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乐
1991年4月,河南省温县西关三街砖厂在取土时发现了一座北宋时期的仿木结构建筑砖室墓。墓葬坐北朝南,由墓道、墓门和墓室三部分组成,图中所示一组陶质杂剧人物雕砖就呈一字排列镶嵌在西北墓壁上,现收藏于河南博物院。
雕砖均长37厘米,宽17厘米,厚4.3厘米,其上的人物身上原来涂有白色涂料,现大都剥落。该组杂剧人物雕砖先模压出砖的形状,然后直接在砖面上用剔地法准确雕刻出人物轮廓,最后再用阴刻法雕刻出人物五官、衣饰和手中的道具等,虽仅寥寥数刀,但生动地刻画出了人物的造型特点。
五个杂剧人物形象、装扮、表情、动作各不相同。右起第一人为宋杂剧中的“副末色”,是一个打诨、滑稽角色,涂白脸。第二人为杂剧中的“引戏色”,也叫“竹竿子”。在杂剧中,引戏色首先上场表演舞蹈,然后引出其他角色。第三人为宋杂剧中的“装孤色”,是专门扮演官员的人。第四人为宋杂剧中的“副净色”,是一个滑稽角色,通常用墨、粉涂抹颜面。第五人为杂剧中的“末泥色”,在杂剧中起引领带队的作用,负责安排、调度整个演出,同时也要上场念诵诗词歌赋并演唱。
这组杂剧人物雕砖均为独立砖面,其上的五个人物形象与宋文献记载的杂剧角色引戏、末泥、装孤、副净、副末完全吻合,五个杂剧人物形象清晰地呈现出了宋杂剧角色的职责、扮相,其造型简洁,线条组合巧妙,雕刻技法简练洒脱,生动地刻画出了戏剧人物的神态。人物比例匀称,姿态生动优美,是北宋时期杂剧形态的真实写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宋杂剧的研究提供了真实的图像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