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98万卷各类档案的市档案馆昨天首度对公众开放
在6月9日国际档案日到来之际,市档案馆首度对公众开放参观档案收集、修复和保管部门。昨天,市民代表走进市档案馆,在专家们的带领下,逐一揭开档案背后的故事。
指纹锁把守库房
目前,市档案馆一共收藏有98万多卷各式档案,最早的档案来自雍正三年(1725年)。它们记载了重庆自1725年以来特别是1929年和重庆建市以后各个时期的真实面貌。那么它们究竟是如何被保管的呢?
昨天,晨报记者独家进入档案保管库房一探究竟。
档案库房的厚重铁门旁,安装着一个亮着白光的类似密码输入器的仪器。市档案局副局长郑永明说,这是库房的电子管家———指纹锁,“我们一共有好几个不同门类的档案库房,每个库房门口都有一台这样的指纹锁,它们只记录了各个库房主要负责人的指纹。”
指纹锁只是一方面,库房内安装的红外线和摄像头,也从各个不同角度保护着档案库房的安全。
为了让档案得到妥善保管,每间库房的温度和湿度都有固定要求。郑永明说,按照要求,库房的温度被控制在14—24℃间,湿度则必须在60%以下。
民国档案已解密99%
百余平方米的工作间里,除了开关扫描仪顶盖发出的啪啪声,听不到一点其它的声音。在这里,48万卷民国档案正由20余位工作人员将其逐一数字化。
郑永明说,目前,已有50%的民国档案实现了数字化进程,“人们可以在档案馆的网站上查阅到这些档案的目录。”
剩下的也将在未来3—5年内完成数字化工作。郑永明介绍,市档案馆收藏的民国档案,已经99%以上实现了解密。
查档案请找对应单位
郑永明说,市档案馆每年接待的档案查阅都在5000人次左右,其中80%以上都是市民以个人身份查阅档案。
是不是所有档案都可以在市档案馆内查到?郑永明说,市档案馆只收藏有清代、民国、革命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及30家市属破产企业档案。此外,还有照片和音像档案,以及公开的现行文件等。其它的档案都由对应的部门保管。
比如:房屋产权档案保存在房屋所在区县的土地房屋权属登记中心,土地征用形成的拆迁征地档案保存在国土部门。重庆晨报记者 李晟
(原标题:指纹锁红外线看管着档案库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