为是东晋王羲之所书,也有人说是唐人顾况书,还有人以为是唐代王鑚书。宋著名金石家黄伯思考为梁陶弘景书,明都穆《金薤琳琅》,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等多从黄说。
《瘗鹤铭》字体厚重高古,萧疏淡远。原文就崖书石,故其行之疏密、字之多寡、大小俱不雷同,参差错落而有奇趣。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六朝气息。历代文人书家对此赞誉甚多。宋黄庭坚以为“大字无过《瘗鹤铭》”。黄伯思云:“萧远淡雅,若其为人。”宋曹士冕云:“焦山《瘗鹤铭》笔法之妙为书家冠冕。”《瘗鹤铭》的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为隋唐以来楷书的风范。黄庭坚书法得力于此。
此拓本为故宫博物院所藏宋拓仰石本,落水前精拓本,共三十余字。潘宁题签,王文治、潘宁、铁保等跋。有“游似”印,费兆锟、崇思私印,铁保私印。石宾、师吾斋珍藏等印23方。
此铭宋陈思《宝刻丛编》、赵明诚《金石录》,明都穆《金薤琳琅》等书均有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