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民国阜阳私立清颍女子中学肆业证书么?见过1958年阜阳军区喜报么?见过早年阜阳中苏友好协会会员证么?一个个颇有年代感的老证件,在31岁的颍州区王店镇居民孟献锋的眼里,个个都是无价之宝。近日,孟献锋化名“王店小孟”,在阜阳新闻网颍淮论坛晒出了自己的部分藏品,引得了网友们的热切关注。2月18日,记者辗转联系到孟献锋,听他讲述那些年那些收藏背后的故事。
从旧书到证件 他迷上了收藏
孟献锋对收藏的喜爱,可以追溯到1996年。那时,孟献锋还在上学,尽管手头不宽裕,却非常喜欢购买旧书。具有年代感的画册、小说、课本等等,都是他的心爱之物。
“大量收藏是在2002年到2008年期间,那时我在王店中学附近开了一家书店。”孟献锋说,每逢进货,他在准备日常销售所用书籍的同时,往往会往旧书店、废品收购站等地跑一跑,为自己寻得一些有意思的旧书。数年时间,他大约收藏了2000余本旧书。
从旧书到老证件收藏,则源于几位藏友的无心之语。2006年,阜城的几位藏友在聊天中建议孟献锋,收藏旧书太单一,老证件什么的更有意思。本是闲聊之话,孟献锋却放在了心上,老证件收藏自此开始。
毕业证、工作证、结婚证、社员证……但凡年代感的老证件,孟献锋都会一一收回家中。不过,这也引得了家人的不满:“无论是收藏旧书还是老证件,都太费钱了,这不是一种浪费么?”
当爱好遭遇不解,孟献锋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到北京发展。一方面,可以寻求个人更好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更广阔的收藏天地,“毕竟,北京是首都,藏品也更加丰富一些。”
收藏有侧重 最爱阜阳老物件
到北京之后,孟献锋对于收藏的喜爱更深了一层。好在慢慢有了爱人的支持,尽管每月在这一项上的花费不少,但他依然乐此不疲。
北京报国寺古玩城,是当地一个著名的古玩销售聚集地。为了寻找喜爱的藏品,孟献锋有时会在早上四五点钟就赶到那里,希望从早市上买到喜爱之物。当然,实体店中的物品价格总会相对高,为了能买到更多、更好的藏品,孟献锋经常会在网上找宝贝。到现在为止,几乎每天,他都能收到从全国各地购买的好东西。
孟献锋玩收藏有一个特点,即:喜欢的东西不论价钱,但只要是跟阜阳有关的,就一定不会放过。十多年的收藏生涯,孟献锋家中藏了不少关于阜阳的东西。以老证件为例:1958年阜阳军区喜报、上世纪60年代的阜阳日报工作证等。“别的东西可以错过,但关于阜阳的就一定不会放下。这些都是阜阳的老物件,多留一些也能多些过去的记忆。”
藏品从不卖 喜爱之物难割舍
在孟献锋的藏品中,有些收购价只有几元钱,而有些则需要花费数千元。但无论哪个藏品,即便是收藏时有重复,但只要是买回家的,他都不愿意遗弃。“我的藏品从来不卖,即便有人出高价钱。这些都是我的喜爱之物,哪一件都不能割舍。”
为了保存好这些老物件,孟献锋买来收藏册子、保护膜等,将藏品一一安置。每逢过节回家,他也会拉上几个大箱子,把藏品一一放置,运回阜阳老家加以保存。
“十多年,在收藏上的花费至少十多万元。我并不指望通过收藏挣什么钱,只希望这种爱好得以继续,也希望能为咱们阜阳多留下些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心愿只有这样而已,就这样而已。”孟献锋笑着说。
记者 张凯培/文
通讯员 孟献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