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学军 实习生 梁栋方
“呼吁了这么多年,位于济南南新街58号的老舍故居终于被政府收购了,听说花了400万呢!现在老住户已经搬走了!”3月10日上午,一名热心读者给记者打来电话反映。
◎实地探访:老舍故居,目前已人去屋空
记者随后来到位于趵突泉南门对过的南新街,一直走到南头附近,就看到了路东侧的南新街58号院。只见这是一处独立的小院子,大门紧闭,院墙都已被粉刷了一层黄色涂料,大门上的两个“福”字对联已经褪色,看上去不像是今年过年新贴上去的。记者敲了几次门,想进去查看,但里面没有回应。
“现在这处院子里已经没有人住啦!住户在过年之前就搬走了,院子里面积挺大的。”一位在街上散步的附近居民王先生说,附近居民都知道这处院子是老舍故居,他也听说院子已经被政府买下来了,打算进行重修,重修之后这里将作为景点对外开放,不过现在还没有正式开工。他认为,政府回收老舍故居是个好事。每年,都有很多慕名前来观看老舍故居的人,但因为这里是民宅,居民不堪其扰,往往会拒绝他们进院参观的请求。
◎文物部门:将尽可能呈现当年的模样
“是的,老舍故居被我们在去年底买下来了,一共花了400多万。目前,我们正在办理土地使用和房产产权更改的相关手续。”3月10日下午,济南市文物局局长于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下一步,文物部门要对老舍故居进行维修和保护利用,以充分发挥它的文化和旅游价值。她说,现在,维修工人已经将老舍故居内杂乱的临时建筑拆除清理掉,只剩下了北屋、东屋、西屋等主体建筑。
“为了最大可能地将现存的老舍故居恢复到老舍先生当年居住时的模样,我们在正式开始维修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于茸告诉记者,一是打算到北京找老舍先生的子女舒济和舒乙了解情况,二是要多方查找资料,了解当时的建筑原貌。在充分掌握了情况后,搞一个设计和维修方案。而由于老舍故居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方案还要报请省文物局批准后才能进行施工。另外,他们将在维修老舍故居的同时,对外公开征集有关老舍的文物资料。
“市区内像这样的民居等老建筑还有一些,我们都将尽力保护好。但我们希望把个别文物点的保护维修和附近整个街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环境改造结合起来,把它们融入到城市大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文化和旅游价值。”于茸说,如果仅仅是把老建筑维修好,不能有效地和周围的街区改造结合,孤单单一所老建筑,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文化价值。
◎研究专家:保护好故居,再为济南添名片
“这是很好的事情!这不但有利于老舍故居的保护和利用,也有利于提高济南的文化品位。”10日下午,老舍研究专家、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师范大学张桂兴教授得知老舍故居被政府收购的消息后很是高兴。他对记者说:“老舍称济南是它的‘第二故乡’。作为世界文化名人,老舍的故居确实应该好好加以保护。”
“大家都知道‘济南名士多’。济南名士既包括土生土长的名士,也包括常年在济南学习工作、取得成就的名士,老舍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名士。”张桂兴教授说,保护好老舍故居,除了对老舍研究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之外,对文化传承和开发旅游资源都有积极的作用。
“从1931年夏天到1934年初秋三年时间,老舍一直住在这个小院内。他的大女儿舒济就是在这里出生的。”张桂兴教授对记者说,其间,老舍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那篇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散文《济南的冬天》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南新街58号这处老舍故居,是1981年老舍夫人胡絜青亲自来寻访找到的,我当时参与了陪同寻访。”张桂兴教授回忆说,虽然时间过去了几十年,但老舍夫人胡絜青进了这个院子很快就记起来是以前住过的地方,当时只是北屋的房顶修改过了,别的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
“以后,要是文物部门征集有关老舍的文物资料,我将考虑捐献出我的一些老舍研究文集和搜集的老舍作品。”张桂兴教授对记者说。
“老舍故居能整修和对外开放很好!这对于市民了解老舍会有很大的帮助。”济南文史研究专家李耀曦先生说,老舍故居现在想要完全恢复原貌是不太可能了,关键是要保护好故居里的一些老东西,以及老舍故居周围的一些老建筑。比如说,南新街51号,现在是省直机关宿舍,那里有民国时期的小洋楼,这些东西也需要连带着一起保护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老舍当年在这里生活的场景,更好地展现济南历史文化的深厚和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