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怎么也抓不住。然而有这么一个人一直在收藏关于时间的记忆,那些关于时间的往事也都被收藏在了他的钟表之间。他就是北京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钟表专业委员会会长沈铭。沈铭收藏了400多块国产手表,他也喜欢戴表,他戏谑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每天戴一只,一年都戴不完。”
时间控制器
对于自己的收藏史,沈铭的思路非常清晰,他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喜欢钟表,然而那个时候仅仅停留在喜欢的层次,到了2003年,沈铭手头的表仅仅10块左右。2005年是沈铭收藏的高峰期,并且沈铭专攻国产表。
谈到自己最初对手表的钟爱,还是源于时间控制器。其实,沈铭最初的收藏是照相机,他收到相机之后,喜欢把它们拆散然后对它们进行研究、组装。后来沈铭发觉相机跟手表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它们都有个“时间控制器”。就这样,沈铭也开始留意手表了。
随着相机价格的节节攀升,沈铭开始选择手表作为自己的收藏方向。很多人对国产表有很多误解,总觉得表还是外国的好。其实,国产机械表不管是技术还是外形也相当不错。随着沈铭对国产表发展脉络更清晰的认识,他也常常惊讶于国产表的精湛技术和悠久历史。
到目前为止,沈铭的国产表已有400多块。“我收藏有一条主线,这条线是国产表发展轨迹,每一次关于手表的变革、具有转折意义的手表我都有一两块代表。我的收藏是有选择性的收藏,不是收存,我是搜集整理编研,基本走的是档案。我在大学的专业是档案管理专业,这对我很有帮助。”对于喜欢研究手表的人来说,沈铭的收藏意义非凡。
被洋表忽悠的那些事儿
其实,沈铭当初收藏国产表除了惊讶于国产机械表的技术之外,还有被洋表忽悠过的经历,让他再也不敢轻易涉足洋表。
在沈铭最初的记忆里,加金的手表都会在表的后盖上印有日期。那是刚开始接触手表那会儿,在报国寺地摊上高价收了一块国外的手表。回到家后,沈铭通过查询,才发觉自己上当了,后悔莫及。以及在后来的几次与洋表的接触中因为不了解而上当。从此以后,沈铭就把国产机械表作为自己的收藏方向。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也因为沈铭的文章在行业内的影响,使得国产机械表开始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注意,甚至原本在旧货市场不上价的旧手表也因此价格上涨。沈铭有一块1952年上海华成出品的手表,机芯是瑞士的,“这种拼装的表很稀少,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印迹”。原本几十元的价格,旧货摊主在看到沈铭几篇关于手表收藏的文章后,把手表的价格提到了400元。沈铭很无奈,可是自己又需要这块表做研究资料,就隔三差五地去那家地摊讲价,这个讲价持续了整整半年,摊主被沈铭的执著感动,最终以40元的优惠价格卖给了他。
在沈铭的藏品中,还有很多错版和伪版的手表。比如我国最早的错版手表,上世纪50年代天津制造的版本号为58—001的“5.1”表,在表的后盖上原本应为“ZHI ZAO”的字样却被写成“ZHI ZHAO”;还有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出品的“国产表”表盘上,就有仿造的劳力士标志;而在沈铭的藏品中,还有一块标有“为人民服务”的“东风”手表,其后盖上印有黑色字体“东风压倒西风”,经沈铭与厂方核实,证实是伪版。
沈铭说,现在国内还没有系统研究国产手表历史的书籍,因此沈铭对这些手表考证和辨伪的过程,也成为收藏的一种乐趣。
北京商报记者 邹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