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山东潍坊第一个收集雷锋题材藏品的收藏家;他五年如一日,宣传雷锋、学做雷锋,收藏涉及雷锋的藏品千余件;他平日助人为乐,是个热心肠,遇到不平事更是“路见不平一声吼”。无论是在社区里,还是在收藏发烧友那里,他都被大家亲昵称为“身边的雷锋”,他就是潍坊潍城区岳王庙社区居民刘建德。
今年是雷锋去世50周年。3日,记者来到刘建德家中,与这位“雷锋迷”共同回味那段雷锋情。
“我是雷锋的忠实粉丝”
在潍坊市潍城区的岳王庙社区,刘建德算是个名人。在他的家中,70平米的地方早已被各种有关雷锋的藏品塞得满满的,不仅有宣传画、报刊、书籍、明信片、邮票、画册、日记本等纸制品,还有帽子、水壶、瓷盘、纪念章等物品,共计千余件。
“我是雷锋的忠实粉丝”,刘建德笑着说,“一切与雷锋有关的东西我都会去收集。”
刘建德说,1963年,他听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踏进学校大门,成了一名小学生。那一年,毛泽东亲笔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在这种学习的氛围中,刘建德也融入了其中,成了一位“雷锋迷”。
在他的记忆中,学校墙上标语写的、黑板报上刊登的、宣传栏里张贴的、广播里广播的,全是关于学习雷峰的宣传内容。每天学校里都会组织人学习、要求人们发言,或者写出学习体会,并将雷峰精神用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去。
“当时的那种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人们学英雄去行动,人人抢着做好人好事,个个争着当不留姓名的无名英雄。”刘建德说,正是这种气氛深深影响了他的内心。
2008年,刘建德退休后,开始关注有关雷锋的事迹报道,还开始迷上了收藏各类与雷锋有关的书籍、文章、图画等物品。当听说潍坊没有以“雷锋”为题材的收藏家后,他决定要将雷锋精神进行到底。五年来,他跑遍了全国大大小小数十座城市,收藏有关雷锋的报纸、书籍、画册、海报等藏品千余件。
“收藏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为了找到市面上见不到的一些雷锋藏品,刘建德不仅常常去附近的古玩市场,还经常去往北京、廊坊、平度、枣庄等地,有时一待就是好几天。
有一次,刘建德的一个朋友告诉他,北京有一家古玩店老板手中有两副紫铜冲压的雷锋肩章,建议刘建德去看看。听到这个消息后,刘建德欣喜万分,他手中的藏品有许多,但就是缺少雷锋肩章。
据他了解,目前在市面上的雷锋肩章、帽徽等多是用塑料铝片等材料做的次品,而用紫铜冲压的是最正宗的。第二天,刘建德踏上了北上的火车。一开始,店老板不愿意卖给刘建德,决定当天买完回家的刘建德硬是多在北京待了4天,每天店家一开门就去找店老板软磨硬泡,最终,店老板被他的诚心打动,卖给了他。捧着心仪已久的肩章,刘建德开心地回到了潍坊。
还有一次,为了收集一个自己喜欢的藏品,刘建德也费尽周折。刘建德告诉记者,当时他要收藏一本雷锋看过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那是一本繁体书,可是辗转很多地方都没有人愿意单卖给他。后来,他从旧书回收站找到了这本书。
“雷锋之前看过的、用过的东西我都要收藏,收藏雷锋藏品的过程也是学习雷锋的过程”,刘建德说,他收藏的藏品已经花费三四万元,有一些东西真的很难弄到,但亲人和家人朋友的支持和帮助,是他收藏雷锋题材藏品的最大动力。
“学习雷锋 不能光喊口号”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数年来,刘建德一直从身边的小事践行雷锋精神,成了社区居民口口相传的“活雷锋”。在社区内,刘建德是一名义务志愿者,经常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捐款捐物,还参加了小区安全巡逻队,协调各种纠纷。在社区外,刘建德还将收藏的藏品无私借给学校、社区及相关展馆,并义务担任解说员,宣传雷锋精神。无论社区内外,大家见到刘建德,都会亲昵称呼他“雷锋”。
刘建德说,去年有一天他在遛狗时也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带着孩子的中年妇女骑着电动车,不小心蹭着了一个老人。只是轻轻碰了一下,但老人却拉着电动车不让人走,非要赔钱,而中年妇女认为老人是没事找事,于是两人就吵了起来,孩子在一边不停地哭。看到这种情景,刘建德就上去质问那个老人,“人家明明没有撞到你,你怎么非得说撞到了,你看人家带着孩子多不容易。”最后,老人无言以对羞愧离去,而以后只要中年妇女见到刘建德都会主动上去打招呼表示感谢。
而像这样的事情,刘建德还做了很多很多。“家里人有时候也担心我,害怕我管闲事会出事,但是咱们得学学人家雷锋,不能光喊口号而不真正去做。”
刘建德的外孙刚上幼儿园,刘建德经常给他讲雷锋的故事,“我要从小给他灌输雷锋精神,提升孩子的道德素养。”除此之外,刘建德还经常为社区的孩子讲雷锋的故事,传播雷锋精神。(王述 王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