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4月1日电(记者王学涛 吕晓宇)民间艺人郝彦明把“炕围画”画到了单元楼里,“炕围”变“床围”,吸引了不少“老中青”邻居前来观看。然而,“中老年人是怀旧,年轻人看个新鲜,真正打炕围的人很少。”
68岁的郝彦明是山西襄垣县一名绘画老艺人,也是当地炕围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炕围画,俗称“炕围子”,是中国北方农村百姓为防止炕周围墙面脱落蹭脏衣服被褥,而在环炕的墙上涂上高约二尺的“围子”,它融壁画、年画、建筑彩绘为一体,兼具实用和审美功能。炕围画在中国起于唐末,兴于宋代,民国时期达到鼎盛。
“以前这家还未画完,那家就叫上了,经常加班到夜里12点。”郝彦明说,当时北方老百姓家家户户都用火炕来取暖御寒,所以每逢结婚、盖新房,人们都要打炕围。
谈起炕围画,郝彦明颇感自豪。由于从小有绘画基础,他从16岁起三次投师学艺,在上世纪50年代末,还能给家里挣钱。
“学画炕围画,3年出不了师,需要美术基础和很硬的基本功。”郝彦明说,打炕围需要下线、托样、落黑、上硬色、矾炕围、上软色、行粉、齐边、上油等九道工序。“所有线条都是用手直接画,不用工具,所以必须有功夫。”
郝彦明说,人物、花鸟、山水都是炕围画常见内容。其中,人物画多取材于历史、传说、戏曲故事,如“桃园结义”、“麻姑献寿”等;山水画一般会配以诗句,如“春江花月”、“水调歌头”等;花鸟画则突出象征意义,例如牡丹代表富贵,竹枝意味节操,鸾凤和鸣寓意家庭和美等。
炕围画流行于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等北方地区,受地理环境和习俗影响,各地在内容、色调选择上也有不同。但都反映百姓驱邪纳祥、喜庆欢愉、道德教化的良好愿望。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改善,炕围画这一“炕头文化”正随着“炕”的消失而渐行渐远。
“现在当地只有3、4个老人在画,人们没有了需求,挣不下钱,年轻人都不愿意学。”郝彦明无奈地说。
为了防止“炕围画”制作技艺的消失,襄垣县正在积极挖掘整理炕围画传统制作的资料和实物,同时鼓励老艺人收徒传艺。目前,襄垣炕围画已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郝彦明说,为了不让这项千年技艺在自己这代人手上消亡,他把炕围画搬上了楼房,还在国际摄影展上办展览,通过实体搭建、手工绘制,生动展现窑洞结构,让更多人了解这朵开在北方民间的“乡土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