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本来是主要出产于长江以南的一种树,树干可分泌出一种黏性很强的树脂,后来就称这种黏性很强的树脂叫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经过长期实践,才把漆器制造发展成为一门工艺并达到很高的水平,对全世界漆器工艺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世界上一切制造漆器或用其他物质摹仿漆器的国家,都曾或多或少地受到中国漆器工艺的影响。
按古书记载,漆在最初被祖先用来书写文字,那在什么时候开始用来漆物,今天已无法考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漆的利用首先应该是单纯的天然漆,然后才有调颜色的色漆。考古发掘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漆器了,呈红色,商周时代已开始利用色漆和雕刻来装饰器物,并且以螺钿、松石、蚌包等作镶嵌花纹。战国时期是漆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漆物品种大增,揉饰技法也有很大的发展,日用器皿及家具:匣、枕、奁、盒、床、俎、箱、案、几、屏风等;文具:笔等;生活用品如:耳杯、食器、饮器、盘、壶、豆、勺等;兵器:甲、弓、弩、箭、盾、剑鞘等;乐器:钟锤、编钟架、琴、瑟、鼓、笙、竿、排萧、笛等;交通工具如车、船、车盖等;丧葬用具:棺、停、镇墓兽、木俑等。
漆器胎骨这时更加完备,有夹纻胎、木胎、竹胎、皮胎,精美的透雕、圆雕和高浮雕也用来作漆器胎骨。战国以前的漆器多在木胎上直接揉漆,但到战国时又出现了新漆法:先刷灰,填没木胎的缝隙,使漆物表面平整,并且加固,再粘贴编织物,防止木胎开裂,稳定造型,此法一直沿用到今天。夹纤胎是纯用漆与编织物构成的胎骨,比木胎体质要轻,造型稳定,还适宜制造形状复杂而且不规则的器物,这就是今天说的脱胎漆器。
战国时期漆器的装饰水平也很高,用色比过去大为丰富,花纹更加精美生动。
汉代漆器规模之大、产量之多、传播之广是前所未有的,漆器的装饰及造型也呈现出新的面貌。从造型上说,汉代漆器大小兼备,新颖精巧;从装饰技艺来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的针划花纹,这时已普遍流行,并开始用漆或油调灰堆出花纹,也即堆漆:在漆器上贴金箔花片,彩绘描漆相结合,成为一种华丽的漆器,不过这只流行于西汉中期至东汉初期。
唐代的堆漆工艺进一步发展,当时最流行的漆器是平脱,它上承汉代嵌金银箔花纹漆器,而雕刻更加精美,另外还出现了雕漆中的剔红、剔犀类漆器。
宋代最流行的是一色漆器,主要是纯黑,其次是朱红、紫色,偶尔表里异色,但都没有纹饰,形状除圆形外,起棱或分瓣的也比较常见。另外,有精美纹饰的堆漆与镶嵌、戗金与填漆相结合的漆器更是独树一帜,大放异彩。
元代漆器工艺以嘉兴为中心,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剔犀、剔红、戗金漆器,水平达到巅峰状态。
明代是漆器发展史上又一次重大发展和革新的时代。髹饰工艺到这时已大大完备,多种技法和不同纹地的结合,使明代漆器在工艺水平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
清代制漆业更加繁盛,制作规模也远远超过明代。工艺技法也有所进展,尤其是在描金、款彩、螺钿、镶嵌等方面,都有所突破。清嘉庆、道光以后,由于内忧外患,制漆业渐渐衰落下去,到今天,漆器更是难现昔日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