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秦枫 吴质 刘利鹏 姚德春 通讯员徐文婷 刘璟
父亲花毕生精力收集2000余件藏品,为完成父亲的心愿,儿子借债20多万元,将家中老宅改建成博物馆。
昨日,我省首家以黎元洪为主题的私人博物馆—黎黄陂文化博物馆在黄陂揭牌。博物馆的两位主人,彭云清和彭博翔父子,向记者讲述了建馆的艰辛历程。
猪圈淘得黎元洪亲笔牌匾
黎黄陂文化博物馆坐落于黄陂李集街大彭寨村彭细湾32号,两层楼共设6个展厅,面积300多平方米,集中展示了黎元洪及辛亥革命相关物品500余件,都是彭云清历尽辛苦从民间收集而来。
彭云清今年55岁。1981年,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馆建成。他在参观之后,对黎元洪及辛亥革命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开始收集相关藏品。30多年来,他收集的藏品已超过2000件。2011年11月底,有10多件藏品曾被一位朋友借到北京,参加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展览。
“父亲对黎元洪相关的藏品很痴迷。”彭博翔说,上世纪90年代,父亲还是黄陂区粮管所的工人,每个月不到300元的工资,大部分都被他花在收藏上了。
在一楼3号展厅,墙上悬挂着一块金字“正义”牌匾。彭博翔介绍,这块牌匾是黎元洪亲笔手书,由他人刻制。上世纪90年代,父亲常到黄陂木兰乡的村庄淘宝,有一天在一位老乡家的猪圈前看到一块围栏上有字,仔细一看发现是黎元洪亲笔手书的牌匾,于是花几百块钱买了下来。
在二楼5号展厅,展出了15页黎元洪学字时誊抄的“学书”。去年6月,彭博翔得知北京古玩圈的一位藏友手上有这些“学书”,便将此事告知了父亲。父亲立即赶到北京,花4.6万元将它们买下来,“当时又是送礼,又是拉关系,才买到手。”
儿子女友因为建馆与其分手
28岁的彭博翔此前一直在北京从事玉器生意。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彭云清曾想将家中收藏的文物办个展览,但因找不到合适场地而作罢。去年10月,彭云清因患脑中风入院,彭博翔回到黄陂照顾父亲,“当时连他自己都一度认为自己活不过今年。”等到意识稍恢复之后,彭云清对儿子说出心中多年的愿望—办一个黎元洪主题博物馆。“为完成父亲的心愿,我一口答应下来。”彭博翔说。
其时,彭家一家3口都无固定收入,彭云清的积蓄几乎全部买了藏品。今年4月,彭博翔向亲朋好友借款20多万元,加上自己的积蓄10多万元,将彭细湾的老宅加盖了一层,重新装修,改建成了博物馆。
对于自己在收藏事业上投入的精力和财力,彭云清一点都不后悔,唯一让他觉得有点遗憾的是,儿子女友因为建馆的事与其分手。他说,儿子2年前在武汉谈了一个河南女孩,后来带她到北京闯荡,本来打算谈婚论嫁,可因儿子要举债建博物馆,今年年初,两人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