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亿年前的贵州龙“宝宝”、菊石的“皮肤”竟有金属色、7000多万年前的连体恐龙蛋……昨天,在“第七届化石鉴赏大会”上,化石爱好者带来的不少“收藏”背后都藏着想不到的秘密。
货真价实的恐龙蛋还是对双胞胎
“请专家帮我看看这两个是不是恐龙蛋。”来自浙江的吴先生一大早就赶到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他带来的是两个“连体”的椭圆形“石头”。经过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陈挺恩研究员鉴别,这两个都是货真价实的恐龙蛋。“年代我估计可能是白垩纪时期的,距今7000多万年。”陈挺恩研究员说,恐龙蛋有单个保存的,也有两个保存的,甚至还有一窝一窝保存的。比如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就有一窝24个一起保存的恐龙蛋“家族”化石。
南京市民朱先生带来了一剖为二的菊石化石。“这是我在西藏旅游时候买回来的,当时觉得很好看,没想到它真的是化石。”
陈挺恩研究员发现,这块菊石更难得的是内部有一部分已经黄铁矿化了。“菊石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无脊椎动物,它喜欢游泳到400—600米的深海处,有些游到深海以后死亡。存在海底的二氧化硫经过化学反应从而结晶在菊石的纹路之间。”陈挺恩研究员说,这种黄铁矿化的菊石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黑石头里藏着个贵州龙“宝宝”
来自常州的张先生小心翼翼地从一个锦盒里拿出两块用卫生纸包得严严实实的“石头”。这两块“石头”四四方方的,颜色黑不溜秋。在石头的中间,能清楚地看见一条7—8厘米长的“蜥蜴骨架”。
接过石头用放大镜一看,孙卫国研究员的眼前一亮。“这是个好东西啊。”孙卫国研究员经过仔细辨别,发现这两块是贵州龙化石的正副模本。更为难得的是,化石里的贵州龙还是个“宝宝”,所以“体长”很小。
据了解,贵州龙生活在距今2亿多年前,出生地是我国贵州兴义市。现在的贵州兴义一带在当时还是一片泽国,这里生息着一种小型幻龙——贵州龙。它小脑袋、长脖子,身体宽扁,很像后来出现的蛇颈龙。成年的贵州龙可以长到几十厘米长。“这两块是正副模本,保存得非常完好,而且这块贵州龙化石是纯天然的,没有经过后期加工,现在非常少见了。”孙卫国研究员说。
太过完美的“化石”可能是假的
张先生带来的另一块所谓的“贵州龙化石”却和这块不同了。这块大的“贵州龙化石”被精美的装裱了起来,从外表上看,它的纹路非常清晰,而且凸起明显。但就是这块近乎完美的“化石”,孙卫国研究员却觉得有蹊跷。“看上去它很完美,完美得让人难以置信。”孙卫国研究员笑着说,无论纹路、外形,这块化石都可以说是“零缺陷”。“但凭我的感觉,怀疑它可能整个都被造假了。”孙卫国研究员说。
“现在随着化石爱好者水平的上升,化石造假的技术也‘水涨船高’了。”孙卫国研究员说,目前市场上的假化石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就是用石头雕刻出来的完全造假的化石;第二种是拼凑造假,即用不同动物的头、身体、四肢等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化石;第三种就是化石在修理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和参与,化石的原有大量真实信息被破坏。第三种情况最为常见。 (朱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