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丽丝汀娜曾是爱丁堡大学医学院的学生,现在荷兰做博士后,5月11日,她在“facebook”上发出信息:拖着个巨大的空箱子,刚到爱丁堡飞机场,将直奔爱丁堡的圣安得烈和圣乔治西教堂,到“二手书义卖周”淘书。这场“二手书义卖周”活动由英国慈善组织基督救助会筹办,为期一周,今年刚好是义卖周举办40周年。尽管这个“二手书义卖周”少有人知,只是被当地人传诵,却堪称是欧洲最大、图书最全、价格最低廉、最具淘宝价值的二手书市。
文化界名人帮卖二手书
1974年,首场 “二手书义卖周” 在爱丁堡举办,到今天,义卖净收入超过200万英镑,都用于基督救助会的慈善活动,包括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带去食物、药品,帮他们解决饮水难题等。义卖品全部来源于民众捐助,除图书,义卖筹办方还接受画册、老照片、老明信片、邮票、拼图游戏、地图、节目单和书画作品等。义卖的组织者、成员也全部是普通的居民,并且,以退休人员为主。
这可并非是简单的义卖活动,每年,“二手书义卖周”会推选自己的代言人。英国作家亚历山大·麦考尔·史密斯,苏格兰诗人兼剧作家丽兹·洛克赫德,苏格兰滑稽戏女演员兼小说家AL·肯尼迪,著名出版人、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社长杰米·宾,英国著名画廊主兼策展人理查德·德马科,英国犯罪小说家伊恩·兰金,苏格兰艺术家约翰·贝兰尼,前任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总监布赖恩·麦卡马斯特爵士等,都曾担任“二手书义卖周”的代言人,他们或是捐赠大量自己的藏书,或是在义卖现场签名,为义卖活动呐喊出力,招聚人气。
在组织方的网站上,看到关于 “二手书义卖周”去年义卖情况的总结,短短一周时间,义卖收入是109952英镑(100万元人民币)。对于绝大多数标价10便士、20便士、1英镑、2英镑的旧书而言,这样的成绩着实令人惊叹不已。当然,所出售的图书中,最具亮点还是那些有收藏价值的古董书,比如,出版于1649年的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的作品《血液循环》,出版于1788年的英国地质学家詹姆斯·哈顿的著作《地球论》,出版于1822年, 由亚历山大·詹米森绘制的《天体图》,都曾是“二手书义卖周”的宠儿。
从义卖总结中,我还了解到,除满腔热情的志愿者奉献爱心,义卖活动更是获得众多商家的支持,总结中详尽地记录着谁协助提供免费图书运输,谁提供停车场,谁提供装书的纸箱,谁负责义卖场地的卫生,谁提供义卖场地餐饮区的垃圾袋,谁制作出版宣传页等。
“人生百病有己时,独有书痴不可医”,文人一向爱书如命,怎舍得捐赠?我好奇地向一位志愿者打听图书的来源,得知,大量的图书来自去世的学者和文人。据说,他们中的很多人,在生前就立下遗嘱,将自己的藏书全部捐赠给基督救助会的“二手书义卖周”。我又从网络上了解到,两年前,前爱丁堡大学图书馆馆长布拉达· 穆尔因病去世,她本人也是“二手书义卖周”的志愿者,她把全部藏书捐赠给“二手书义卖周”,她的藏书有个鲜明的特点,藏书标签上画的是一种叫月亮草的植物,似乎在象征她的名字。《苏格兰星期日报》刊登了布拉达· 穆尔的藏书名单,并援引她的好友,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生前为她写的诗:我们每天在做的,或者为钱,或者为了乐趣,都如同露水般消逝,或者能够变得更坚固,生生不息。在“二手书义卖周”,不用费很多周折,就可以淘到布拉达· 穆尔曾经拥有过的书,见书如见人,我想,布拉达· 穆尔对书的钟爱,一定会在新的主人那里沿袭下去。
5月11日,上午10点,“二手书义卖周”准时开始。所捐赠的书,从来不会被竞价拍卖,或被提前预订出售,因为组织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二手书义卖周”保持含金量,给所有淘书者提供平等的“淘宝”机会。
便宜的古董书
边淘书,边和同学们交流各自淘宝的心得。三年前,爱丁堡大学法律系博士生叶少伟偶然看到“二手书义卖周”的信息,之后,他便成了这个书市的常客。今年,他照例提着行李箱过来淘书。他告诉我,最后一天,从中午12点开始,所有图书五折——他已经等这个时刻等了整整一年!他感兴趣的书是政治人物传记,他淘到了乔治·布什自传、约翰·梅杰自传、布莱尔的自传等,“太便宜了!比如布莱尔的自传,书店里卖15英镑,在网络上买,稍微便宜点儿,也要12英镑,但是在这里,我花5英镑就买到了,而且非常新!我想,因为是慈善活动,书都是好心人捐赠的,所以,售价不是很贵。”叶少伟还淘到了大量政治哲学著作,包括19世纪出版的版本。“从收藏的角度讲,东西越古老越好,我个人很喜欢书,也喜欢收藏。”最令叶少伟得意的是,在书市快要结束前,他花15英镑买下一套标价45英镑的英国老相册集。“这本相册,在国内会卖得很贵,因为它是中国人了解外国人的重要途径,就像是外国人购买中国清朝、民国时期的器物一样。通过相册,现代人可以了解100多年前,英国人穿的衣服,生活习惯等。”叶少伟同时还淘到了大量的邮票,地图,英国画……他表示,“我已经在英国生活了5年,明年博士毕业,就要回国了,这些图书、画册、地图,是我在英国生活的见证,我希望我的女儿看到它们,我会向她回忆我在英国的生活。”一周下来,叶少伟淘到70、80本书,而花钱并不多,大概150英镑。“真是非常便宜!我留意到,在英国的古董书店,早年出版的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至少卖20英镑,但是在这里,5英镑便可以买到。”
爱丁堡大学亚洲学博士生胡沥丹花3英镑,淘到了莎士比亚全集1911年版50年后的重印本,她表示,看这样的“上了年纪”的书,特别有味道。她还淘到了很多国内没有引进的英美作家的作品。在她的淘货中,她最喜欢的是一本老奶奶为孙女出版的画册,“那位老奶奶叫海伦,1900年出生于英格兰小村庄里斯,她60多岁才开始画画, 出画册的目的是为了给孙女看她自己的童年生活。在她的画笔下,集市,郊游,家庭生活,都很童贞,很温暖,像是世外桃源,甚至连葬礼都显得清新可爱。她的内心一定非常的恬静。”而这本画册,只有2英镑。对于旧照片、书信,胡沥丹也很感兴趣,她说,“这些人真正的存在过,他们的书信、照片,具有灵气;重温它们,仿佛在与对方进行隔界的交流。”
我也淘到大量的宝贝:世界第一本插图周报《伦敦新闻画报》出版的乔治六世登基特刊,1937年出版;关于丘吉尔的特刊,1954年出版;关于乔治五世和玛丽结婚25周年特刊,1935年出版。翻看这些古董杂志,会发现,报纸的内文、配图、印刷质量,简直做到极致,其他纸媒,包括现代的很多纸媒,难以超越。我还以10英镑的价格淘到英国插画家奥布里·毕尔斯利为王尔德戏剧《莎乐美》所作的插图集,画册是限量版,当年总共出版1000册,我淘到的这本标号是“431”。除此之外,1973年版本的彩色插图版《查尔斯·狄更斯》以2英镑成交,1982年出版的彩色插图书《莎士比亚和他的戏院》也以2英镑到手。
淘二手书画的乐趣
在“二手书义卖周”淘货的另外一个乐趣是经常不经意的邂逅别人的,关于书的故事。比如,我看到一本名叫《陌生的小人》的漫画书,书是1951年出版的,在书的扉页上,用钢笔字这样写道,“To Kenneth, with love &best wishes from Sheila &? Febuary 1952”。和同学钻研半天,我们推测这本书是孕妇买来送给自己的丈夫的,署名中的“?”是他们未来的孩子,顿时觉得好有爱。一本《上帝会照顾我》的插画书,出版于1968年,在这本书的封底,这样写道,“这本书是用来帮助智障儿的,共出版了2万册。作者是皇室成员,但她拒绝说出自己的名字,她希望每本书标价4先令6便士,然后,这2万个6便士捐给需要帮助的小孩。”朋友猜测,这个皇室成员,极有可能是英国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因为她“很文艺,又热心慈善事业”。
两幅1829年的英国画,令我爱不释手,我却被它们的制作工艺难倒了。画作上标注着,“由某某雕刻”的字样,请教了学艺术的姚辉,才了解到,这种印刷技术属于雕刻凹版印刷技术:用推刀直接在铜版上雕琢画面的技法。姚辉介绍,铜版直刻的出现与中古时期的金属工艺传统有密切关系,当时的金匠习惯在刻凿金属表面后,将硫与煤烟混合涂入刻凿后的凹槽中,然后压印在纸上,铜版作品只要将硫与煤烟的混合物,换成油墨,就完成了。铜版直刻技法与传统的素描艺术相似,易为人接受,很快便被大量普及。然而,很多彩色的雕刻铜版画则是通过手工完成。在金属版材上通过手工雕刻,呈现原绘画艺术品的原稿图文,然后通过上墨、清版、拓印、干燥等多道特殊工艺将作品印在特制纸张上。这类铜版画制作的过程是纯手工的,并且都是限量,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原来,古书、古画,蕴含有这么多的知识和秘密……这些独特的收获,是无法在现代书店,或者通过阅读电子书获得的。
深圳特区报英国特约撰稿人 崔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