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专题博物馆有很多,科举匾额博物馆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个。在朝阳区高碑店民俗文化街上,穿过一座巨大的石雕,我开始了解科举制度的古老和神秘。
馆长姚远利是一位匾额文化研究者,他在收藏匾额的过程中逐渐对古代的“功名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谓“功名匾”,是官方为了褒扬苦学有志之士而题的匾额。多数题匾人是进士出身,也有不少状元、榜眼、探花。从官职上讲,有宰相、大学士,多为总督、巡抚、学政、主考一类的官员,其中不乏历史名人。
用姚远利自己的话说,通过匾额来见证中国的科举制度,让今天的人们回望那段历史,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每当有人入馆参观,只要姚先生在,定会跟在你身边适时地讲上两句,或是关于科举制度,或是关于匾额文化,在他看来,二者都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
科举制度,可以说是中国一项独特的发明,尽管它的内容和形式在其1300年的历史进程中暴露出诸多弊病并最终走向灭亡,但它毕竟给中国社会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时至今日,中国的高考还能找到许多科举时代的影子。譬如,我们仍然把高考得分最高者称作状元、我们还在沿用一个叫“金榜题名”的成语、我们依旧分省取卷并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等等,都是从科举制度衍生而来的。
博物馆的布局很有意思,从模拟考场进入,经过举人厅、进士厅、状元厅,最后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张复制的1905年最后一次传统科举的成绩单,也就是“金榜”。长近10米的金榜上,用正楷小字按成绩排名,将273名进士的姓名依次书写。关于学生的写照,有诗为证:“十年寒窗伴孤灯,千里赶考赴京城。山重水复青云路,不信金榜无我名。”
一个个展厅走下来,很像是踏上了一条平步青云之路。尽管这条路漫长而艰辛,充满了竞争,但是它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一块块匾额前,能感受到一种拼搏奋斗的精神,会情不自禁地思考为什么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前赴后继、无怨无悔地走上这条路。
参观科举匾额博物馆有两个主题:一是了解科举制度,二是看匾。
匾额如同字画,题属人不同,其文物价值也不相同。古代科举考试,对书法要求很高,纵然文章再好,若书法不入流,也难成举人、进士。这些匾额的作者中就有不少著名书法家,在这里一睹名人书法、各类书体,是一大乐趣。
科举匾额,有的直接题科名,有的则是用典,几乎是无一字无出处,无一字无来历。比如,一幅“浪跃三千”的匾额,透露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气韵。浪跃,取“鲤鱼跃龙门”之意;三千,取“会当水击三千尺”之意。“浪跃三千”,大概就是祝愿金榜高中、仕途显达的意思。像这样蕴含深意的匾额,在博物馆中不胜枚举。那些激励后学的语句,也可以说是对传统美德的赞颂,体现了国学精华。
博物馆中有木匾、石匾、砖匾,其制作工艺各不相同,集中反映了古代雕刻、篆刻、纹饰的高超技艺。古代匾额是古代建筑的灵魂,极大提高了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千年科举制度,也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内容,许多科举故事也都成了古代建筑装饰的重要题材。
馆长姚远利经常一个人驻足在匾额前细细端详这些题字,这种像在与古人对话的感觉让他迷恋。对于专心研究匾额文化的人来说,经营这样一间博物馆是不会寂寞的。但实际情况却是,杯水车薪的门票实在难以支撑整个博物馆的运转。姚远利说,他宁愿静下心来研究匾额文化,而不愿把过多的精力耗费在如何让博物馆盈利。看着爷爷牵着小孙女的手走进博物馆,给她讲“金榜题名”的故事,姚远利觉得这就是他一直要坚守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