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时报记者 赵倩
在距离宜良县城17公里的北古城镇与耿家营乡交界处,一座有百年历史的古桥横跨在南盘江上。在宜良县志中记载,县级文物保护桥梁共有3座,分别是聚凤桥、普济桥、金锁桥。其中,桥长79.4米的普济桥长度最长,并且沿用至今。
桥头石碑经历岁月磨损
在宜良县耿家营乡文化站工作人员洪树娇的带领下,从宜良县城驱车半个多小时,我们看到了这座已有数百年历史的石桥。石桥面宽度几乎可以容纳两辆车并排行驶,高约15米,桥身有七桥孔,所以当地居民也有人叫它七孔桥。
关于桥的历史,洪树娇翻阅了乡里文物古迹纪录,并没有找到详细的说明,桥头的一块石碑,由于岁月的磨损,依稀只能看出“普济桥”几个大字。“我爷爷曾是村里的秀才,我小时候,听他说过桥的故事,可是他十多年前就过世了。这村子里,得八九十岁的老人,才能说得上来这碑上记着的故事吧。”洪树娇说。
与石碑的磨损程度不同,桥身看起来很新。
今年初重修过这座桥
新街村委会支部书记说,这桥去年才重修过一次,在没整修前,桥墩已经倒了三四个,桥上的拦马石也已经都被磨损了,车人通行不安全。
去年,宜良县第十六届一次人代会代表议案、建议中,有人提出过关于维修新街普济桥的建议,今年春节前后,县里筹集了部分经费,总共凑了120多万元,把桥重新整修了。
修整过的普济桥铺平了桥面,换上了新的拦马石,几个破旧的桥墩也重新砌起来,而整个修整,都是按照普济桥之前的面貌进行恢复。
新闻延展
普济桥的由来
关于桥的历史,新街村委会支部书记回忆,普济桥大概修于1774年,已有200多年历史,书记说,桥是当年4位君子所建。虽然桥头的石碑看不清楚,但当初为了纪念4人,当地人建了一座桥神庙,庙里有桥的历史记载。
桥神庙就在离普济桥只有几百米的新街村,在桥神庙里,我们遇见了快80岁的董家福老人。
老人介绍,清朝时期,新街村车马人员往来频繁,经常需要通过南盘江。当时南盘江上有个渡口,大家都是乘船过河。有一天,赵相毕、李如桐、苏士瑶、李节民4人路过此地,刚好渡船坐满了,四人就在渡口上等下一班船。没想到,渡船刚刚离开,河里就发大水,船上30多个人,全淹死了。不久之后,4人捐钱出力,就在河上建成了此桥,意为普度众生。如今,他们四人的名字还被刻在桥神庙的墙壁上。“因为有了这座桥才有了现在的新街村,大家每年二月十九就都会到附近赶庙会,当时人住得远,交通不便,赶个庙会来来回回有的要花去一两个月时间,所以有的人干脆就在桥神庙旁边住了下来,慢慢的,居民聚集越来越多,就有了现在的新街村。而每年二月十九到桥神庙赶庙会的历史也一直延续至今。”