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金黄璀璨的夕唱——蕲春明代荆王府墓出土金银玉器展”在武汉博物馆开展,展期至5月中旬,百余件精美的出土金、银、玉器制品集体亮相,看过展览的观众称,展品精美,观赏度极高。
明朝为了巩固专制统治,实行皇子分封建藩的制度,明仁宗朱高炽的第六子朱瞻堈成为第一代荆王,即荆宪王。明正统十年(1445),荆宪王在蕲州建起荆王府,在湖北开始了明代荆王家族一百九十八年由盛及衰的流金岁月。
本次展出的文物展品包括精美的头饰、手饰、冠带、佩饰,和一些精致新颖的耳勺、酒具、衣扣、洗漱用具以及钱币等,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到26件,这些文物主要来自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蕲春境内考古发掘的多座荆王府王室成员墓葬。
蕲春县文物局局长、博物馆馆长段涛涛说,这些出土的金器展现了明代时期高超的金器制作工艺,如今许多工艺早已失传,出土的文物也根本无法复制。如金镶宝石珍珠龙凤簪,金簪上金丝比头发丝还要细。“工作人员布展时,金簪上由宝石制成、金丝连接的蜜蜂、彩蝶还能轻轻摇动,发出声响,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王妃头戴多支金簪,轻轻踱步时,是何等美丽高贵。”
“在荆王府风云变幻的百年历史中,还与我国多位历史名人有所交集。”段涛涛说,明代杰出小说家、《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曾在隆庆二年(1568)任蕲州荆王府纪善,也就是负责教导小王子的官员。曾有人推测,或许当年荆王对吴承恩不错,吴承恩便以其为原型,创作了《西游记》中的玉华王。(记者钟磬如 通讯员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