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其他藏品 >> 丝之光:中国的蚕丝织绣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其他藏品 >> 丝之光:中国的蚕丝织绣

丝之光:中国的蚕丝织绣

作者:佚名      其他藏品编辑:admin     
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的刺绣作品《翩翩》 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的刺绣作品《翩翩》

  丝绸,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从一片桑叶,一个蚕茧,再到一缕丝线,一幅绸缎,走过了数千年的光阴。细密的丝线,经纬纵横,把大自然的宝贵馈赠和祖先的伟大智慧紧紧地交织在一起,络绎不绝,代代相传。丝绸以其特有的细腻、光滑的质感和优秀的实用性,为中国的物质文明增添了绚丽的光彩,更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和精神向往。可以说,丝绸的性格,正是中国人的性格:温润、细腻、热情、浪漫、勤劳、智慧……通过丝绸之路,我们不但把丝绸传播给了全世界,也把丝绸身上所承载的中国性格,展示给了全世界。    

  丝绸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家蚕养殖和掌握丝织技艺的国家。中国古代关于丝绸起源的记载很多,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黄帝元妃嫘祖始创种桑养蚕之术和马头娘的传说。现今一些地区仍然保留着蚕神崇拜的习俗。考古发现最早的桑蚕实证是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500年)出土的半个蚕茧。

  商周时期,统治者十分重视桑蚕业的发展,视桑蚕生产为社会经济中的重要行业,纺织技术快速提高。至晚在战国时期,提花织机出现以后,丝绸的品种逐渐丰富,其中锦的出现代表了当时丝绸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锦、罗、绮、轻纱等丝织品种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到了隋唐时期,丝绸的生产技术有了明显提高。纬锦的大量出现标志着织锦技术的跨越性发展,对后世提花织物的影响也极其深刻。宋元时期,形成了从栽桑、养蚕至牵经、络纬、上机织造的整套技术体系。

  在明代,从事栽桑、养蚕和缫丝的艺人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革新突破,织造工艺更为完备。清代丝织品在明代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至19世纪中叶,出现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绣,其中声誉最高的是京绣、粤绣、苏绣、蜀绣和湘绣,后四种有“四大名绣”之称。20世纪,随着一批新式丝绸企业的兴建和近代丝绸教育的兴起,以及丝织技术的引用和应用,中国丝织物品种得到极大的丰富、发展。自21世纪初,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与丝绸相关的77个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批坚守传统丝绸行业、掌握核心技艺的艺人被命名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人们开始更多地从文化的角度重新认识丝绸。

  丝绸的工艺

  织造:织造是指将经线和纬线进行交织从而形成丝织品的工艺过程。织造工艺的差异体现在织造产品的不同形态中。我国古代丝织品的分类,一般以工艺上的生织或熟织、织品的花或素、经纬线的粗细或多寡等为依据。古代的大部分丝织品种流传至今,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造丝和合纤丝等人造纤维也应用到丝绸生产中。为规范和统一我国的丝织品品种,1965年国家纺织工业部制定的《丝织品分类定名及编号》将其分为十四大类:纺、绫、缎、绉、绡、绢、绒、绸、纱、罗、锦、绨、葛、呢。

  印染:印染是对丝织品进行染色、印花、整理等,使其具有一定色彩、花纹、光泽度。中国古代丝织品的着色原料主要以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为主。染色技术主要分为涂染和浸染。印花按工艺来分,主要有直接印花和防染印花。其中防染印花工艺又称为缬。染缬分为夹缬(板防)、绞缬(扎结防)、蜡缬(蜡防)、灰缬(碱防)4类。

  刺绣: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装饰方法,指在加工好的织物上,按设计要求运针引线使绣迹形成图案的技艺。中国古代刺绣种类极其丰富,技法变化极多,除四大名绣外,按照地域可分为杭绣、鲁绣等地方绣种,彝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绣种。刺绣技艺分为针法和绣法两个层次,针法是运针的基本方法,也是线条组织的形式。绣法是有选择地组合运用各种针法形成的刺绣方法,还包括选择相应的轮廓、丝理、配色以及线条的粗细、虚实等,这些因素的不同搭配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绣品。

  丝绸之路

  早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国就开通了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陆上通道——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由印度、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以丝绸为主要媒介的贸易交往通道,简称“丝路”。千年丝路输送的不仅是丝绸,往来的不仅是贸易,还承载着来自不同国度和民族的人的情感与文化。由“西北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组成的四通八达的“丝路”,在中外关系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北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今新疆若羌县境内)、于阗(今新疆和田)、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到安息(今伊朗),往西到达条支(今波斯湾)、大秦(罗马帝国及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北路从敦煌到交河(今新疆吐鲁番市境内)、龟兹(今新疆库车)、疏勒(今新疆喀什境内),穿越葱岭到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市),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了西北丝路的基本干道。汉魏隋唐的千余年间是西北丝路的全盛时期。通过这条通道,中国丝绸传入西亚和欧洲,中国的蚕种也传到了中亚细亚和欧洲。西亚、欧洲的商队也通过这条道路进入中国进行贸易。

  “草原丝绸之路”是中国丝绸传入欧洲的第一条通道。它从蒙古高原到阿尔泰山,再经过准噶尔盆地,到哈萨克丘陵,或者直接由巴拉巴草原到黑海地区。它是一条由草原游牧民族主导的东西方文化交流通道,将中国、波斯和希腊三个文化圈联系起来,促进了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文化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起于秦汉,兴盛于唐宋,明初达到顶峰。是以泉州、广州、扬州等为起点,至朝鲜、日本、东南亚诸国、南亚诸国、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的海上商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丝绸运往东南亚地区、阿拉伯国家以及北非一带,并通过那里再转运至欧洲各国。各国商人也由海路来到中国,运输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到印度、罗马,也把西方的香料、宝石输入中国。

  “西南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四川成都,分为灵关道、五尺道和永昌道3条,在叶榆(今云南大理境内)汇合,行经巂唐(今保山)、滇越(今腾冲)、掸国(今缅甸)至身毒(今印度),又称蜀身毒道。“西南丝绸之路”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开发。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夏发现从身毒转贩而来的蜀布、邛竹杖,他向汉武帝报告后,元狩元年(公元前122 年)汉武帝派张骞打通蜀身毒道。唐代这条商路更加兴旺发达。中国的丝绸、铁器、漆器从成都出发,沿着西南深山密林中的通道,输出到南亚、西亚以及欧洲。

  如今,党中央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设想,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这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对于国人来讲,今天的丝绸之路,是友谊之路,是对话之路,是开放之路。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