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河北记者 李秋云 实习记者 杨国勇 通讯员 闫永杰
一提起玻璃,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门窗上的玻璃,很少人想到这样一种玻璃:以玻璃为主体,以艺术为内涵,利用各种创新技法制作的形状独特而美观的玻璃产品,广泛用于装饰、建筑或家具洁具上,这就是艺术玻璃。
玻璃产业作为河北省沙河市的传统特色主导产业,近年来由于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其发展一度举步维艰。“我是1999年靠生产乳化玻璃起家的,谁知道过了多年时间,一平方米乳化玻璃利润竟然从10元跌到了0.5元以下。”回想起这些年从事玻璃行业的艰辛历程,沙河市雅美工艺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赏波感慨良多。然而,现在李赏波的公司可以让一块每平方米成本仅20元的玻璃卖到600元。李赏波坦言,这得归功于文化。在玻璃中加入文化元素,使其变得更有艺术气息,价格也就自然上涨了。
为培育壮大艺术玻璃产业,沙河市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手续办理、政策支撑、技术支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2010年,沙河市政府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建立了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专门从事玻璃文化创意及产品研发、服务推广等工作。2013年,组织成立了沙河市艺术装饰玻璃协会,用以保护艺术玻璃的知识产权、维护艺术玻璃企业的正当权益。加强与各地美术院校和武汉理工大学合作,通过直接培训、创办培训基地、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了1500余名艺术玻璃创意人才。实施人才“双百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引进100名艺术玻璃专业人才、培养100名相关专业人才。同时,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成立了艺术玻璃创意设计中心,研究开发艺术玻璃新工艺、新产品,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
“我们产的是玻璃,卖的是文化。”沙河市艺术装饰玻璃协会会长李彦峰说,目前沙河市艺术玻璃已由最初的制镜、乳画等简单工艺,发展到丝印、靓彩、布纹、幻彩、砂雕、彩雕、浮雕、彩晶等20多个生产工艺,涵盖强化、装饰、建筑、家具洁具四大类。产品也逐渐发展到眼镜、铝镜、彩镜、中空玻璃、玻璃艺术照等上千个品种。
产业集群化是沙河市壮大艺术玻璃产业采取的一种重要手段。位于沙河市开发区的沙河市艺术玻璃商展中心是一座集零售、批发、展示、洽谈为一体的商贸合作平台,于2013年3月投入使用。在已有的8个艺术玻璃生产园区孵化作用下,雅美、汇美、宝石来、三星、南方晶天等一批技术先进、发展迅猛的文化艺术玻璃行业龙头企业脱颖而出。“我们的艺术玻璃销售网络已形成,产品不仅销往北京、天津、山东等十几个省市,而且还出口到东南亚、南亚、非洲、欧洲等国际市场。”李彦峰说。
据统计,目前沙河市拥有文化艺术玻璃企业470余家,从业人员6200余人,带动相关企业80余家。全市玻璃产业总资产在100亿元以上,其中艺术玻璃企业的总资产约占4%。沙河玻璃产业年利润约为43亿元,而发展时间最短、规模最小的艺术玻璃却贡献了16.5亿元的利润。沙河市市委书记曲斌说:“在发展艺术玻璃产业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有中生新’的理念,推动传统玻璃与文化艺术相融合,依靠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双核来驱动,使艺术玻璃产业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