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官
“其实用白酒证券化这个说法根本就不正确,这个不过是商家自己营销包装而已,我认为这最多算是白酒一种营销模式的创新。证券化简单的说是指将原先不可分割的资产平均分成很多份儿,但是他们在我们这里发行的收藏酒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总经理李雯峰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的电话采访时如是说。
“在我们这里发行的理财产品虽然实现了凭证式交易,但我觉得它更像是一种特别形式的‘团购’及产权或期权网络交易。”李雯峰告诉记者,李雯峰所指凭证式交易是指在白酒证券化程式上,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极力参照股票IPO发行和交易模式,设置了发行审核、路演、申购、挂牌和及时交易等如出一辙的程式。
白酒证券化最大的受益者自然就是发行方,也就是酒企。可融资,又多了一种销售渠道。据称西凤的国典凤香实现了7分钟进账6亿元。而交易中心充当的则是“证券化平台”的角色它可以收取的费用包括发行服务费、买卖双方均须支付的交易手续费、仓储费、保险费等。
另外,承销商作为重要参与者,收取承销相关费用,自然也是获利的。不过由于有包销比例,承销商还要承担一定风险。投资者参与进来也是要通过银行去开户,下载一个网上交易软件,通过交易软件进行。
表面看来与证券市场别无二致,但实际上白酒证券化产品同股票还是有差异。首先投资者(个人或者机构)要到交易中心指定的银行去开户,且在指定银行的存款额度不能低于800万元的门槛。
“此外,从交易总量和交易活跃程度来看,个人投资比例最低也超过92%,个人投资者过多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和持续,难以对市场起到主导性的作用。”西南某白酒大省一位白酒交易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另据该负责人透露,“目前所有发行‘白酒证券化’产品价值规模总共十几个亿,同一年4000多亿的白酒总产值相比,体量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投资者,我国数千年的白酒文化决定了白酒的最终功能还是消费,过度金融化会助推行业泡沫,这是投资者需要警惕的。
此外诸多交易平台的监管规则也不明朗,使得白酒证券化背后有不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