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 实习生 董天真
由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和垽宝轩艺术机构联合举办的垽宝轩收藏版画作品展近日在观澜版画基地东区展览馆开幕。从抗战烽火到南昌起义,从土地革命到大炼钢铁……一幅幅木刻版画为观众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同时也引出了一段长达40年的收藏故事。
力群作品尤为引人瞩目
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时间跨越半个多世纪,完整地展现了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的新兴木刻运动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间,中国木刻版画的发展历程。从力群、彦涵、陈烟桥等最早的木刻名家到当代著名版画家广军、苏新平等,都有作品参展。尤为难得的是,这些博物馆级的作品都是收藏家纪垽的私人收藏。
在本次展览中,力群的一张鲁迅像尤为引人瞩目,这也是藏主纪垽最喜欢的一张藏品。正是这张鲁迅像开启了他收藏中国木刻版画的历史。1975年秋天,纪垽还生活在老家黑龙江,在一次淘旧书时,经年长的同好推介,对一张发黄的鲁迅版画像产生了兴趣。经过反复讨价还价,终于将其买下。不久,对版画不甚了解的纪垽,跑到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向画家于志学请教。于志学就“中国新兴木刻运动背景和新兴木刻运动版画名家”作了一番介绍。纪垽从此与木刻版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纪垽先生的妻子为深圳海归人才,前些年随妻定居深圳后,他购置了两套房子,一套居住,另一套专用于收藏,取斋号为“垽宝轩”。在“垽宝轩”不足200平方米的房子里,挂满中国版画名家原创作品,而桌上、柜上、 架上则是瓷器及杂项类的古玩,与其说这是一套寻常住宅,倒不如说是个收藏馆。这是雅斋主人“以藏会友”的地方。对于纪垽的收藏来说,“垽宝轩”的面积显得太小,挂在墙上的版画只是一小部分。如果将他的版画收藏品办一场展览,没有2000平方米的场地是摆不开的。
东奔西走收集木刻版画
纪垽的“版画癖”源于念中学时就喜欢收藏旧书旧画。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涉猎版画收藏,一开始就对木刻版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40年来,辗转国内国外,一直没有停止收藏的脚步,上世纪80年代初,纪垽开始下海经商,挖得第一桶金后,他把目光投向全国各地的国营文物商店,那些无意中挖到宝的经历至今还让他津津乐道。一次,他在北京一家文物商店闲逛,发现一叠名家版画,激动之余全都照价要下。还有一次,黑龙江省文物商店里出了些老版画,纪垽得知后便立马上门,检查后觉得件件不俗。于是,二话不说,全都纳入囊中。下海经商长年奔走于大江南北,纪垽所到之处都留下“淘宝”的足迹。十几年凭着这股热情,他的版画收藏逐渐形成系列。
上世纪90年代末,纪垽移居新西兰,在异国他乡他对木刻版画仍旧情有独钟。在新西兰时为挖得“宝贝”,他对一位藏有版画的中央美院老画家软磨硬泡,最终如愿以偿。在海外,他经常参与世界各地知名拍卖行竞拍,几年下来成为各国拍卖公司的老客户。此外,他还以广结藏缘、鉴赏交流等方式勤于“寻宝”,足迹遍及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纪垽的版画收藏已相当可观,他的近千幅版画藏品中,一半为名家作品。更为难得的是,由于收藏动手早,他手上的作品大部分是早期木刻版画,有的连一些博物馆都没有。这些作品足以构成一部完整的中国木刻版画史。在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暨第四届中国·深圳国际版画双年展上,主办机构对垽宝轩版画收藏展评价说:垽宝轩主人本着对中国新兴版画艺术的热爱和历史的尊重,以及当代中国人的文化使命与社会责任感,数十年来收藏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名家版画数百件,藏品弥足珍贵,精神令人敬佩。
收藏一段激情燃烧的历史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版画起源于鲁迅在1931年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而中国新兴版画诞生不久就赶上了抗战。抗战时期,版画成为中国共产党向人民群众宣扬政治主张、路线方针和联络群众感情最便捷有效的美术形式。正是由于承担了这样特殊的历史任务,早期木刻版画更具有了特殊的历史意义。纪垽说,他喜欢木刻版画,因为在这些版画中,可以看到鲜明的历史痕迹,一些历史画面在版画中重现,收藏这些版画,也像收藏了那段历史。
如今,随着时光的流逝,早期木刻版画传世日渐稀少,价格也攀升迅速,一张当年几十元的版画,如今动辄拍出十几万元。但纪垽仍然不改当年初衷,“老一辈版画家是中国新兴版画的开创者,他们是一代大师。他们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新兴木刻阶段版画的气质与品性。他们从延安出发,在艺术的征途中用刀和笔铸造出中国现代版画的艺术之魂。因此,我的收藏不是为藏而藏,用来作展览观摩,让更多的人品味它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是我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